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看完《犬之島》,我只有一個想法:好想要個狗啊!

看完《犬之島》,我只有一個想法:好想要個狗啊!

如果狗染上了瘟疫,你會不會扔下他們以求自保?

《犬之島》里的主人公小林?阿塔里沒有放棄,從五指島到廢棄島,渾身傷痕,尋找自己的護衛犬點點。而被拋棄的犬族們,也沒有放棄過忠誠的使命,為護衛主人而搏鬥:就像護衛犬點點說的那樣,「我能做到,用勇氣,忠誠,還有友誼時刻保證他(阿塔里)的安全」。

狗狗與人之間的羈絆,是其他任何一種寵物無法達到的。因為某種意義上,狗就是我們一手創造出來的啊。

世上本沒有狗

養的人多了,便成了狗

直至目前為止,分類學當中,並沒有「狗」這個物種。我們所認識的狗,無論是大麥町大丹聖伯納這種一人多高的超大型犬,又或者是吉娃娃西施約克夏梗這種超小型犬,都是狼(Canis lupus)的一個家養亞種

不同品種的狗,在體形、體態、毛色、個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別。圖片:Mary Bloom, American Kennel Club / wiki commons

從狼變成狗的具體時間節點依然模糊,但現有的化石和生活遺迹記錄都證明,至少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狗」就已經和人類生活在一起了。

或許正如康拉德·洛倫茲在《狗的家世》一書中所說的那樣,狼群(書中原文為「犲」)偶然發現了人類的聚集地,享用人類吃剩下來的獵物,替人類警戒夜間靠近的其他動物,逐漸與人類建立起了一種複雜的互利共生關係。可以說,狗從被馴化之初就是作為人類的同伴,而不是被視作工具或者食物。人類的文明和狗的歷史可以說是誰也離不開誰。

狗的演化史。圖片:the doting skeptic / wordpress

我們有很多不同的狗

但是我們只有一種狗

在這一萬多年的時間裡,狗在外形上已經出現了許多與狼不同的地方,比如說更小的頭骨、不那麼巨大的犬齒和相對發達的臼齒、更長的消化道等等。這一些變化使得狗的習性從狼的專營肉食演變成了雜食偏肉食,也使得它們能夠從澱粉質和素食性食材占多數的人類食物當中獲得足夠的營養。

這一口狗糧,可不是狼能夠好好消化的。圖片:the Jerusalem Post

但是時間還是有未能改變的事情,有很多人類能夠輕鬆應付的食物對於它們來說還是劇毒(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巧克力),而且它們對於澱粉類的食物還是不能像人類一樣應對自如。所以如果家中有飼養狗的話,建議還是考慮多投喂肉食和動物蛋白為主的食物吧。

隨著人類的惡趣味審美需求和選育,狗產生了很多不同的品種。現在我們的身邊的狗有著從迷你(比如吉娃娃)到特大型(比如聖伯納犬)的不同體型,也有著很多不同的作用,一般可以分為玩伴犬工作犬拽曳犬獵犬搜尋犬護衛犬牧犬等幾大類別。

有趣的是,狗的品種的形成所需的時間遠比我們想像中的短。這裡舉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有意思的柯基。同時為了更好地證明這一點,我們請出了一位名氣特別大的參照物——大不列顛的女王·超長待機·彩虹奶奶·老公退休我不退位·伊麗莎白二世。

1936年,年輕的伊麗莎白和她的父親——即將登基大英帝國國王、印度皇帝的喬治六世,以及他們的兩隻威爾士柯基犬Dookie和Jane。圖片:Lisa Sheridan / Studio Lisa

女王年輕的時候,人們飼養的柯基犬身體顯得比較修長,吻部比較尖,眼睛顯得沒那麼圓,三角形的耳朵相對也比較小,整體看起來還保留了很多「原始」的狗(狼)的特徵。

現在的英國皇室家庭,以及伊麗莎白二世的威爾士柯基犬。圖片:Madame Tussauds / Facebook

再來看看現在的柯基犬:體型變短了,吻部變圓了,眼睛變得更大更圓,變大了的耳朵也呈現出更加柔和的樣子,整體變得更加可愛了。短短几十年的時間,人類的選育已經能使一種狗發生這麼大的變化,那麼這一萬多年的時間裡,狗和狼之間的差異變得如此巨大也是情理之中了。

不過即使如此,長相和體型差異巨大的「各種」狗仍然不算是一個獨立的種。說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提到生物學上的「種」的定義。

雖然狼、狗看上去差異頗大,但的確是同一個種下的成員。圖片:the Atlantic

雖然現代生物學對於如何定位一個「種」經常還會存在很多爭議(包括現在也有要將狗定為一個獨立種的呼聲),但有一個基本共識就是:一個物種必須是能夠在種內自由交配產生性狀相對穩定的可育後代,並且與其他物種之間無法自由交配或無法產下可育後代的。簡單來說就是與其他的物種之間應該要存在生殖隔離。然而狗卻無法滿足上述的兩個條件,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是不同品種的狗之間雖然可以進行自由交配,但是它們產下的後代性狀非常不穩定。如果我們讓犬只自由繁殖的話,它們的後代(所謂的「雜種狗」)很快就會出現它們的祖先——狼的一系列性狀,包括體型、毛色、體態上的變化。

圖中的北印努伊特犬(Utonagan)是阿拉斯加雪橇犬、哈士奇和德國牧羊犬的後代——如果只是想要長得像狼的話,通過人工選育會更快。圖片:youtube.com

第二,是狗仍然可以和狼進行交配,並且產下存活的、可育的後代。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小小的問題,如果交配的狼和狗體型不匹配的話,譬如狼×迷你犬,它們有可能會產下具有先天缺陷的、容易夭折的後代,但是大型犬×迷你犬同樣也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顯然也不會把大型犬和迷你犬分別獨立稱為兩個物種對吧?

綜上所述,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很多不同品種的狗,但是本質上,我們還是只有一種狗,那就是——家狼。

Every dog has its day

既然狗和人類的關係是如此的密切,在人類的文明當中,狗自然也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從古到今,從東到西,我們在各類神話和傳說故事當中也能看見不少「狗」的形象。從因為《西遊記》中的精彩表現一炮而紅的二郎神愛犬哮天犬,到因為《哈利·波特》的故事而翻紅的地獄三頭犬刻耳柏洛斯,再到日本流行的現代都市怪談「人面犬」——狗,成為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哈利·波特》中的地獄三頭犬Fluffy。圖片:《哈利·波特》劇照

不過有件事情比較有趣,在西方流傳下來的諺語中,「狗」的形象通常都是比較早中性或者正面的,比如:「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時)」「lucky dog(幸運兒)」等;而在中國的俗語當中,狗卻往往比較偏負面,比如:「雞鳴狗盜」、「狗屎運」、「走狗」、「鷹犬」等。

這其中的原因,可能與打獵在文化中的地位有相當大的關係。

對於西方文明而言,打獵雖早已不是食物的主要來源,但卻一直是精英階層的摯愛,他們認為打獵能夠提升自己的作戰能力。相應的,狗充當的角色便是打獵的同伴,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守護者。即便對於平民而言,狗也會是牲畜的看護人,一條表現出色的狗甚至可以直接提高一家人的生活水平。

收藏於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的亞歷山大大帝石棺上,有一組獵獅場景的浮雕。獅子腳下,兩隻獵犬正在勇敢地加入戰鬥。圖片:humid fruit / wordpress

然而在以農耕為核心的中國,打獵一直入不了士大夫階層的法眼,對於平民而言,打獵也非「正道」。狗更多的作用只是負責看家護院,甚至被視作祭祀的祭品或者「儲備糧」。在對抗游牧民族的侵擾中,敵方(字面意義上的)鷹犬的努力工作,更是讓狗的形象減分不少。

我們的名狗

可不止中華田園犬

對於中國人來說,雖然嘴上說不要,但是行動還是很誠實的,畢竟狗狗這麼可愛,怎麼可以不養狗。其實古人在養狗這方面可以說是造詣頗深,除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中華田園犬」,以及前些年被炒作很兇的「藏獒」,比較出名的中國特有犬類品種,還有下面這幾種:

京巴又稱為北京獅子狗或者宮廷獅子狗,一種長毛、短鼻的小型犬。曾經是宮廷內流行的寵物犬種,個性溫順,攻擊性低,是一種比較溫順的玩伴犬。因為毛髮比較長所以怕熱,相對也比較嬌氣,需要較多的照料。

圖片:Lilly M / wiki commons

西施也有人認為這個名字是從「獅子狗」傳入英語之後再回傳至我國時產生的誤讀。源於西藏地區的小型犬,曾經是寺廟中的喇嘛飼養的犬種,在隋唐時期開始傳入中原地區,也是宮廷常見的寵物犬之一。和其他長毛犬一樣需要細心打理毛髮。比起京巴犬要更為機警一些,性格也比較活潑。

圖片:pixabay.com

中國細犬很少有人提起,但實際上是我國最為著名的一種犬種——也是哮天犬藝術造型的原型。一種古老的狩獵犬種,體格修長而健壯,身上的毛髮多為短硬毛,而雙耳上有蓬鬆的軟毛。奔跑速度驚人,有著很高的警惕性和領地意識,是一種很好的護衛犬。但由於對陌生人容易產生攻擊性,而且運動量非常大,所不太適合在城市裡面飼養。

圖片:mrmodern.com

沙皮原產於我國廣東地區的犬種,以全身布滿皮膚皺褶而聞名。曾經被作為鬥犬飼養,但後來逐漸變為了玩伴犬。小時候的樣子比較可愛,但由於皮膚的增生,長著長著就會長出一大堆皮褶來。性格比較溫和,但一旦發怒也會有很強的攻擊性。雖然是短毛犬,但是皮褶下比較容易長寄生蟲,需要經常打理,否則光是氣味問題就已經夠難受的了……

圖片:M. Peinado / wiki commons

松獅原產於西藏地區的一種中型犬,以和沙皮狗類似的褶皺皮膚和溫順的性格而聞名,有著標誌性的藍紫色舌頭。蓬鬆的毛髮下藏著一副健壯的身體,甚至可以充當拽曳犬的角色。不過長毛+皮褶基本上就意味著皮膚病+氣味,而且也不太喜歡炎熱的環境。

圖片:Томасина / wiki commons

《物種日曆》還有

更多萌物,戳圖看

你生日那天是什麼物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怎麼讓比薩斜塔變得比斜更斜?答:把同一張照片貼上兩次
把霍金困在輪椅里五十多年的疾病,到底是什麼?

TAG:果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