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察必—樸實聰明的皇后,隨事諷諫,多裨時政

察必—樸實聰明的皇后,隨事諷諫,多裨時政

察必生性仁明,隨事諷諫,多神時政。世祖在位30年,察必立為皇后,始終勤儉自律,事事用心。史稱「其性明敏,達於事機,國家初政,左右匡正,後有力焉」。

察必皇后「其性明敏,達於事機,國家初政,左右醫正,後有力騰」,因此非常得忽必烈的寵愛,而且她生性仁明,也愛提一些自己的建議,忽必烈都很重視,對於她的建議也往往能夠採納。忽必烈喜愛打獵,然而京城從上都開平遷到大都燕京後,遊獵並不方便,因此忽必烈讓他的禁衛軍統領在京城郊區開闢獵場。

當部下把圈定的徵收土地繪成圖給忽必烈時,察必皇后也在場,她認為此事不妥,因為只要忽必烈御筆一揮,那片區域內的居民就要被從自己的土地上趕走,將面臨流離失所的狀況。察必皇后認為這對當地居民太殘忍了,但她知道不能強行勸諫,於是先打發走禁衛軍統領。這時,太保劉秉忠有事奏報,察必皇后看時機成熟,便將劉乘忠攔在外室,又故意提高嗓門對劉秉忠說:「陛下要徵收京郊的農田為獵場,像這樣的大事,你作為國家重臣,怎麼不知道呢?土地在國都沒遷來之前,已經分配了。如今,新徵收獵場,土地的主人豈不要遷往他鄉,會引起百姓的怨氣,造成混亂。皇上事多,日理萬機,像這樣的小事想不到也是有的,你們做臣子的應及時提醒。若陷陛下於不仁不義之中,可怎得了。」劉秉忠會意,大聲答道:「我馬上帶圖親自查看,再作察報。」這段對話,忽必烈聽得一清二楚,後來便命令劉秉忠先去視察,然後再做定奪。

在不同場合,察必皇后經常會用不同的方式勸諫忽必烈,給他提醒。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天亡南宋,並將幼主恭帝與太后都攜到大都,忽必烈為此舉行了盛大的慶典。大家都非常高興,飲酒作樂,但是察必皇后悶悶不樂。忽必烈問:「我終於征服了江南,以後不用再打仗了,大家都很高興,為什麼你卻不快樂呢?」察必皇后意味深長地答道:「從古至今,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千年帝國,將來我和你的子孫們不要搞到像南宋這步田地就是萬幸了。」忽必烈為了討皇后歡心,便將從宋宮裡搶來的珍寶玩物堆在殿前,請皇后來看,察必匆匆看了一遍,就走了。忽必烈叫太監追問她想要什麼,察必說:「宋朝皇帝積蓄了這麼多財寶留給子孫,可子孫沒有守住而歸了我們,我怎麼忍心拿呢!」

察必皇后勸忽必烈帝不要對被俘人元廷的南宋小皇帝行侮辱性的受俘之禮,說:「自古無不亡之國,奈何辱其末帝,本朝子孫若能倖免亡國,方可慶幸!」這與西晉末年匈奴對西晉懷、憋二帝的「青衣有酒」、「洗爵張蓋」的侮辱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此外,察必皇后還對南宋末帝體恤有加。當時,南宋的全太后水土不服,始終不習慣北方風俗,察必皇后向忽必烈請求放她回江南,忽必烈不肯答應,直求了三次,忽必烈才說:「爾婦人無遠慮,若使之南還,或浮言一動,即廢其家,非所以愛之也。」然而他要求皇后多做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多加體恤,使其心安。察必皇后蘭心藏芷,一點即透,以後不再提放還之事,而是配合夫君的指示,大搞懷柔政策。最終,末帝母子二人覺得南歸無望,就出了家。

這是一位率真的女子,聰明、大氣、能幹,而且樸實得可愛。雖不如歷朝漢族大家闊秀伶牙俐齒,可樸實的語言更有震撼力。她是一位賢惑的妻子,也是一位稱職的皇后。她是一個男人的摯愛,也是一個民族的驕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奠定了忽必烈稱帝基礎的蒙哥有什麼表現?
忽必烈居然一次又一次的被他忽悠,他到底有啥本事?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