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獨家調查:千家醫院百億資產「不翼而飛」!「遠程視界」經營不善還是蓄謀騙局?

獨家調查:千家醫院百億資產「不翼而飛」!「遠程視界」經營不善還是蓄謀騙局?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4月16日,18位來自多地醫院的院長們奔赴西安,此行既不為開會,也不是會診,而是維權。

院長們說,過去兩年里,他們都被一家名為「北京遠程視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遠程視界」)的企業給「騙」了。

北京遠程視界科技集團總部大樓

該公司打著「遠程醫療」「專科醫聯體」「健康扶貧」等旗號,以融資租賃的模式與基層醫院開展專科合作,並承諾「墊付租金」吸引醫院加入,卻在2017年下半年疑因資金鏈斷裂,使每家醫院背上少則二三百萬、多則上億元的高額債務,且面臨「吃官司」的風險。涉事醫院以縣級或區級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為主。粗略統計,全國有上千家醫院捲入其中,涉事金額超過百億元。

這麼大的一個案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接到相關線索後,《生命時報》(微信搜索」LT0385"即可關注)記者第一時間趕往西安調查採訪。

醫院:這是有預謀、

有組織、有計劃的欺詐

見到院長們之前,記者首先對遠程視界進行了初步了解。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成立前兩年,以眼科作為切入,在全國籌建眼科會診中心。目前,集團下設13家子公司及一家眼科醫院,運營眼科、腫瘤科、婦科等7個專科遠程醫療項目,自稱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專註專科遠程醫療聯合體的O2O平台。」曾一度「每年納稅13個億,不享受國家補貼,無銀行貸款」。就是這樣一個「不差錢」的企業,卻讓數百家醫院背負了高額債務。

河南省漯河市某縣中醫醫院羅院長向《生命時報》記者講述了和遠程視界的洽談經過。

2015年2月,有關部門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惠及農村的遠程會診系統」,這讓羅院長和一些縣醫院院長們看到了希望。「通過信息系統建設,基層醫院能和大醫院互聯互通、遠程會診、資源共享,這是好事。」但因為縣級醫院缺資金、缺設備、缺人才,遠程醫療又是新鮮事物,很多醫院都在觀望。

此時,一位名叫任麗芳的遠程視界員工找到羅院長,介紹說,遠程視界是一家專為縣級醫院發展解困的大公司,在全國已有很多成功合作的案例。遠程視界承諾,他們負責採購設備提供給醫院使用,設備款由融資租賃公司提供,醫院只需從項目收益中,每月按比例歸還設備款給融資租賃公司,不足部分由遠程視界墊付;他們還提供人員培訓、專家坐診、科室運營等服務。

起初,羅院長認為,自己所在醫院不具備開展合作的條件,可沒挨住任麗芳死纏爛打地勸說,便去考察了項目開展較好的舞鋼市人民醫院。這一去就動了心。「他們醫院設備到位及時,專家和運營人員已開始工作,承諾的大病慈善救助金也發放了,患者評價很高。」

羅院長認為,有專業人員負責運營,賠了錢還有人兜底,這種合作方式對醫院來說幾乎是「零風險」。於是和醫院領導班子商量後,他準備簽約。

2016年6月23日,羅院長和遠程視界、湖州融匯嘉恆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遠程視界介紹)簽訂了389萬的耳鼻喉項目三方設備融資協議。但簽約一段時間後,遠程視界僅發來了印表機、視頻採集器等簡單設備,協議上承諾的醫療設備一件都沒到。羅院長反覆詢問,公司回復:「進口設備多,需層層審批。」

在此期間,遠程視界河南總代理胡傑又來醫院談腫瘤項目的合作。羅院長不想開展新的合作,但胡傑承諾:「一定促成耳鼻喉項目落地,否則絕不啟動腫瘤科項目。」羅院長希望如此,考慮腫瘤項目醫院也需要,便同意再次簽約。但遠程視界出示的設備清單讓他猶豫了,因為「設備價格比市場價高出很多。」羅院長心想,遠程視界提供的優質專家資源也是有成本的,便打消了顧慮。

2017年4月,羅院長代表醫院簽下1073萬的腫瘤項目協議。當天,遠程視界和融資租賃公司「西安市寶信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四五位工作人員,拿著上百頁的合同來到醫院,催促羅院長簽約。羅院長告訴記者,他們除了帶來合同文本,還有「設備驗收報告」和「收貨確認書」。

在沒收到設備的情況下,他本來是拒絕簽字的,但遠程視界工作人員以「方便融資公司儘快放款」「以前那些醫院都是這麼合作的」為由,要求必須提前簽字。

簽約後,羅院長開始了漫長的等待。3個月過去了,一台設備也沒到,等來的卻是融資租賃公司的催款單。他反覆致電遠程視界,但對方以公司上市為由,停止墊付租金。融資租賃公司稱,因醫院多次拒付租金,根據合同約定,醫院必須一次性付清本金和利息,共計1500多萬。「這是一起有預謀、有組織、有計劃的欺詐!」羅院長對記者說他後悔極了。

《生命時報》記者採訪了十多家涉事醫院,結果都是設備沒到,專家、運營人員更不見蹤影。不同的是,有的醫院收到部分設備,有的一台都沒收到;有的醫院合作一兩個專科,有的與不同融資租賃公司簽訂了涉及多個專科的多份合同。一些醫院被融資租賃公司起訴後,銀行賬戶被凍結,醫務人員工資都發不了,嚴重影響醫院運作。

四川省西北部某縣人民醫院王院長告訴記者,地震重建後,該院盈利微薄,醫院欠融資租賃公司5000多萬租金,「十年也還不完!」於是,多家醫院院長聯合起來,四處奔走,要向遠程視界和融資租賃公司討個說法。

遠程視界:公司發展模式確實有問題

「我們要見法人!」4月17日上午,《生命時報》記者和18位基層醫院院長一起來到西安市寶信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門口。

該公司業務總部總經理牛惠娟、資產運營部副總經理趙濤等人稱董事長不在,他們稱全權處理此事,「我們的決定就是公司的決定」。

陝西省西安市寶信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河北省廊坊市某區婦幼保健院曹院長首先發問:「寶信是出錢方,遠程是採購方,醫院是收貨方,我們沒收到設備,你們錢也沒了,我們不聯合起來告遠程視界,你們卻要把醫院告上法庭?」

牛惠娟回應:「我們已經起訴遠程視界,但根據合同來看,寶信跟醫院是一個實際的借貸關係,因此只能先起訴醫院。對我們公司來講,根本目的是追回錢。」而院長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根本就沒收到設備,拿什麼還錢!」院長們希望能三方出面解決問題,但這次談判卻在不愉快中結束了,他們轉而前往西安市公安機關、監察機關和金融監管機關報案。

同一天上午,十多個穿著黃色背心的人坐在遠程視界公司門口(北京市丰台區萬開基地)討薪,衣服上寫著「遠程大騙子,還我血汗錢」。

4月17日,各地代理商來到遠程視界討薪

據記者了解,他們都是遠程視界在各地的代理商,工作內容是促成遠程視界和醫院合作。成為代理商前,他們要向遠程視界支付加盟費,如有項目落地,能拿到一定比例的提成。但從去年10月開始,很多代理商就再沒拿到過提成,有人想退加盟費,公司卻以「需要排隊」為由一拖再拖。為了要錢,一些代理商乾脆睡在遠程視界的辦公室。

4月21日,遠程視界在辦公地邀請股東、投資人以及全國各地近20家醫院院長召開協商會議。

4月21日,遠程視界與合作醫院協調會

會上,遠程視界董事長韓春善承認,公司發展模式確實有問題,自己對融資租賃研究不夠。由於「設備額度風控不好」(編者註:「風控」即「風險控制」),導致公司墊付越來越多,「為醫院總墊付38億多,保證金10億多」,致使2017年資金壓力巨大;後因租賃公司起訴,導致公司賬戶被封,資金鏈斷裂。

韓春善表示,遠程視界已獲得某公司9個億投資來應對這次危機,但未來,公司將不再為醫院墊付租金。為降低醫院還款壓力,可適當延期還款。對此,多數院長並不認同。

四川一位醫院院長說:「當初就是因為遠程視界答應墊付租金才合作的。」江西省上饒市某縣中醫醫院江院長說,他的醫院每年毛利潤只有200萬左右,如遠程視界不墊付,根本無法按合同在規定3年內還完1300多萬的本金和利息。院長們希望通過法律途徑和遠程視界解除合同。

目前,醫院、融資租賃公司、代理商已在多地投訴遠程視界,四川、新疆、內蒙古、河北等地公安人員已抵京調查取證。記者查詢網路平台「企查查」發現,遠程視界涉及11個融資租賃訴訟,原告以醫院、融資租賃公司為主,開庭時間都在2017年底至2018年4月。

多家醫院、融資租賃公司起訴遠程視界

專家:事件存在五大疑點

針對此次事件的爭論焦點,《生命時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律師、專家,根據他們的觀點,總結出事件五大疑點。

1

是否存在惡意串通?

醫院院長們懷疑,遠程視界和融資租賃公司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

曹院長回憶,簽約當天,遠程視界拉來從未見過的融資租賃公司,「我覺得不對勁,2017年6月1日簽約,7月21日便要求終止合同。」當時,遠程視界承諾:「因項目停滯帶來的損失由甲方(遠程視界)承擔」。可到了今年2月,醫院還是被融資租賃公司起訴了。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楊振宏看到記者提供的合同條款後表示,醫院單方面和遠程視界解除合同,並不影響融資租賃合同,醫院還是要還他們租金。但在醫院與融資租賃公司簽訂的合同中,很多條款都不利於醫院。

比如,有關「租賃物延遲交貨等問題處理」中,規定「無論任何情況下,承租人不得因供應商問題而拒付租金」。西安寶信在融資租賃方面涉訴還有不少,且勝訴率很高,可見他們對於融資租賃合同文本中減輕或免除自身責任的條款經過深思熟慮。

融資租賃合同中不利於醫院的條款

甲方:寶信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乙方:某縣中醫醫院

丙方:北京遠程視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

遠程視界早知道公司有風險?

《生命時報》記者發現,遠程視界和涉事醫院簽訂協議的日期集中在2017年4月~10月,此後的合同履行中他們已無法提供設備給醫院,租金墊付也停止了,有些融資租賃公司已起訴遠程視界。

在出現巨大資金缺口的情況下,遠程視界仍隱瞞真實情況,與各地醫院繼續簽訂協議,有欺詐之嫌。

3

融資租賃公司風控審查是否充分?

西安寶信資產運營部副總經理趙濤說:「這個項目我們投資的醫院都是二甲以上,年收入3000萬以上。」

但記者發現,與他們有融資租賃關係的醫院,很多都是二甲以下,比如山東沂源縣婦幼保健院、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中醫骨科醫院、湖南省龍山縣人民醫院等,有的甚至負債經營。

可見,有些醫院並不具備租金償還能力,但融資租賃公司依然放款。

黑龍江省黑河市某縣中醫醫院董院長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簽約前融資租賃方並未考察醫院,僅在簽約當天被遠程視界帶過來,在醫院門口拍了照,也沒看醫院財務資質就簽約了。

4

提前確認收貨是否規範?

讓十多位醫院院長後悔的是,在沒收到設備的情況下,提前簽署了《設備驗收報告》和《收貨確認單》。對此,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分會顧問委員會主任謝松城表示,這樣做存在極大風險,不是正規程序。

由於提前簽字,驗收報告中沒有具體的設備編號,而它是產品的「身份證」,可以在出現不良事件時追根溯源,必須標註清楚。在融資租賃公司與醫院簽訂的《委託採購協議》中也明確規定,驗收報告中應當註明設備的序列號、識別碼等唯一標識。

遠程視界提供的「天價」設備清單

另外,謝松城用「天價」來形容遠程視界協議中的設備清單。他說,多數設備單價均高出市場價一倍以上,比如一台核磁共振整機市場價為700萬左右,但遠程視界的報價是1500萬。

按理說,一套上百萬的設備應由不同數量、型號、規格的子設備組成,協議中要列出明細配置和價格,但遠程視界並沒這麼做。

5

融資租賃合同各不一樣?

北京道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奚望表示,事件處理難點在於,遠程視界與幾十家融資租賃公司合作,每家的合同文本都不一樣,對付款條件的約定和對驗收報告的依賴程度都不一樣,這對醫院很不利。

比如,醫院是在所在地訴訟,還是去融資租賃公司所在地訴訟,不同合同說法不一樣。目前,維權醫院只能抱團取暖,互相作證,才可證實有無三方框架下醫院不知情的協議,是否存在一份單據多次使用的問題。

呼籲:政府應細化規則,

別被投機者鑽了空子

《生命時報》記者調查發現,截至目前,設備沒有到位的醫院中,江西3家,黑龍江5家,河北10多家,新疆18家,四川30多家,河南67家,內蒙古30多家。而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據記者了解,僅西安寶信就與全國80多家醫院簽約,存在糾紛的至少18家,租金總額高達3億元,而它只是給遠程視界提供融資租賃服務的幾十家公司之一。

2017年底,四川部分醫療機構已向四川省衛生計生委反映了與遠程視界合作中出現的問題。為此,四川省衛生計生委發布了《關於排查醫療機構與遠程公司開展項目合作情況的函》。

今年4月9日,人民日報社河南分社向河南省衛生計生委發了《關於預警「北京遠程集團公司」涉嫌欺詐的通報》,希望他們引起高度重視,提醒未簽約醫院不要盲目跟進,幫助已簽約醫院減少損失。河南省中醫管理局迅速發布通知,要求醫院上報是否存在合作情況和損失。據統計,河南目前有167家醫院與遠程視界簽約,截至記者發稿,已有60多家醫院上報損失。

奚望律師表示,遠程視界今日處境是商業風險還是蓄意欺詐,在法院沒有裁判前,誰都不好下定論。但他們自知資金鏈有問題,仍與醫院繼續簽約,沒向醫院如實陳述,有違民法「誠實信用」原則。

在推進遠程醫療和醫聯體發展的今天,任何公司把握商機也好,勇於創新也罷,終有一條不能碰觸的紅線——法律。希望遠程視界積極與各方協商,承擔應有的責任。

在4月1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醫療設施等基礎硬體投入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首先要支持高速寬頻網路覆蓋城鄉醫療機構,建立互聯網專線保障遠程醫療需要。」可見在醫療衛生領域,「互聯網醫療」是大勢所趨。

但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院長助理王岳教授提醒,當下,一個新政策出來了,企業就容易立刻緊跟形勢,盲目投錢,一窩蜂地發展。這種跟風現象很不好。

對於新業態,政府應細化規則和准入門檻,不要急於放開,以免被投機者鑽了空子。諸如遠程會診、醫療大數據等應漸進式發展,先限制在一定範圍內嘗試,觀察和總結後再去擴大,儘可能規避風險事件。

從企業角度來看,很多企業都有類似遠程視界的問題,前期謹慎小心,後期急劇擴張,沒有合理的風險管控,導致資金鏈斷裂。

事件中的醫院也要反思。長期以來,醫療機構處於絕對買方地位,商業合作中風險意識較低,建議醫院建立總會計師制度和法律顧問制度,前者管住財務權,後者把關合法性。總之,醫療行業有別於其他行業,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效率放在第二位,寧可發展慢點也沒關係,但要確保準確性和安全性。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醫療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也說,醫療事業必須認真來做,抱著快速賺錢的目的,註定不會可持續發展。呼籲國家在市場准入上把關,讓符合要求的最好是有醫療資源的機構加入。同時,醫院院長需要加強職業化培訓,提高管理水平,增強風險意識。

此次事件後續進展,《生命時報》將持續關注。

專家智囊團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醫療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蔡江南

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分會顧問委員會主任 謝松城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院長助理 王岳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楊振宏

北京道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奚望

本期編輯:劉雲瑽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 高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美國網站總結:從10個跡象看出孩子是否聰明
精子是這樣被「葯死」的,兇手就藏在你的藥箱里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