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藝術家為何正離開北京前往上海?

中國藝術家為何正離開北京前往上海?

北京東五環外艾荷華藝術區

近日,北京近萬名藝術家面臨外遷引發大家關注,焦點是近幾年新的首都規劃與功能定位的巨變,給藝術家的自然聚集帶來了極大的外遷壓力,藝術家梁克剛在微信中說「數以千計的在北京市區周邊5、6環之間或近郊少則幾年多則二十餘年的自由藝術家們也忽然要面臨何去何從的困難局面!」。

實際上,自2015年~2017年,隨著首都規劃的重新調整以及城市功能的向外疏解,短短兩三年間,聚集在東北五環六環之間的黑橋村、北皋村、索家村、費家村等地的數千名藝術家的工作室遭遇了拆除清理。很多漂在北京多年的外地藝術家無心也無力再去折騰新工作室而選擇了返回原籍發展,大部分藝術家只有尋找更遠的地方房租地租相對更便宜的地方再次遷徙。梁克剛稱:進入2018年,對於大量漂在北京的自由藝術家而言情況只會更加嚴峻,適合做Loft型工作室絕大多數都是城鄉結合部原來遺留下來的廠房、庫房臨建,絕大多數沒有合法的房產手續,基本都在清理拆除之列,所以今年還將不斷地有更多的自由藝術家面臨工作室拆遷外搬的問題。

那麼,京漂藝術家該何去何從!

梁克剛提出的適合接收京漂外遷藝術家的地區基本特點為:最好依託城市的生活配套服務,氣候環境宜人,離北京、上海等地飛機航程2小時以內,高鐵或陸地交通三、四小時以內,當然越近越好,最好有山有水或毗鄰湖海,用作工作室群落的土地和房產有合法手續,入園租金門檻低,有政策扶持與補貼更佳,有規範管理有安全保障。大型土地房產或景區開發項目最好有資源引進的傾斜優惠政策,同時也可以通過藝術概念的注入帶動整體片區或物業價值的提升!

但事情的發展有多種可能!有媒體稱,中國藝術家正離開北京前往上海,雖沒有充足的數據,但上海或是可能之一。

宋庄新規劃中國藝術品交易中心項目效果圖

澳媒:中國藝術家為何正離開北京前往上海

如果讓你將視線投向香港市場以外並探索中國當代藝術,你該去哪裡?北京還是上海?

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這是兩個最老的對手。從上海最古老的畫廊房頂放眼望去,我可以清楚地看到首都北京正在被其耀眼炫目的年輕「堂弟」攻城略地:近處的建築工地是正在拔地而起的法國蓬皮杜中心在華「前哨」;稍遠處,藝術建築群正將曾經破敗凋敝的臨港工業園變成上海版的「紐約博物館大道」。

經營畫廊的何先生正和我談論京滬爭奪中國當代藝術領導地位的話題。諷刺的是,就在幾年前這個問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畢竟,中國當代藝術誕生於首都。對藝術愛好者來說,北京正如好萊塢之於夢想成為演員者一樣。近來,北京當代藝術界卻出現了一些令人不安的跡象:過去大家趨之若鶩的京城藝術展現在卻要通過廣發邀請帖才能聚齊參展人數。而上海正通過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等活動獨攬中國內地藝術盛事。

中國的藝術星球正開始繞其軸心發生顫動。近年來,北京持續的都市化和中產階層化已迫使藝術家進一步離開。「工作室是藝術家的全部生命」,在北京開辦畫廊的赫維特說。上海向來是小眾但很有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的家園。在上海松江區的「畫家村」,便利的生活設施正為「逃離」北京的藝術家提供穩定的居住前景。這種穩定感加之上海熱心斥巨資發展文化項目,已經改變了一些不甘寂寞的年輕藝術家的想法。

10年前,沒人會建議你到上海體驗中國當代藝術,但如今上海已將其重塑為通往中國藝術天地的最佳門戶。與此同時,香港正成為藝術品買家的最便利目的地。此時的北京藝術市場將何去何從?

徐匯濱江的龍美術館(西岸館)

下一個全球藝術品交易中心:上海?

2017年入冬以來,上海藝術博覽會、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等一連多個藝術博覽會於申城密集登場,不斷升溫,吸引海內外收藏家打著「飛的」前來「一站式」看展、選購藝術品。

同樣提示著藝術品市場溫度的還有,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高橋5號門附近,上海國際藝術品保稅服務中心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中心建築體量達6.83萬平方米,預計明年年初建成並投入使用,屆時將成為全球面積最大、設施先進、服務專業的藝術品綜合保稅服務體。

上海在朝著全球藝術品交易中心不斷邁進,為前進步伐注入澎湃動力的,是近年來相關政策的持續引航。上海出台的《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努力把上海建設成為世界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未來,人們將清晰地看到這些目標成為現實:進一步優化藝術品產業發展布局,完善藝術品產業發展專業配套服務,積極培育和引入合格市場主體……在專家學者看來,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憑藉城市建設、技術創新、金融服務、區域輻射等方面的雄厚基礎,形成上海藝術品產業整體優勢也指日可待。

上海觀復博物館

上海正優化藝術品產業格局

2016年,上海426家藝術品經營機構創出59.36億元的交易規模。經上海口岸進出口的藝術品數量8450件,出口貿易額5.1億元;藝術集聚區3個,總佔地面積10.1萬平方米,吸引150餘家藝術機構入駐。如今的上海藝術品市場漸顯「國際范」,恰與「海納百川」的海派城市氣質契合。國際拍賣巨頭佳士得落滬四年,保利聯姻華誼成立上海拍賣公司二度舉槌,不約而同將西方經典藝術品引介至國內——畢加索、夏加爾、薩爾瓦多·達利、弗朗西斯·培根等西方一線藝術家作品在佳士得上海拍賣會上輪番登場;「時光遺珍——英國古堡秘藏西方經典油畫」於保利華誼2017上海秋拍創出百分百成交的佳績。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海藝術品產業不僅需要發展,更需要優化、升級、形成特色。「優化藝術品產業格局」,被納入《意見》,可謂正當時——既包括構建集聚優勢的「加快推進浦東外高橋、徐匯濱江藝術集聚區建設」「支持藝術類文化創意園區發展」等舉措,也涵蓋健全一級、二級市場生態的「鼓勵代理制畫廊發展」「支持各類畫廊參加國內外知名藝術博覽會」「支持在滬發展的藝術品拍賣機構做大做強」「深化朵雲軒等國有藝術品拍賣機構改革」等細則。

在徐匯濱江——上海西岸,一系列前瞻性、系統性思考正讓一個能對標國際、吸引全球目光的文化新地標呼之欲出。其中,藝術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龍美術館(西岸館)、余德耀美術館率先落子,築巢引鳳;吸引香格納畫廊、艾可畫廊等多家知名畫廊入駐的西岸文化藝術示範區正在發揮集聚效應;不久之後建成的星美術館、油罐藝術公園、西岸美術館,還將持續升騰申城的藝術品鑒藏氛圍。

在上海業內人士看來,對於藝術品產業的優化,更應該是優化藝術生態環境。「比如,藝術家不能擅自賣畫,畫廊不能隨意給藝術品定價,這些都將擾亂市場。優化藝術生態環境,需要從扶持藝術家的創作開始,遵循『藝術作品-畫廊-拍賣行-藏家』的順序。各個環節各司其職,有序自律,形成持續的健康循環,久而久之才能讓市場達到一個高度。」上海藝博會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顧之驊顧之驊特別提到「藝術品的自然流通、自然變現」,那正是他眼中健康的藝術生態所具備的重要表徵。

上海:促進藝術品貿易便利化

進出便捷、高效流通好比打通了藝術品交易中至關重要的「任督二脈」。為海內外藝術品的交流交易架起「綠色通道」,自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藝術機構、拍賣公司、藝術博覽會來滬舉辦展示交易。對於這條通道的探索,上海可以說是國內的先行者。2013年8月,國內首個專業藝術品保稅倉庫即在上海自貿區建成並投入運營,推出了藝術品「先進區、後報關」(不涉證前提下)、「保稅出區展示」等模式,通過與保稅區海關的協調,實現了藝術品通關、展示、交易的便利化。

2015年,英國藝術家達明·赫斯特一幅含蝴蝶標本的拼貼繪畫如期「飛」抵境內拍賣,正是得益於自貿區的便利化措施。原本,拼貼繪畫中的動物標本因涉及動物材質需要全面查驗,最終,「准入證」的發放時間大大縮短,只用了三天。這些都是最近幾年自貿區相關政策試點給藝術品流通、交易帶來的實實在在的便利。

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環中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日趨便利的交易通道正給上海帶來藝術品產業的能級提升。2017年通過上海自貿區進出口的藝術品貿易總額近70億元,拍賣公司即便是帶到北京交易的拍品,依然有很多是通過上海自貿區進出的。」據他透露,自貿區內還在醞釀更多突破,比如繼續推進先試先行外資拍賣行拍賣文物。胡環中預計,隨著政策的進一步開放、流程的進一步便利,保稅倉庫、藝術品展示交易廳、藝術品保稅服務中心、藝術島等硬體逐漸齊備,上海成為世界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的願景也越來越清晰。

蘇寧藝術館外觀

上海「藝術人口」僅寥寥數萬?機遇?

相對於龐大的高凈值人群,上海參與藝術品市場交易的人數還是太少了。

「藝術產業要做大,還是應該去做基本人群的培養和培育」,在投入藝術品行業12年後,證大集團創始人戴志康發現,多年來,因為民營美術館和藝博會蓬勃發展,上海藝術行業的勢頭在某些方面已有趕超北京之勢。

但根據證大旗下喜瑪拉雅美術館的售票情況,他估算,上海真正關注當代藝術的人不會超過2萬人,若將範圍擴大到古典藝術在內的整個藝術門類,人數大約會上升2倍。據戴志康透露,2015年,反響不俗的「敦煌:生靈的歌」大展參觀人數為30萬人次,是喜瑪拉雅美術館歷年來參觀人數最多的展覽。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和教育學院特聘教授張正霖曾在演講中強調,中國藝術品市場上,單兵作戰的時代已經過去,機構化趨勢日益明顯。他列舉了瑞士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的藝術業務體系。瑞銀在藝術研究、收購與銷售、財產規劃、活動及資助以及藝術策劃管理方面都有介入,著名的香港巴塞爾藝博會就是瑞銀贊助的項目之一。德意志銀行也收藏了大量藝術品,通過藝術品流通,他們在企業形象及資金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回報。基於中國的國情,張正霖提出,地產、金融、文創、互聯網與藝術品結合的模式更有優勢。「藝術金融、藝術地產一定是將來藝術資產發展最重要的模式之一」,他說道。

而這些正是上海的優勢,一方是藝術家尋求出路,一方是正構建集聚優勢,不斷搭建、完善藝術市場平台;上海,能否成為京漂藝術家的歸宿?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品鑒官微 的精彩文章:

王世利——以山河為民族造像

TAG:藝術品鑒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