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身心活動下篇——如何行持客觀的訓練

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身心活動下篇——如何行持客觀的訓練

總第 三百一十八 期

| Apr.23 2018 |

如你要跳脫出來,客觀地看待身體的任何動作和心裡的各種妄想活動,不要把這些看作是你自己,不要當作是一種主角,因為這些都不是真實的你。把它看作是客觀存在的一種現象,你只是一個觀察者,你除了是觀察者外,沒有別的。

如此,我們才能觀察到生活本身的一種事實,才能夠在生活當中歷練,在生活當中修行,在生活當中解脫,這是佛法實實在在指示給我們的康庄大道。

身體的各種動作和心裡的各類妄想,你都要如實地、客觀地覺知。不要把它們看作是一種實體的存在。事實上,它們只是因緣和合而生,恰好在那一刻被你「捕捉」、「感知」到。因為一貫的認知模式,你執著且不假思索地以為「它們」就是自己、或是屬於自己的。進而,迅速地生起一連串的身心反應,或者因抗拒排斥「它們」而生嗔恨、憂懼;或者因喜歡而生貪愛。分別執著的煩惱就由此而產生。

反之,試著把它們看作是與你沒有必然聯繫的事務或現象,你只是一位置身事外的觀察者,無論「它們」呈現出怎樣的形態,你作為禪修者,作為觀察者,只需去觀察、去覺知。觀察它們,是什麼樣的。然後,接納、消融。不要抱怨,不要評價,任其自生自滅,它們只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盡而滅。

當你恐懼、憤怒、憎恨、興奮,激動或是憂傷時,客觀地觀察你的感受。不要去壓抑它們,也不要放任它們。無論是壓抑或是放任,它們都將進入你心的更深層,這些情結會越來越強,成為難以擺脫的煩惱習氣。

不要壓抑,不要放任,只是客觀地觀察。-猶如「燕過寒潭」,如實照見。敏銳地覺知此時此刻「它們」帶來的身心變化。比如心跳或呼吸頻率的加快,身體某個部位的顫動,面部神經的緊張等等。當你覺知到這些身心反應,不要迎合,亦不要抗拒,這是平息這些反應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心海的波濤終歸會消融於心性的大海。

無論發生什麼,如果我們總能以平等心來觀察和覺照,各種執著的煩惱,就不會繼續擴展和延伸,就如同霜露在陽光下,會很快消失,而不是因為繼續的寒冷結成堅硬的冰塊。

久而久之,實相觀照的般若智慧就會展現在我們生命的世界裡。

當然,這需要時間和訓練。你必須親自去做,去實踐。證明西瓜是甜的,唯一辦法就是去吃上一口。

抱著這種方式去生活的人,才是真正地接觸到佛法,才能改善生命的質量,這個用心之處,很重要!

希望大家能夠精進努力,依循佛陀的教理和正法來修行,能夠在此生今輩一定要有本質上的突破和升華!

願大家得到快樂!

得到安心和自在!

也願眾生得到解脫!

文章 | 道偉大和尚

圖片 | 玉泉禪寺數據中心

玉泉Monastery

微信:dy-yuquanchansi

天台祖庭 智者道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阿含經》故事 久離恐怖的佛陀
偏圓漸頓,涅槃五譬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