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槍桿是什麼材質做的?原來非鐵非木,不是將門世家用不起

古代槍桿是什麼材質做的?原來非鐵非木,不是將門世家用不起

長槍是古代的一種長兵器,馬戰、步戰皆宜。長槍因招式簡單靈動,頗受武人青睞,自古以來戰場上使用最多的冷兵器就是長槍。歷史有很多武將就是以使槍而出名,如趙雲、王彥章、岳飛等人。所謂月刀年棍一輩子槍,意指練槍法是一輩子的事,武人有一柄趁手的兵器就非常有必要了。那麼,古代的槍桿都是以什麼材料製成的呢?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習武的最大的作用就是上陣殺敵,建功立業,封妻蔭子。既然是上陣廝殺,戰場之上人馬皆披重甲,手中長槍必須要有破甲的功能。如此一來,普通的木質長槍用來抖槍花賣藝還行,但是無法適應戰場環境。

古人有膂力過人者用鐵質槍桿。然而古代冶煉技術落後,一寸左右粗細的鐵杆柔韌性極差,不利於槍法的發揮,在兵器互砍中沒有緩衝作用,使用者極易受傷。騎兵高速對沖中,鐵質槍桿刺入盔甲之後會卡住,輕者武器脫手,重者手臂骨折。而且鐵質槍桿極重,上百斤重的長槍不是誰都能使得動。所以,鐵並不是制槍的好材料。

古代軍隊中使用廣泛的槍桿叫做「積竹木柲」。積竹木柲是一種複合材料槍桿,結構非常複雜。多以牛筋木為芯,包裹竹片,然後緊緊纏繞一層藤條和絲線,最後塗上生漆,使其緊密結合。製成之後,槍桿彈性極好,不易形變,表面硬度大,外層生漆可防腐,整體性能堪比現代高科技複合材料。

最好的材料要屬馬槊了。馬槊以枳木為芯,用桐油和魚膠將枳木劈制而成的篾粘合在一起,然後塗以生漆,外裹葛布,在油中浸泡數月後晾乾,再塗生漆,外裹葛布泡於油中。如此周而復始,三年方成。製成後的馬槊入手沉重結實,剛柔並濟,彎折回彈可瞬間複位,刀砍之如金鐵。但此法工序繁雜,成本奇高,耗時費力,且成功率只有四成,非將門世家出身難以企及。能使用馬槊做兵器無一不是名門望族出身,普通小兵就別想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