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代國家間峰會與古代諸侯會盟有啥不同?

現代國家間峰會與古代諸侯會盟有啥不同?

現代文明的推進,世界成了地球村,國與國的距離大大縮短了,交往也日益頻繁。交往有相向的,一對一,有幾國幾十國聚會,聯合國大會可能是唯一滿員大會。G8,G7,則是8個或7個主要工業國的聚會,會員都是老牌資本主義或者帝國主義國家。上個世紀最後一年,這8個國家提議將世界上他們以外的12個重要經濟體帶上,成立了G20。G20迄今舉行過20多次聚會,自2008年突出首腦參加,上升為峰會,這次杭州峰會已經是第11次。

這不禁聯想起我國公元前7世紀至4世紀那段歷史發生過的有趣現象——諸侯會盟。諸侯會盟指中國歷史諸侯分封制度下,強大的諸侯召集其他諸侯開會並稱霸的事情。諸侯會盟的發展,體現了禮制社會的興盛與衰敗,以及強大諸侯壯大的過程。諸侯會盟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先秦歷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中,以周朝的會盟歷史最為詳細,且數量最多。據《左傳》記載,周朝會盟數量至少有200次。其中以葵丘會盟、踐土會盟、黃池會盟、徐州會盟最為著名,被合稱為春秋4大會盟。

葵丘會盟

周惠王想廢掉太子鄭,立自己愛妃生的兒子豐子帶為太子。

齊桓公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以諸侯要拜見太子為借口,在公元前655年5月,聯合八國諸侯在首止開大會,太子鄭在首止和諸侯見了面,一起住了幾個月。周惠王覺得太子鄭不聽使喚,但又無力和齊桓公抗爭,就偷偷派人去勸告鄭國不要參加結盟。鄭國聽了周王的話,離開了首止,剩下的七個諸侯共同締結了共輔太子的盟約。後來,齊國又去攻打鄭國,鄭國也參加了盟約。不久,周惠王死了,太子鄭即位為周襄王。周襄王對齊桓公十分感激,派人給他送了祭肉、珍貴的弓箭和車子。齊桓公利用這個機會,於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民權境內)會合諸侯,招待周王的使者。

齊桓公欲行封禪之禮

史書記載說,春秋五霸,以齊桓公最盛;齊桓公九合諸侯,以葵丘之會最盛。在葵丘之會上,齊桓公代表諸侯各國宣讀了共同遵守的盟約。其主要內容是:不準把水禍引向別國;不準因別國災荒而不賣給糧食;不準更換太子;不準以妾代妻;不準讓婦女參與國家大事。這些內容,有些是各國在經濟上互相協作的要求,有的是維護宗法統治秩序的需要。條約規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通過葵丘的盛會,齊桓公終於達到了聯合諸侯,稱霸中原的目的。

孔子評價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統一天下,老百姓到現在還受到他們的恩賜啊!沒有管仲,我們都要撥散頭髮,衣襟開向左邊,變成蠻族統治下的人民了。」桓管幾十年的活動,順應了當時王室衰微,大國崛起的形勢,採取了一系列符合當時形勢的對內對外政策,對齊國的社會發展,對捍衛中原先進文化免受戎狄等落後民族的破壞,建立了一定的功績。

踐土會盟

城濮之戰

城濮之戰後,晉軍在楚軍營地住了三天,吃繳獲的軍糧,到四月八日才班 師回國。四月二十九日,晉軍到達衡雍,在踐土為周襄王造了一座行官。

城濮之戰

在城濮之戰前的三個月,鄭文公曾到楚國去把鄭國軍隊交給楚國指揮,現在鄭文公因為楚軍打了敗仗而感到害怕,便派子人九去向晉國求和。晉國的欒枝去鄭國與鄭文公議盟。五月十一日, 晉文公和鄭文公在衡雍訂立了盟約。五月十二日,晉文公把楚國 的俘虜獻給周襄王,有四馬披甲的兵車一百輛,步兵一千人。鄭文公替周襄王主持典禮儀式,用從前周平王接待晉文侯的禮節來接待晉文公。五月十四日,周襄王用甜酒款待晉文公,並勸晉文公進酒。周襄王命令尹氏、王子虎和內史叔興父用策書任命晉文公為諸侯首領,賞賜給他一輛大輅車和整套服飾儀仗,一輛大戎車和整套服飾儀仗,紅色的弓一把,紅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把,黑色的箭一千支,黑黍米釀造的香酒一卣,勇士三百人,並說:「周王對叔父說:『恭敬地服從周王的命令,安撫四方諸侯,監督懲治壞人。』」晉文公辭讓了三次,才接受了王命,說:「重耳再拜叩首,接受並發揚周天子偉大、光明、美善的命令。」晉文公接受策書遲出,前後三次朝見了周襄王。

黃池會盟

公元前482年,魯國國主魯哀公,晉國國主晉定公在黃池(今河南封丘縣西南)約會夫差,舉行會盟大典。夫差異常興奮,因為魯國與晉國都是老牌的諸侯國,在諸侯國中頗有影響,如今對方邀請自己會盟,對於吳國在諸侯心目中的地位是大有裨益的。

吳王夫差於是調集全國可用之精兵,甲胄鮮明的朝黃池浩浩蕩蕩的出發去了。

勾踐得知消息後,秘密在吳越邊境集結了三萬精兵,準備乘吳軍精銳盡出,姑蘇只剩老弱殘兵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進吳國國都。

夫差與魯哀公、晉定公,並排站在封禪台上,檢閱三軍,吳軍精銳盡出,聲勢壯大,夫差所到之處,三軍將士必齊聲鼓噪。魯、晉二公深畏服之。夫差志得意滿。又與二公圍獵,頗多斬獲。二公贊曰:「真上馬可治軍,下馬可治國之君也。」夫差聽到他一生中對於自己最高的評價,頓時有飛升的感覺一般,騰雲駕霧。

兩個月後,夫差帥大軍回到吳國,姑蘇城已空無一人。

在縣城南11.3公里處、壩台村東頭,周穆王曾游於此地。據《封丘縣誌》載:「天子東遊於黃澤。歌曰:黃之池,其馬噴沙,黃之澤,其馬噴玉。」故春秋時叫黃池。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吳王夫差率軍於黃池大會諸侯,與晉爭做盟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黃池之會」。今僅存古黃池碑一通,建磚砌碑樓加以保護。

徐州會盟

吳王闔閭在孫武、伍子胥的幫助下,看到了爭霸的希望,但在會稽山下,功敗垂成,被越國射死,其子夫差時刻不忘復仇,終於在夫椒大敗勾踐,使得飛揚一時的越王成為自己的馬夫。正當夫差黃池縱橫天下之時,國都姑蘇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傾全國之兵逐鹿中原的夫差永遠也不會想到那個曾經吃過自己糞便,當過自己馬夫的勾踐能夠在瞬息間集齊5萬甲兵,揮師伐吳。慌了神的夫差慌忙趕回姑蘇,與越軍對峙於笠澤。帶著驕縱之意的吳軍絲毫不將越軍放在眼裡,但越軍在勾踐、范蠡的訓練下,早已脫胎換骨,訓練有素。乘著夜色,越軍潛水渡河,拂曉時分如天兵般出現在吳軍的面前,吳軍大亂,死傷無數,元氣大傷,3年後,越軍圍困姑蘇,夫差自裁。

越王勾踐25年(公元前472年),琅琊作為繼會稽(今紹興)之後越國的國都,越國趁吳王率軍攻打晉國之機,出兵截斷了吳國的後路,從而滅掉了吳國,疆域北擴到了琅琊地區。至此,年逾50的越王,在徐州與諸侯會盟,與諸國共同尊輔周室,當上了春秋最後一代霸主,被周元王封為越伯。但此時,已歷經200餘年的春秋時代也走到了尾聲。2年後的一個冬天,越王勾踐卧病不起,死於琅琊。琅琊作為越國國都,一共延續了200多年,最後被楚國吞併。

不過,這裡注意幾個不同。

1、G7或者G8大約都是我國近代史開端時的列強,以後變化不大。除了日本,均來自西方。

2、G7或者G8總體上強大了100多年,與我國春秋5霸的起伏不相類似。春秋5霸維持霸權的時間都不長。

3、G7或者G8,除了俄羅斯差一點,都是現代文明國家,他們的政治民主、經濟自由、文化多元都是其他12國難以比擬的。不像春秋時代稱霸的國家主要依賴君臣的賢明,治國理政的勤奮,體制沒有本質差別。

4、G7也有強大的軍力做後盾,但不是所有成員,他們互相有矛盾,但是彼此不會發生戰爭,不會成為世仇。他們不會滅人之國,擴大疆土,而是需要各國共同遵守一種所謂普世價值觀。

5、從G7、G8擴大到G20,是發達國家和後發國家組成的集團,對世界經濟平衡發展和和平只有促進,沒有傷害。沒有尊王攘夷的主題。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莫夢桂 的精彩文章:

TAG:莫夢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