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犬之島》:「如果你馴養我,我們將會彼此需要」

《犬之島》:「如果你馴養我,我們將會彼此需要」

「請記住,我去撿棍子,是因為憐憫你而不是聽你的話。」

離人愁

 離人愁

李袁傑 

00:00/04:08

一部買了票就可以包場的片子,只能說在這座城市懂得欣賞的人太少了。

《犬之島》不僅是一部電影,更像是一件藝術品。一上來,那不曾停歇的日本鼓聲,濃郁的東瀛氣質,突然報幕的狗狗講起了故事。上千年前,愛貓人士妄圖驅逐消滅所有狗,在一名少年武士的拯救和馴化下,狗成為人類的好夥伴並存活至今,但貓派依然在尋找機會徹底消滅狗的存在......

表面看上去,《犬之島》是個政治故事。犬類由於感染了一種十分危險的病毒而被驅逐到荒島。事後證明這種病毒的始作俑者就是政客,這種說辭只是為了迷惑大眾獲取權力,看不透真相的群眾紛紛倒戈,其中還包含著暗殺,隱喻著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現象,有權者制定規則,無權者被奴役著思想和身體,這是一種諷刺,一種淡淡的不說破的諷刺。

整部電影的觀眾視角是犬,電影設定了觀眾進入了犬的世界,懂得犬在講什麼,而主角小男孩說的日語,除了一些懂日語的人士,我們普通觀眾是聽不懂的,因為沒有翻譯。偶爾會配有故事裡的口語翻譯,語言搭配時時出現的鼓聲,充滿了奇特的趣味。

垃圾島一直是垃圾島,直到當地市長因所謂犬流感將所有狗狗都流放到該島後,它才變成犬之島。這是一場陰謀的序幕。導演十分擅長於將複雜的背景和錯綜複雜的關係簡單化、寓言化。不出所料,提出將狗放逐去垃圾島的小林市長,便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貓派中的一員。而且通過一些鏡頭,可以發現市長周圍的掌權人士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抱著貓合影。而主角小男孩則是小林市長的侄子(父母死後,成為養子),

大量的狗,在垃圾島因為沒有食物,為了一點餿垃圾,會互相自殺,一邊痛恨著人類,一邊又期待著主人來拯救,又充滿著奴性的意味,十分的諷刺。主角小男孩為了心愛的狗狗冒險乘飛機降落。那些被他感動的五條狗狗決定幫助小男孩找到他的愛犬,人和狗冒險遭遇阻力,同時也有進步學生不斷試圖揭穿真相的過程......《犬之島》的這個故事並不複雜,雖然伏線也比較豐富刺激,在這樣細膩對待細節的過程里,感動人的依舊是簡簡單單的深情凝望,和被別人善待之後、鍥而不捨地守候。

島上的狗與男主角、12歲的飛行員男孩阿塔里之間的關係更加微妙。它們與他一開始並不相識,尤其是全身黑色的「首領」,更是不願意被馴服的流浪狗,但在一個目標的驅動下,依然能夠全心全意地去幫助他,表現出無條件服從和需要一個標誌性的「主人」進行追隨的特性。更何況,這5隻狗的名字,分別是首領、君主、老闆、公爵和國王。

「愛是被馴養」

那我們站在犬的角度,再看看這個故事。

這天你在荒島上,沒東西吃,還和其他的犬因為食物打了一架。突然看到一個小男孩開著飛機,不惜付出一切代價,打破一切社會偏見,與當權者為敵,只為了尋找屬於自己的一個犬「點點」。這是何等的勇敢,何等的堅韌!如果這都不算愛,那什麼是愛呢?所以,你選擇幫助他找到自己的犬。

五隻犬,只有首領不願意,因為他拒絕成為人類的「寵物」。但陰差陽錯,首領卻和小男孩分到一組。小男孩要玩滑滑梯,首領不同意,時間緊任務重,而且小男孩沒有達到滑梯規定身高。小男孩執意要玩, 首領按他自己說的走了。小男孩滑下來確實也摔了跟頭,找不到首領,焦急的在原地呼喚。最後首領想到小男孩的安危還是回來了,吹著口哨的相會,令人淚目。

小男孩想讓首領撿棍子,首領不願意,我堂堂一隻街頭犬憑什麼給你撿棍子?有尊嚴,這是我的底線。小男孩叫了三遍,首領實在忍受不了了,說,「請記住,我去撿棍子,是因為憐憫你而不是聽你的話。」這個時候,首領仍然在強調關係的平等和獨立性。

然而愛是平等的嗎?愛是獨立的嗎?

《小王子》里那段人盡皆知的句子是,

「對我而言,你只不過是個小男孩,就像其他千萬個小男孩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樣用不著我。對你來說,我也不過是只狐狸,就跟其他千萬隻狐狸一樣。然而,如果你馴養我,我們將會彼此需要,對我而言,你將是宇宙間唯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你看,看到那邊的麥田了嗎?我不吃麵包,麥子對我來說一點意義也沒有。麥田無法讓我產生聯想,這實在很可悲。但是,你有一頭金黃色的頭髮,如果你馴養我,那該會有多麼美好啊!金黃色的麥子會讓我想起你,我也會喜歡聽風在麥穗間吹拂的聲音。」

那半根好吃到讓首領哭泣的犬糧,就是那一片麥浪。

首領作為一隻只想要自由和尊嚴的犬,在這一刻終於體會到了什麼是依賴,什麼是愛。

因為愛本來就是兩人的事情,它是有關付出與犧牲的,它從來都不完全獨立,也不是完全自由,它也有羈絆。

首領當時選擇瀟洒地一走了之,忘記老奶奶給他做的飯,忘記他咬傷了一個孩子的手,把流浪當成自己的本性。但是當首領深刻認識到他也愛這個12歲的小男孩時,他願意為了維護這段感情作出犧牲,放棄了他最後的驕傲。就像每一個願意為了愛,低到塵埃里的人。

在經歷了那麼多次戰爭,那麼多次排除異類的慘烈大清洗後,維繫人類社會的是什麼?

可能就是那所剩無幾的感情吧。

你曾那麼多次在對話中自然的說出,這是「我的」妻子,「我的」朋友,「我的」父母。感情,毫無疑問,是有所屬權的。當你說出「我的」一詞時,就意味著你在付出的同時,也會有收穫;有歡笑也有淚水,這是屬於你們的共同記憶。為什麼首領三次逃走,因為他不愛,他也不想有責任拖累。

如果全世界只剩下兩個相依為命的生命,一隻犬,一個人,他們會為彼此的生命奮戰到最後一刻。

就像人類在數次浩劫中所展現的那樣。

「究竟怎麼了?

我們的摯友,

如櫻花般凋零。」

小男孩寫下的俳句,那段視聽演繹尤其是櫻花凋落,犬類被清殺變為骷髏,由機器犬替代的畫面,具有極其強烈的震撼力。

很顯然,在《犬之島》中,你不能真的把犬當成犬類,更準確的來說,犬在這部片子里是「人」。「犬」和「人」只是人類社會兩種不同群體的縮影。

但愛僅僅是被馴養嗎?

小男孩最終找到了點點,然而點點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

縱使點點和小男孩彼此再如何喜歡,點點守護小男孩的職責已經結束了。

任何人(犬)都會有分離的那一天,以不同的形式,互相憎恨或者互相想念。

點點,首領,小男孩眼含熱淚,念完屬於他們共同的誓詞;至此,首領成為小男孩下一個守護者。

愛不止被馴養。愛也知道,即便被馴養,也要學會離開。

職責結束了,我要開啟新生活了,但我們之間的感情是不會變的。

毫無疑問,這種辯證複雜感情關係的探討,是遠遠要比那些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在打著所謂「政治正確」旗號的電影深刻得多的。

披著動畫外衣討論政治歷史的細節還有很多。小林市長對狗狗的流放,跟二戰時期猶太人在歐洲的經歷相似;阿塔里的飛機墜毀在犬之島上形成的蘑菇雲,與日本遭受原子彈爆炸對應;豆蔻作為一隻表演犬,同類會認為這樣被人類馴養出的技巧是「有身份且高級的」;市長會讓有異議的科學家上台發表演講闡述對立的觀點,私下便阻止他開發犬流感疫苗,並用軟禁、暗殺的伎倆將其清除……

《犬之島》謳歌了許多代表了真善美的品質,朋友間的信任、浪漫的邂逅、關鍵時刻人性的悔悟……不同喜好的觀眾,都能在這部帶有一絲暗黑色彩的成人動畫中,獲得獨有的解讀。

在故事最後,狗流感疫苗將它們治癒。原市長悔悟下台,小男孩繼任新市長,貓派失敗、狗派上位,首領成為小男孩的新護衛犬。狗派制定新的法律,民眾依然紛紛倒戈。這是完美的結局?還是新輪迴的開始?在這樣的寓言里,結果可能並不重要。

去影院感受一下吧,它值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2.5萬盤下轉讓費20萬的內衣店月入3萬+
鹿晗為啥離開壹心娛樂?看完吳亦凡、張藝興、黃子韜的狀態你就懂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