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彩斑斕,性情溫和的斑馬魚

五彩斑斕,性情溫和的斑馬魚

斑馬魚性情溫和,小巧玲瓏,幾乎終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遊動。易飼養,可與其他品種魚混養。分布於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尼泊爾的溪流。被引進美國、斯里蘭卡、菲律賓、模里西斯等地。

斑馬魚是一種常見的熱帶魚。身體延長而略呈紡錘形,頭小而稍尖,吻較短,全身布滿多條深藍色縱紋似斑馬,與銀白色或金黃色縱紋相間排列紋路比較有條理。在水族箱內成群遊動時猶如賓士於非洲草原的斑馬群,故此得斑馬魚之美稱。

斑馬魚在水族箱內成群遊動時猶如賓士於非洲草原的斑馬群,故此得斑馬魚之美稱。斑馬魚和人類基因有著87%的高度同源性,作為模式生物的優勢很突出,這意味著其實驗結果大多數情況下適用於人體。常可用於水質環境的監測。斑馬魚也是比較好養的一種魚。

斑馬魚體長4~6厘米。體呈紡錘形。背部橄欖色,體側從鰓蓋後直伸到尾未有數條銀藍斑馬魚色縱紋,臀鰭部也有與體色相似斑馬魚的縱紋,尾鰭長而呈叉形。雄魚檸檬色縱紋;雌魚的藍色縱紋加銀灰色縱紋。

目前我國有250個以上的實驗室利用斑馬魚開展相關科學研究。為進一步加強國內斑馬魚研究人員之間的交流,在2011年廣州舉辦的第二屆全國斑馬魚研討會上,包括孟安明院士在內的全國斑馬魚研究學術集體商定,今後的全國性斑馬魚會議採取"PI大會"和"研究大會"的形式交替隔年舉行,並決定自2012年起固定在水生所召開"全國斑馬魚PI大會"。

全國斑馬魚研究學者一致呼籲儘快在水生所建立國家級的斑馬魚資源中心,以將國內各位學者構建和保存的各類斑馬魚突變株、轉基因品系,以及工具質粒、抗體等集中儲存,供國內同行分享,以優化資源、避免重複,促進國內斑馬魚研究的發展和壯大。

2012年10月10日上午,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斑馬魚資源中心(即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China Zebrafish Resource Center)揭牌儀式暨理事會成立大會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所舉行,對於我國斑馬魚研究具有標誌性意義。

在國際上,斑馬魚模式生物的使用正逐漸拓展和深入到生命體的多種系統的發育、功能和疾病(例如,神經退行性疾病、遺傳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研究中,並已應用於小分子化合物的大規模新葯篩選。我國開展斑馬魚相關的研究無論在規模還是在重視程度上都遠遠落後於國際形勢發展的需要。

英國科學家1日說,他們首次發現,人類視網膜中細胞與斑馬魚相似,並計劃在5年內將研究結果用於失明者治療,讓他們重見光明。這可能有助於治療因視網膜受損引起的失明。幫助大量疾病患者困擾。

康斯坦茨大學貝格曼研究小組通過對斑馬魚的研究,證明視黃酸是再生過程中必不可缺的物質。斑馬魚是肢體再生能力最強的動物之一,它的鰭、鱗和部分心臟都可以再生。研究人員發現,斑馬魚通過特殊的遺傳機制,讓視黃酸控制胚基形成,從而完成鰭的再生。

對斑馬魚免疫系統的研究成為人們了解非特異性免疫系統和獲得性免疫系統進化與功能相互關係的重要工具。這個獨特的免疫系統進化地位還賦予了斑馬魚作為免疫學研究模式生物的另一重要優勢,即其成體可以在沒有胸腺、淋巴細胞生成的情況下存活傳代,這又是小鼠模型無法比擬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侖情 的精彩文章:

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如詩如畫,美不勝收的杜鵑花

TAG:北侖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