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朝代有一變態制度,母親凄慘兒子悲傷,最終竟因一位女人廢除

此朝代有一變態制度,母親凄慘兒子悲傷,最終竟因一位女人廢除

在封建社會的統治階層,一直追求的是專制統治,一家獨大。在我們的觀念中皇帝的家庭,當然也是皇帝得說得算數,可是歷史上經常出現後宮干政、外戚干政,導致政權不穩固,甚至還有國家被分裂的危險。

於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一位皇帝想出了一項十分「有效」的措施,不過在今日看來,實在太過殘忍變態。那就是,如果兒子成為太子,那麼就要賜死太子的母親。

這項變態制度誕生於北魏,鮮卑人本是北方民族,依賴於母系一族的壯大,兒子才能順利登上王位,這種習慣風俗一直延續到了北魏第一位皇帝拓跋珪統治時期。

他十分有「遠見」,認為如果想擴大國家的實力,就必須解決內患,而內患的根本就是外戚勢力的干涉。於是拓跋珪下定決心,一定要掃除這一障礙,他便想出了「子貴母死」的方法。

為了儘快將這一制度落實,他立刻將太子拓跋嗣的生母劉貴人,抓起來然後賜死,這讓年幼的拓跋嗣傷心欲絕。拓跋珪對兒子講:「父親這是為了你考慮,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外戚犯上作亂,讓你一直統治下去。」

當然了,本著「楚王好細腰,東宮多餓死」的投機心理,許多大臣們都來拍馬屁,認為拓跋珪的做法十分英明。他們還列舉了前朝的先例,對太子進行說服,比如說漢武帝賜死鉤弋夫人等等。

於是這樣的制度就這樣延續下去,兒子被立為太子本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對於母親來說卻是宣告了死期。這一反人類的制度深受歷朝皇帝們的痛恨,但是礙於祖制誰也不敢說不。

終於,到了北魏的第八位君王宣武帝時期,才對這項制度進行了否認。宣武帝從小信仰佛教,他認為這項制度泯滅人性。宣武帝的姑姑本是尼姑,通曉佛理,從小對宣武帝進行灌輸。於是宣武帝索性將姑姑設立為「世婦」,然後將她的兒子設立為太子。

因為從小接受姑姑的佛理灌輸,他不忍心殺生,便做出了決定,廢除了「子貴母死」的制度。姑姑也免除了一死,成為了後來的胡太后。遺憾的是,這項制度廢除後,矛盾立馬就出現了。

宣武帝去世後,胡太后開始垂簾聽政,干涉朝政,她大力修建寺院,花費國庫里的財產進行雕刻佛窟。甚至於她還興起了一陣奢靡之風,包養了情夫,讓滿朝文武為恥。

就這樣,因為胡太后的肆意妄為,導致了北魏的破裂,後來的胡太后為了權力,不惜毒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發動了「河陰之變」。短短存活了百餘年的北魏政權被一個女人給顛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長河 的精彩文章:

他是澳門著名的賭王,寫下四句詩留給後人,去世時何鴻燊前往悼念
華僑遭此國土著欺壓,清政府軍艦前去維權,毫無作為最後灰溜溜回國

TAG:文史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