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細數喜歡翻譯的緣由

細數喜歡翻譯的緣由

今天小編想給粉絲大大們介紹一位小夥伴。

她叫賈小爬,是「言語有意」的訂閱用戶之一。

初識賈小爬是在言語有意「翻譯小圈兒交流會」,那時她還是上外翻譯專業的學生,也是自從那時起小編的朋友圈裡便時常出現了這個勤奮學習的身影。

近日,很開心也很榮幸,小編在朋友圈見證了賈小爬同學心想事成——順利被她心儀已久的英國紐卡斯爾大學T&I專業錄取(劇透是全球高翻8強院校之一哦~)。祝賀祝賀!

今天小編就邀請到了賈小爬同學來跟我們聊一聊,她和翻譯的那些事兒。

細數喜歡翻譯的緣由

○賈小爬

我是上外翻譯專業即將大四畢業的學生,最近也收到了心儀的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口筆譯碩士的入學通知。大學時光飛逝,懵懵懂懂中學習翻譯也有四年之久。

因此,在迎接另一生活前,也有些對翻譯的看法、學習翻譯的方法和準備國外口譯申請等方面的內容與大家分享。

1

我與翻譯之

初次知道口譯員這一存在是在高二,當時電視上轉播了張璐在兩會上出色的口譯表現。那時我暗暗告訴自己,這就是我想成為的樣子。因此,當別人在填寫保送志願躑躅不定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上外的翻譯專業。

這四年來,除卻學校聽說讀寫方面的夯實,我也積累了不多不少的實戰經驗,更清晰了喜歡翻譯的緣由。

(一)

著名的心理學家齊克森米哈里提出了「心流」一詞,意即當人們心無旁騖、全情投入時,會忘記「我」的存在,但也會因做成某事而產生不可言喻的滿足感。

口譯生動詮釋了這一點:為了認真分析轉述講者的發言,口譯員需要全情投入達到自己的心流狀態,架起受眾與講者間的橋樑。這種滿足感並非聲色享樂中獲取,而是在緊張的專註、全情的投入中攫取,難道你不蠢蠢欲動,試圖找到這樣狀態下的自己嗎?

老師畫外音:心流結束後內心巨大的空虛感和疲憊感,小賈同學你也準備好了咩~

(二)

錢鍾書先生曾經說過:「南海北海,心理攸同;東學西學,道術未裂」。究其根本,各學科深究下去,總會觸類旁通,歸納出相同的道理。

口譯正是一個觸角很廣闊的職業:接觸不同的學科、遇見形形色色的個體、打開另一種看待世界的角度,找到自己真正的所愛,這些都可以通過口譯去探索。

Go and find your interest, for it is a castle that will protect you.

口譯是很好的切入點。

(三)

先前的學習經歷接觸了不少奮戰於一線的優秀的前輩,他們似乎都有共同之處:對每一項任務有著近乎宗教般的虔誠(religious reverence)。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師曾將同傳箱(booth)比作the Holiest of the Holy, 這一譬喻深深刻在腦海里。

口譯員也是演員,在保證語言輸出的同時,我們是要與講者「同呼吸,共命運」,表達出情緒與深意,揭示出語言層面下的智慧。

我想,這一點,也是人工智慧不可取代的。既然有這樣多的機會體驗不同的角色,過多樣的生活,為什麼不去嘗試?

2

學習翻譯的方

英語學習無非四個方面——聽說讀寫。

所以,想給在本科階段的同學們一點建議,

那就是夯實自己的基本功,

可以說也是一條漫漫的修行路。

蒙特雷在給學翻譯的同儕們建議時,曾提出一個生動的比喻。我們的基本功好似繪畫時握在手中的刷子,基礎越牢固,刷子越多,也就更可能創造出偉大的畫作;相反,若是不重視基本功,每天只利用已有的資源練習,就只能握著同樣的刷子作畫。這樣作畫固然可以進步,但也就來得更慢一些。所以,基於「道」,給大家提供一些「術」的指導。

因為一些國外學校面試會考到小演講,這裡就跟大家主要來談談「說」。

(口語)

口語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看:語音語調節奏、邏輯與觀點。因此,通過模擬演講的方式,每個人都有道可尋,提升自己的口語。

1) 選定一個主題,一周只練習一個主題

2) 給自己計時,思考5-10分鐘

3) 演講3-5分鐘,給自己計時並錄音

4) 聽錄音,找到自己的問題,是否條理清晰地闡述了觀點和想法

5) 梳理自己的觀點(中文筆記)

6) 看筆記,說英文,直到練熟這一主題

7) 再次錄音,若仍有問題,重複步驟4-7.

一周只選擇一個主題來練習,我們可以5個topic為衡量單位判斷自身是否進步。

在闡述自己觀點時,多多傾聽別人的演講,比方說看看《我是演說家》等。

最後想強調的是複習的重要性,平時一定要挪出時間回顧自己所學。

同時,也要明白:有些時候,區別自己和別人的往往是熟悉的辭彙和表達,因此平時就要嚴格要求自己,英語日用即道。

3

申請

國外口譯專業的

對於國外讀口譯的優秀院校,想必關注的人也耳熟能詳。英國的巴斯、紐卡、利茲、威敏以及美國的蒙特雷。想申請的同學可以給自己列一個梯度——衝刺校、匹配校和保底校。

但因為我自身比較專一,且想用兩年的時間學習除口譯技能外其他學科的知識,所以毫不猶豫地選擇了N校兩年。記得當初面試時面試官提問,為什麼雅思考到8還要申請兩年,我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因此,每個人要問問自己,真的想要什麼。

(申請流程)

英國口譯院校申請所需的材料大致是一致的:兩封推薦信,一份個人陳述,一份簡歷, 學校中英雙語成績單, 學籍證明和雅思的成績單。

在將相關文件遞交後,就可以靜靜等待學校的通知了。至於申請開放時間,每所學校有所不同。但是,為了更早申請,請有意願的同學儘早將雅思成績考出來。

談到申請流程,自然也不能一概而論。

威敏在遞交材料通過後,會直接發來面試邀約,考查內容是複述。記得我是在除夕那晚通過Skype參加電話面試,當晚就拿到錄取通知了。

巴斯申請則相對複雜:在審核材料通過後,巴斯會將一份打包郵件發給申請者,這包括筆譯和口譯,申請者需做完後需提交到學校官網。若是通過試題測試,學校會發來再次的筆試邀請。巴斯老師會親自來上海進行筆試,筆試通過後再進行面試。總之,過程極其複雜,還需要上交申請費,因此我就放棄了巴斯的申請,這也和當時自身的心態與決定有關。

利茲的申請相對簡單:在材料通過後,會有筆譯的測試。若筆譯測試通過,則由最後的網路面試決定錄取結果。因為利茲偏向筆譯,所以當時也不太想申請這個學校。

最後談到自己即將要去的母校紐卡斯爾的申請。

紐卡斯爾的申請相對簡單,在打包材料通過後學校會直接發來面試邀請。面試官Eric會親自來到上海等地進行面試,今年有所不同的是Dr. Valerie Pellatt也來到上海參與面試的工作。面試內容就是聊天和視譯,面試官很和藹,只要放輕鬆,平時練習到位,沉著冷靜就好。

紐卡每年會舉辦Open Day,在這個分享會上,你可以對學校有更多的了解,還可以同學長學姐進行交流,是一個進一步了解學校的很好的平台。

(面試內容)

最後談談面試內容。英國大多數的口譯專業申請都會考到視譯。個別的學校會涉及時事演講和複述的內容。

這裡推薦一本練習口譯的入門書籍《英漢視譯》秦亞青、何群編著,書中講到了一些視譯常用的技巧,實操性非常強。

大家也可以去找一些網站練習視譯,

如FT中文網、紐約時報中文網等都是很好的練習來源。

作為結語,有些話想和大家共勉。

孔子先生就曾經說過:「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因此要戒驕戒躁,持之以恆,不忘初心,方可夢圓。一件簡單的事,做起來不難,可以日復一日,成為每天的例行公事。每天做,卻不覺得厭倦繁瑣;每天做,都懷著歡喜的心有新的領悟,這會不會是修行的本質呢?

英語學習是這樣,翻譯學習是這樣,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我會帶著這份初心在翻譯學習中修行,遇見更好的自己,共勉。

— END —

文/賈小爬

排版/支支

圖源/網路

言語有意 - 知乎專欄

還有公眾號benefittranslation,同步更新。

大家覺得哪個方便就關注哪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言語有意 的精彩文章:

TAG:言語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