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罕見信號!政治局會議首次指明嚴防五大市場風險,釋放何種信號?看火線解讀

罕見信號!政治局會議首次指明嚴防五大市場風險,釋放何種信號?看火線解讀

4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這是1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公布之後,中央召開的首次關於經濟工作的會議,是把握中央對目前經濟形勢判斷及下一步政策取向的重要窗口。

會議釋放出5大重要信號:

1、強調經濟周期性形勢向好,近期央行降准不是因為經濟預期差,同時也強調財政政策取向不變,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

2、經濟周期性形勢向好的背景下,強調高質量發展急需推進,特別是中央的政策要為全國做指導,中央的政策沒出台之前,鼓勵地方積極探索;

3、兩次強調「三大攻堅戰」的重要性,特別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強調監控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等五大領域,第一次加入了信貸風險;

4、強調金融開放的重要性,要積極推進,同時也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辦法;

5、國際形勢不好,特別是中美貿易問題,要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宏觀經濟:周期向好,高質量發展是主題

會議首先對今年以來的經濟形勢進行了肯定,認為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態勢。一季度主要指標總體穩定、協調性較好,內需拉動作用增強,工業和服務業協同性較好。

在肯定整體經濟運行態勢外,對經濟發展質量也表達了認可。認為結構調整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新產業成長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態勢良好,經濟運行內在穩定性有效提升,質量效益保持較好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良好開端。

會議指出了當前制約經濟發展的障礙:結構性、深層次問題仍然突出,「三大攻堅戰」還有不少難題需要攻克,世界經濟政治形勢更加錯綜複雜。

同時會議強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關鍵是要主動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對錶,對得上的加緊推,對不上的及時改。要加強頂層設計,抓緊出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辦法,使各地區各部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有所遵循。要支持各地區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途徑。

「不擔心擠水分、擠泡沫造成的經濟下行」,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給出了上述解讀。管清友表示,對一季度經濟指標的描述是「總體穩定」,和去年「增長和效益回升」有區別,但依然用了「穩中向好」這個定性,還是有點超預期的。因為增長和效益確實都在明顯的向下,名義GDP增速已經從11.2%掉到10.2%了,而去年一季度是從7.9%反彈到11.7%。這種定調只能說明,中央並不擔心名義GDP的下行,這和擠水分、擠泡沫有關係,甚至是中央樂見的「好事」,這很重要。

宏觀調控:財政政策不變,貨幣穩健中性

會議明確了為保證宏觀經濟平穩運行將要採取的政策措施:

首先,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注重引導預期,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

其次,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化解過剩產能,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支持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繼續簡政放權,減稅降費,降低企業融資、用能和物流成本。

再次,要更加積極主動推進改革開放,深化國企國資、財稅金融等改革,儘早落實已確定的重大開放舉措。

對於宏觀調控政策,管清友表示,貨幣財政基調看似沒變,但實際上留了寬鬆的口子。與去年相比,變化很明顯,上次要管住閘門,偏緊,這次要擴大內需,偏松。今年經濟下行的壓力是客觀存在的,適度微調是大概率事件,這次降准就是一個信號,雖然是對沖性的,沒有全面降准力度那麼大,但任何寬鬆都不是一步完成的,看清方向最重要。

會議提出「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同時特別提出「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對此,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報告認為,這是在外需增長不確定性顯著提高背景下,政府希望通過提升內需來確保經濟平穩增長,應對對外部不確定性,不會像2009年那樣大規模刺激基建和房地產。一方面國內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基數較大,除非大規模刺激,否則短期內很難有明顯起色;另一方面中國目前債務水平和資產價格遠高於10年前,而且以美聯儲為首的發達經濟體都開始收縮貨幣政策,如果在這時候實施大規模刺激,金融風險極大。

金融領域:首次明確點名防範五大市場風險

「防風險」自去年以來就是金融行業最重要的主題,本次會議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個變化也與金融防風險有關。會議強調,要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及時跟進監督,消除隱患。這是首次明確點名五個市場領域。

管清友表示,專門點出五個市場意味著中央現在不只關注銀行和樓市,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視資本市場風險。信貸是傳統的銀行風險,樓市是傳統的房地產風險,把股市、債市、匯市加進來是這幾年的是一個重要變化。主要是因為這幾個市場都暴露了大風險,2013年的錢荒和2016年的債災,2015年的股災,811之後外匯儲備減少一萬億,市場一旦出現這樣的系統性風險,政策層是一定不會放過的。

申萬宏源宏觀經濟分析師王健表示,強調「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其排序有兩層含義。一是政策更加註重實體經濟,在表外轉表內的背景下,信貸成為支持實體經濟的主要手段,其次是直接融資。二是債市、匯市、樓市的排序相對靠後,意味著其風險已得到一定的釋放。這也與今年來市場利率下行、匯率較為平穩、房價漲幅回落等印證。但股市的風險有所上升,受到政策關注。

貿易問題:擴大內需,加強核心技術攻關

近一個月來,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雙方提出的制裁與反制裁措施對全球經貿關係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美方提出的制裁清單來看,矛頭直指「中國製造2025」,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尤其是加強核心技術攻關的重要性再次凸顯。此外,進一步擴大內需,優化「三駕馬車」拉動的經濟結構,減輕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也是下一步促進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發展高新科技方面,會議作了明確表態,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支持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繼續簡政放權,減稅降費,降低企業融資、用能和物流成本。

在擴大內需方面,從2015年開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至今,歷次政治局會議文件均表述為「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本次會議」則提出「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或表明中央對短期經濟穩定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特別是「世界經濟政治形勢更加錯綜複雜」等表述,或表明防止經濟短期大幅波動成為重要考量。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擴大內需是當下必然選擇。2018年一季度凈出口大幅度波動,對GDP的貢獻率較2017年底大幅度滑落。當前中美經貿摩擦擴大到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較低,但短期對關鍵領域的打擊,仍有可能對中國凈出口產生影響,外需存在波動加大的可能。在此背景下,擴大內需也成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必然抓手。

對於如何理解「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李迅雷認為,結構調整是長期任務,擴大內需是短期應對。當前的擴大內需會圍繞結構調整展開,特別是「要主動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對錶,對得上的加緊推,對不上的及時改」等表述,表明擴大內需不會重複以往的「大水漫灌」,而是會選擇「精準滴灌」。因此,擴大內需也有望顯現結構性特徵,重點或在於擴大製造業投資、提振消費,以及減輕企業負擔和增加居民收入。在此背景下,針對性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以及結構性減稅措施有望相繼出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獨角獸概念又多了幾十隻!有投資者竟比上市公司還急,誰在渾水摸魚?
上市公司更名記:超200家公司換了馬甲,「美顏」效果已打折,新變化還有這些…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