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不愧是武神,生前威震三軍,死後更是讓曹操和孫權無可奈何

關羽不愧是武神,生前威震三軍,死後更是讓曹操和孫權無可奈何

關羽不愧是武神,生前威震三軍,死後更是讓曹操和孫權無可奈何

本文由麻辣三國匯原創出品,麻辣三國匯將會持續更新優質原創內容

導語:在三國時期,趙雲、呂布、張飛、夏侯惇等大將名震四方,各為其中,有的能善終,有的則被對手擒殺,各自有其命運。而有這樣一位大將,不僅生前威震三軍,死後更是讓曹操和孫權不知所措,此人正是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東漢末年名將,與張飛一起被稱為萬人敵。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或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然而也就是這樣一位令後世景仰的名將,在死後也能震懾到曹操和孫權。建安元年,劉備被袁術、呂布夾擊,丟失徐州,關羽便跟隨劉備一起投奔曹操。建安三年,劉備與曹操在下邳擒獲呂布,奪回了徐州。關羽與劉備便跟隨曹操班師回許昌,曹操任車胄為徐州刺史。 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在徐州攔截袁術,於是劉備趁機襲殺車胄,命關羽守下邳代行太守職務,劉備則返回小沛。

建安五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帥大軍親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敗降於曹操,而後任命為偏將軍。後袁紹派大將顏良、文丑、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並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衝鋒,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袁軍將領無人能擋。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相爭漢中,夏侯淵被黃忠斬殺,曹操親提大軍來爭漢中,劉備據守,趙雲又在漢水劫去糧草,曹操無奈只得退出漢中,劉備遂佔據漢中。而後孫權進攻合肥,曹魏的主力都駐守在淮南。關羽令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而自己則是率軍向樊城的曹仁進攻。曹操派出大將于禁率領七軍援救襄樊。

八月,大雨下了十多天,漢水暴漲,關羽掘江堤用漢水沖灌于禁的軍對,于禁軍雖然在平地,但也被大水淹了五六丈,于禁七軍都被淹沒,于禁只能與部下登高望水,毫無辦法,關羽乘大船進攻于禁,于禁投降。而後關羽乘船進攻龐德,龐德的軍隊大多投降,龐德寡不敵眾,最後被關羽所擒,龐德的兄長在蜀漢漢中為官,關羽因此想要勸降龐德,但是龐德不肯受降,關羽將他斬首示眾。

關羽乘勝對樊城發起猛攻,樊城進水,城牆崩塌,而曹仁的守軍也因為多次戰敗而大量削減,只剩下幾千人,樊城被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也快被吃完,眾將都惶恐不安。曹仁在滿寵的勸說下,與將士們盟誓,以死守城。關羽又派別的將領把將軍呂常包圍在襄陽。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都投降了關羽。

建安二十四年末,司馬懿、蔣濟等認為孫權不願看到關羽稱霸一方,可以與孫權合謀,讓他從背後進攻關羽。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儼等軍救援樊城,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為很難與關羽抗衡,之後曹操派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於是揚言將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徐晃乘勝追擊關羽,二人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徐晃的部隊衝破包圍,殺死傅方、胡修。於是關羽敗退,然而關羽的船仍據守在沔水,無法前去襄陽。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繫,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遊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託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使者返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因此關羽的將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

孫權藉機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為防劉備以報仇為名攻打自己,於是以諸侯之禮將其安葬於洛陽,同時孫權則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蜀漢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因此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卧當陽,魂歸故里」的說法。景耀三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禪在追謚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謚關羽為「壯繆侯」。

在小編看來,戰神關羽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卻也是擁有無數輝煌的時刻。只可惜的是,關羽的能力太過強大,致使曹操、劉備、孫權皆對其有所忌憚,而最終導致了他慘死的結局。但他的能力也得到了曹操、劉備、孫權的認可,也正是這樣曹魏、東吳、蜀漢之地皆有關羽墓。

如果劉備最後能足夠信任關羽,在其危機時刻出手相助,那麼也許關羽也不會落得如此狼狽的境地。那麼劉備也許也會為其子劉禪保住一員大將,那麼最後蜀漢是否也不會輸的那麼慘呢?

文/麻辣三國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孫權晚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讓吳國走上了衰亡之路
從三國領導層和軍區司令的更迭,看各國人才是如何凋零的―東吳篇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