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年輕的星導演們,你認識幾個?

中國年輕的星導演們,你認識幾個?

說起對中國導演的劃分,有一個最為中國特色的歸類方式:代際劃分。從第一代到第六代,感覺導演們都是一路從286到XP的標準進化。新中國以前為第一代第二代、文革之前是第三代、第四代。然後是最為耳熟能詳的第五代和自帶叛逆屬性的第六代,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彷彿windows系統一下子跳到了安卓,現在的導演,統稱為新生代...

(generation iii)

(generation v)

(generation vi)

在當今的電影語境下,開始了按照電影票房排序的劃分標籤。他們被票房數字統一又透明的自動歸類到一個一個導演俱樂部里。比如10億導演俱樂部、30億導演俱樂部,50億導演俱樂部(雖然只有一個會員)...

還有一類年輕導演,他們手執導筒的機緣,或多或少源於原生家庭的影響或推動。他們的父母是業內人士,甚至是大導演大明星。他們頂著光環,投入了電影藝術的懷抱,選擇在鎂光燈之後,在監視器前,在綉著自己名字的黑色摺疊椅上,繼承著父母的「藝缽」。

在中國,導演星二代早已有之。陳凱歌的父親是執導了《青春之歌》的陳懷皚導演。田壯壯是知名演員田方和於蘭的兒子。陸川的父親是知名作家陸天明...近兩年。又有一批更加年輕的導演星二代,他們這兩年幾乎同時發力,在大銀幕上各自展現功力,交出了一份屬於年輕新導演的成績單。至於這份成就單上分數如何,就只能看各自的精進功力和造化了。

曾國祥(1979)

代表作《七月與安生》

父親曾志偉

曾國祥是近年來在商業和藝術片領域頗受肯定、尤其是獎項肯定的年輕導演。他的父親是曾志偉。(嗯,不是曾國藩)

作為星二代,曾國祥的入行之路和大部分星二代差不多,都是從演員做起,在各類港片中從龍套演到配角,算來已參演近40部電影。這應該是香港演員才會有的經歷和便利。

曾國祥第一個讓人記住的角色是小成本cult片《老笠》,這部帶有97後末世情節的詭異影片讓人看到了小曾同學不屈於商業電影混臉熟的勇氣。如今的曾國祥被人提起時,都會綴上金馬獎的閃閃標籤。

曾國祥首執導筒的第一部長篇是《戀人絮語》,他包攬編劇、導演和剪輯。卡司現在看來堪稱豪華:陳奕迅、林嘉欣、范曉萱、彭于晏、謝安琪、陳偉霆,還有老爸曾志偉和陳潔儀壓陣。外加監製彭浩翔和音樂金培達。這樣的資源,應該不是一般的圈內小白可以染指的。

曾國祥最為人熟知的導演作品是《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讓兩位內地小花雙雙獲得金馬影后,也為曾國祥帶來了第一個最佳導演提名。影片質量算不得上乘,但在中國青春片這個猶如品質窪地的類型片領域還是稱得上老練成熟,獲得金馬肯定,也不枉監製陳可辛的加持。

趙婷

代表作《騎士》

繼母宋丹丹

在今年的美國獨立精神獎頒獎禮上,獲得最佳女主的奧斯卡影后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上台後高度褒獎了獲得邦妮獎的華裔女導演趙婷,科恩嫂還興奮地透露即將和趙婷合拍新片。

同天,在大洋此岸,趙婷的母親宋丹丹發微博祝賀女兒獲獎,也讓更多人知道了趙婷作為華裔女導演在美國取得的成績。

生於北京的趙婷,15歲被父母送去英國念寄宿制學校。因為看了王家衛的《春光乍泄》而對電影產生濃厚興趣,並終於一償宿願,考入紐約大學電影學院(請記住這個神奇的地方)。

迄今為主,導演共有兩部長片問世。榜叔只看過兩部電影的預告片,感覺趙婷走的是標準的藝術片路線。而且從主題到演員,趙婷非常關注美國少數族裔特別是印第安人的人物命運和價值審美。處女座《哥哥叫我唱的歌》當年同時入圍戛納導演雙周和聖丹斯。

這部讓宋丹丹「今夜無眠」的獲獎影片《騎士》,圍繞一個年輕的牛仔展開,講述他在受過一次幾乎致命的傷後,踏上了一次橫穿美國的公路旅行,並再度入圍戛納雙周。

出道起點如此之高,如今又有了好萊塢大明星加盟,未來趙婷的電影之路究竟會如何發展,能否像其大師哥李安一樣,以自己通透的悟性和電影語言,遊走東西方文化之間,駕馭更大資本和規模的主流電影,讓人期待。

張末(1983)

代表作《28歲未成年》

父親張藝謀

張末出生於西安,從小就在各大報紙上發表作品,掙取稿費。並一路開啟學霸模式,16歲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系,之後經李安推薦,進入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導演專業攻讀研究生。學歷上,幾乎可以做到碾壓其父。

由於父親的緣故,張末開始入行。從剪輯師開始做起,在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中擔任剪輯師、字幕師。之後又在《金陵十三釵》中擔任副導演、剪輯師和貝爾的私人助理。繼而是《歸來》的剪輯師。可以說,張末作為剪刀手,幾乎操刀了張藝謀近年來的所有電影作品。

2016年底,張末的處女座《28歲未成年》上映,這部集合了倪妮、霍建華、王大陸等流量紅星的小雞電影,獲得了1.29億票房。票房上不算毒藥。口碑上也還不差。但這麼一個有專業背景的導演,看不到電影野心,算一種遺憾。

劉雨霖

代表作《一句頂一萬句》

父親劉震雲

劉雨霖出生於河南延津,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研究生攻讀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導演系。(依然是NYU)。如今,劉震雲的摯友,知名導演馮小剛的女兒也在紐大進修電影。

容貌姣好,談吐滴水不漏,知識分子家庭長大的劉雨霖有著與其背景天然相符的氣質與性格。散養式的教育環境下成長,東西方的生活經歷讓她比一般同齡人看得多,想得多。從《一九四二》的場記開始做起,2016年拍攝了自己的首部長片,改編自父親劉震雲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的小說《一句頂一萬句》。

題材嚴肅,手法老練,追求的電影價值也明顯超出同齡人的格局。這些優點有時候因為往往成了反向的缺點。譬如導演風格不夠活力,刻意講究深度等。特別是改編父親的小說這個雙刃劍,讓小劉同學多少帶有自我束縛的自然慣性。劉雨霖自己說,她希望拍出法哈蒂的《一次別離》這樣的電影。理想豐滿,但有時候閱歷卻骨感。父輩的經歷,看得多,不代表自己經歷得多。

朱青陽(1991)

不代表作《諜·蓮花》

父親朱時茂

上述說到的星導演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專業學習電影之後,都在電影行業做了多年的基礎工作,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個人累積。不知道這位星導演算不算一個不成功的反例。

朱青陽,朱時茂之子。2009年考入紐約大學電影學院。(還有誰不是這裡畢業的嗎2014年便拍攝了首部長片《諜·蓮花》。演員包括了潘長江之女潘陽、王姬之女高麗雯、宋丹丹之子巴圖、李成儒之子李大海。印象中電影宣發那段日子,朱青陽的爸爸朱時茂為兒子的電影奔走相告,拚命宣傳,認真叫好。鋪路鋪成這樣,也算可憐天下父母心了。可是卻換來了時光網的4.4分,豆瓣的3.1分。

(數數上面的人名兒,哦不,是名人兒)

導演這行還是要靠祖師爺賞飯吃。當然,如果是給自己的兒子完成一個心愿,留下一個有龍標的電影,那老茂也值了。

在這個導演門檻越來越低的時代,年輕星導演們的先天優勢正在被資本、新的遊戲規則和評判體系所慢慢消解。這條路要走得長久,只有靠自己後天的堅持了。堅持不易,大家珍惜羽毛。

板塊其他文章

更多五花內容,關注以下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孩子:求求你們,把我當個人!
傳數十位幣圈大佬被邊控,監管來襲!冰火兩重天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