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先天性心臟病都要動手術?這些情況下孩子能自愈!

先天性心臟病都要動手術?這些情況下孩子能自愈!

自人類發明了體外循環手術以來,先天性心臟病這種昔日的不治之症就有了根治的希望。絕大多數患兒經手術治療後獲得了新生,過上了跟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但在心臟上動刀子畢竟不是什麼好事,手術的高風險性、高費用、創傷對患兒的打擊、術後遺留的手術疤痕等因素,常使許多父母猶豫再三。家長們常常在就診時問我,缺損的心臟能自己能長好嗎?

(網路圖,僅供參考)

作為一個心胸外科醫生,有義務解答他們的問題,並提供諮詢,以利於他們對繼續觀察還是手術治療做出選擇。

心臟最常見的缺損和未癒合的異常通道有心室間隔缺損、心房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三種疾病佔先天性心臟病的一半以上,這三種疾病都有自行癒合的可能。

有的孩子出生後聽診有心臟雜音,經心臟彩超確診有心臟缺損,但在過了幾個月或數年之後再次複查,心臟雜音已經消失,心臟彩超檢查,原有的心臟缺損已找不到,不再有分流的血液,即證實已經癒合。

但這種自行癒合的比例並不高,絕大部分的心臟缺損患兒是需要手術治療的。

(網路圖,僅供參考)

那麼,哪些患兒有可能自愈、哪些患兒自愈的可能性不大呢這與下面的幾個因素有關:

1.缺損的大小

這點很容易理解,大的缺損要自己長合較困難。心房間隔缺損直徑小於6毫米的,約80%可以自行癒合;缺損直徑大於8毫米的,僅9%可以自行癒合,而90%以上需手術治療。在室間隔缺損中。

我們大致將缺損直徑為5毫米以下的視為小室缺,5-10毫米為中等大小室缺

自愈的多半是中、小型室缺,缺損直徑達10毫米以上的大室缺不但難以自行癒合,等待過久還可能導致心臟的其他變化甚至失去手術時機,因此要按醫生的囑託適時進行手術治療。

(網路圖,僅供參考)

2.缺損的部位

這主要是對心室間隔缺損而言。

依據室缺的所在部位,我們常將室缺分為膜周部、漏斗部、肌部缺損三種。肌部室缺很少見,膜周部室缺最多,自行癒合者多半是膜周部室缺

國內在1999年有過一組報告,用心臟超聲檢查方法對3315例膜周部室缺進行長期觀察,癒合率約17.1%。而219例肺動脈瓣下室缺(漏斗部室缺的一種),無一例自行癒合。日本有人觀察395例肺動脈瓣下室缺,也無一自愈。

3.肺動脈壓力

出現肺動脈高壓者難以癒合。但出現肺動脈高壓者缺損多半較大,到底是肺動脈壓力過高還是缺損直徑太大影響了缺損的癒合,目前暫沒有進一步的相關研究資料。

(網路圖,僅供參考)

房缺、室缺自行癒合以嬰兒期(1歲以內)最多,約佔癒合者總數的40%—50%。隨著年齡的增大,癒合率逐步降低。而動脈導管未閉的孩子在出生三個月以後自行閉合的可能性已極小。

總的來說,先天性心臟缺損和異常通道自行癒合的比例較低。如室間隔缺損的自然癒合率大約佔總數的7—10%,因此大多數先心病患兒需要手術治療。家長應聽從醫生指導,不要盲目等待其自然癒合而耽誤治療。

(編輯Anne)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唯嘉兒科 劉平波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權威、有趣、實用、及時的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

(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小朋友吃魚為什麼會更聰明?答案來了:魚肉富含「腦黃金」
80後小伙頑固眩暈受煎熬,醫生說這個病不如這樣治!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