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能成為智能門鎖的iPhone?

誰能成為智能門鎖的iPhone?

iPhone普及了智能手機,而智能家居的科普擔當是誰?經歷過智能路由器、智能開關、智能電視,智能家居的入口之爭最終落在了智能音箱和智能門鎖之間。

文 | 朱成呈

編輯 | 王欣怡

隨著智能家居理念逐漸走入人們生活,智能門鎖成為資本的新風口。3月16日,小米生態鏈企業雲丁科技獲得1.1億C+輪融資;3月18日,好太太集團發布全新智能門鎖品牌科徠尼;3月21日,智能門鎖品牌德施曼獲紅星美凱龍領投的過億元融資;4月9日,鎚子科技聯合優點科技發布三款智能門鎖;4月11日,又一個手機廠商——中興努比亞發布智能門鎖。在這個春天,智能門鎖成為智能家居領域最火熱的風口。

1

智能門鎖元年

門鎖對於很多人來說,一直以來只是很簡單的五金配件。5年前大眾消費者對智能門鎖的心理是:「指紋解鎖靠譜嗎?」「一把鎖四五千塊太貴了!」智能門鎖一路走來頗為坎坷。

早期智能門鎖的品牌主要以B端(企業用戶)市場為主,依賴於酒店、寫字樓等工程渠道。

「認知度低、規模小,經銷商要做消費市場就得追求高利潤,一套賣下來能掙2000多塊錢。」一名智能門鎖經銷商表示,高昂售價一度導致只有少數人願意嘗鮮,從2008年到2016年,智能門鎖在中國一直在緩慢增長。

2016年開始,智能門鎖行業發生了不小變化。一是智能門鎖銷量大幅提升。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市場智能門鎖產業規模達到1100萬套,其中中國達到350萬套,預計到2020年全球智能門鎖產業規模將達到5100萬套,中國銷量或突破3200萬套。二是C端(消費者用戶)消費需求開始顯現。智能門鎖已在品牌公寓被廣泛應用,C端市場開始顯現消費需求。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智能門鎖零售渠道出貨約180萬套,佔比約為50%。

嗅覺靈敏的智能門鎖企業已經預判到智能門鎖大潮的到來。從時間上看,2017年的智能門鎖之火,最早由雲丁科技點燃。2017年年初,雲丁科技推出了子品牌 「鹿客」家庭智能門鎖。「鹿客」主打安全性、快速開鎖等賣點,號稱「智能門鎖的iPhone」。

作為全球首款以人工智慧為賣點的門鎖,「鹿客」智能門鎖展現了一把鎖所能承載的多重想像力。「鹿客」智能門鎖首次採用了同心圓指紋把手設計,相比方形指紋識別模塊,圓形指紋識別速度更快、準確率更高。除此以外,「鹿客」智能門鎖還加入活體指紋識別技術,用戶手指觸碰把手前端瞬間就已進入激活和識別狀態,最終實現「一步開鎖」,整個過程僅需0.4秒。

雲丁之後,海爾、美的、創維、中興、博世、海康威視紛紛發布智能門鎖產品,與凱迪仕、頂固這些傳統鎖具品牌爭奪市場。至此,這條賽道上的選手涵蓋了互聯網企業、通信企業、家電企業、安防企業和傳統鎖具企業。整個2017年,對於智能門鎖行業可以說是風風火火的一年,不少媒體甚至將2017年看作是智能門鎖行業的元年。

2

智能家居入口之爭

有望擔當智能家居的入口是智能門鎖行業爆發的另一個原因。智能家居是一個千億級藍海市場,有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到908億元,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369億元,4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8.12%。而智能手機和家電行業卻不容樂觀。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增長8年之後,在2017年首次迎來整體性下滑,出貨量為4.59億台,相比2016年下降4%。家電行業中大家電消費持續低迷,代表消費升級的小家電行業,根據奧維雲網的數據,在2017年1-10月期間也僅增長4.4%。

各大手機廠商、家電企業都把智能家居作為未來的戰略方向,通過將自己的優勢產品打造成智能家居入口,從而搶佔智能家居這個千億級藍海市場。

在智能門鎖之前,智能音箱、路由器、開關、智能電視等,都曾被視為智能家居入口。

聯想、百度、騰訊、阿里、京東、喜馬拉雅這些互聯網巨頭選擇在智能音箱上發力。最早入場的是聯想,美國CES結束後,聯想就加入了智能音箱產品陣營;6月份,喜馬拉雅FM正式發布了其首款全內容AI音箱小雅;7月份,阿里發布其國內首款購物音箱天貓精靈X1;同一時期,百度、騰訊分別推出自家的語音開放平台 Duer OS和小微,表示將傾力打造AI語音交互新生態,助力智能音箱廠商快速開發落地。

與智能音箱的人工智慧技術相比,智能門鎖的技術門檻相對更低,且與安防技術、通信技術更接近,因此海康威視、中興等安防、通信企業紛紛選擇在智能門鎖上發力。

海康威視是一家視頻安防企業,深入智能門鎖行業是為了給自家的門禁系統服務。2017年12月,海康威視在杭州舉辦智能門禁新品發布會。在發布會上,海康威視推出了「明眸」近景人臉識別家族,海康威視國內營銷中心副總經理郭旭東先生表示,「智能門禁產品是海康威視未來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

中興智能門鎖主打通訊技術,依靠通信技術優勢,打造出集超B級鎖芯、活體指紋識別、智能遠程警告與四種開門方式為一體的智能門鎖。中興智能門鎖採用的是Zigbee無線數傳技術,具有功耗低、網路節點容量大、組網靈活、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中興在智能家居戰略發布會上提出的整體戰略是「單品、開放、整合」,通過布局智能門鎖等智能家居入口級產品,打造中興智能家居生態圈。

稍顯不同的是海爾、美的等家電企業。作為家電企業,它們與智能家居有著更緊密的聯繫。因此,它們在智能音箱和智能門鎖領域都有涉及。海爾以U+智能家居平台介入智能門鎖與智能音箱領域,發布了雲鎖智能門鎖和智慧家智能音箱。在U+智能家居平台上,智能門鎖與智能音箱並不是一個單獨的智能硬體,而是一個開放的智能家居生活解決方案的入口。它們可以通過與智能家居聯動,對接線上線下服務,從而構建一個涵蓋產品、雲端安全、社區服務等在內的智能家居生態。

目前,離智能家居入口最近的,無疑是智能音箱與智能門鎖。作為智能家居入口,兩者各有優劣。智能音箱的售價便宜,科技感和娛樂屬性高,且語言交流更符合人類交流的天性,例如叫一聲「關窗帘」,窗帘便合上了。但目前對漢語的識別和理解處在比較低的水平,令用戶體驗大打折扣,過了新鮮期後產品的使用頻率很低,與用戶的日常生活缺乏強紐帶。智能門鎖恰恰相反,對於很多有孩家庭來說這是一款剛需性產品,且高頻使用,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但其在場景聯動方面尚不成熟,例如門鎖與窗帘之間如何更好互動的邏輯還沒跑通,單品與系統之間的互聯還存在很多障礙。總之,無論是智能音箱還是智能門鎖,想要成為切入智能家居的關鍵入口,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智能家居入口之爭勝負未分,短期內爭鬥不會停止。

3

入口已成,爆款何在?

艾瑞諮詢的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智能門鎖行業的整體銷量為700萬套,較2016年增長了一倍。預估2020年智能門鎖行業整體銷量將達到3200萬,智能門鎖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智能門鎖已經站在了智能家居的風口上,但在面對消費市場時依然存在不少問題。阿里巴巴與德施曼、FPC、晟元等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智能鎖應用與發展白皮書》,顯示有64.4%的消費者聽說過智能門鎖或者在某些場合接觸過智能門鎖,58.4%的消費者擔憂電子產品容易損壞,50.3%的消費者對智能門鎖遠程安全很擔憂,37.2%的消費者受限於價格太貴。

針對消費者擔憂比較多的安全問題,德施曼選擇通過技術升級來解決。德施曼聯合創始人董啟廣在物聯網論壇上表示「NB-IoT智能門鎖相對於普通的智能門鎖擁有更長的待機時間、無需網關、更好的網路穩定性與更完備的安全環境等優勢。」

德施曼從2009年開始在做智能門鎖,一直嘗試著把過往的單機鎖物聯網化、互聯網化,讓它形成數據化、場景化。在這期間,德施曼經歷了單機智能門鎖到Sim卡內置智能門鎖再到WiFi智能門鎖的轉變。最後,德施曼發現NB-IoT技術才是最適合智能門鎖的技術。

董啟廣認為:智能門鎖作為智能家居最入口級的產品,將帶動NB-IoT在家居領域的普及以及智能家居的快速發展。

NB-IoT是一種移動物聯網技術,不同於以往的藍牙、WIFI聯網,NB-IoT智能門鎖可以讓用戶遠程監管門鎖狀態,緊急事件緊急通報,讓智能門鎖「智能看家」。智能門鎖技術從WIFI聯網鎖升級成NB-IoT聯網鎖,相當於當年手機從塞班系統升級成安卓系統,智能門鎖也徹底從半智能鎖升級成真正的智能鎖。

德施曼之後,海爾、優點科技等公司也紛紛發布了NB-IoT智能門鎖。優點科技是與鎚子科技一起發布的智能門鎖,除了NB-IoT技術,這一次發布的智能門鎖還搭配行業級別最高的C級鎖芯、親民的價格以及指紋自學習演算法。

根據第一財經數據商學院的數據顯示,目前在線上購買智能門鎖的消費者以男性居多,且集中在26~35歲,從其社會角色上來說,公司職員是消費的主體。這些消費者一般對價格比較敏感,看重產品的性價比。目前市面上2000~3000元區間的智能門鎖,絕大部分沒有同時具備堅固的鎖體質量與穩定的聯網功能,而具備這等配置的智能門鎖,價格一般在3000~5000元。優點智能門鎖的售價分別定為2699元、1999元、1599元,這無疑在智能門鎖市場中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價格屠夫出現之後,智能門鎖行業進入一個新的競爭階段,千鎖混戰、魚龍混雜的局面可能很快會被改寫,但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出現一款像iPhone那樣的標誌性產品。至於未來誰會扛起行業大旗,打造出一款現象級產品引燃用戶需求,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聲明

本報道系星商會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hone 的精彩文章:

庫克不甘心!蘋果今年新增三款iPhone X,廉價版價格感人
當下最適合男生使用5款手機,沒有iPhone,最後一款流暢「吃雞」

TAG:i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