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相信,這些將是電影的未來

我相信,這些將是電影的未來

1895年,路易·盧米埃爾剛剛跟他兄弟奧古斯特一起發明齣電影,就說了這麼句話:「這玩意兒沒什麼未來。」

老先生的預言顯然是錯了。在一百二十多年之後,「電影的未來」卻依然是充滿了未知和變數。我也在此不敢妄做預言,下面這篇文字里的每一個推想,其實都是基於現在已有的新技術和新現象來做的。

《頭號玩家》已宣布內地放映延長至5月29日,這部電影帶來的新理念、新思考相信還會發酵很長時間。至少我覺得,像VR、以及2016年火過一陣的「120幀」這樣的「新鮮事兒」還是很值得我們興奮的。

一、VR

記得2016年曾被很多人稱為「VR元年」。

三大VR設備(Oculus Rift、HTC Vive和PSVR)都先後在這一年發售。VR的神奇只有體驗過才知道——它是如此讓人沉浸其中,正如其字面含義「虛擬現實」。

難怪很多影迷在第一次戴上VR眼鏡後都不約而同地大喊「Matrix」。

當然,作為新生事物,VR技術距離成熟和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恐怕短時間內還只能是科技宅的高級玩具。

畢竟,一台主流VR設備要數百美元,還需要搭配同樣價格不菲的電腦或遊戲機,多數人不願承受。

而能配合手機使用的廉價VR產品(更別提數量眾多的山寨貨),體驗又不夠好。技術和成本之類硬體問題可以交給時間來解決。而且,在歐洲一些國家已經出現了提供VR眼鏡、耳機和旋轉座椅的VR電影院,也傳出IMAX打算在美國和中國開設類似「影院」的消息。

更關鍵的是軟體。現在,製作VR視頻或者遊戲還頗受局限,優秀的作品就更少。實際上,目前的VR電影只能稱之為「VR短片」,還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VR長片問世。

好在,好萊塢正在踴躍跟進。Netflix、HBO、Hulu等流媒體巨頭紛紛推出VR手機應用。

2016年,《神奇動物在哪裡》也在谷歌的VR應用「白日夢」上發布了一段試看內容;

《刺客信條》則在拍攝過程中製作了一些專供VR設備使用的片段,在年度遊戲獎(TGA)頒獎禮上放映。

很多電影人如今也對VR躍躍欲試,記得2017年初的聖丹斯電影節上就有多部VR電影展映。

喬恩·費儒則計劃在真人版《獅子王》(2019年上映)中使用VR技術,邁克爾·貝準備拍一部VR版的《變形金剛》——別太高興,長度恐怕不會超過10分鐘(《變5》之後不知貝導現在是否還有此打算),他認為將來VR電影院會越來越普遍。

因為《刺客信條》與VR有過接觸的邁克爾·法斯賓德則表示:「VR將徹底改變電影的形態。五年之內,看電影的體驗會就此改變。電影將變成遊戲與觀看的混合,觀眾可以與之互動,而不再循著固定的故事線索。」

儘管《刺客信條》最終口碑不佳,但法鯊卻道出了VR電影的真正潛力。它不僅能製造一種沉浸式體驗,也徹底顛覆了「觀看者」與「敘事者」之間的關係。

傳統電影中,鏡頭的運動如同一隻看不見的手,牽引著觀眾的視線前進。而VR技術則創造出一個360度的世界,讓觀眾置身於電影之中,按自己的意願去觀察、探索——

比如,在一個室內場景中,你既可以關注正在對話的兩位角色,也可以望向上下左右甚至轉頭,看看房間里還有哪些人、哪些細節。

或者,你自己就是電影的角色之一。人們對第一人稱視角電影的探索由來已久,2016年的《硬核亨利》我認為是做得非常徹底和出色的。

那麼,如果這種電影有了VR版本將會怎樣?如果觀眾可以對角色的行為做出選擇、改變故事走向呢?也許用不了太久,「看電影」會變成「參與電影」。

反正成人電影早已先行一步了。而紀錄片導演們也看到了無限的機會——沒有什麼比VR更能實現他們一直追求的「在場感」。

2015年的八分鐘紀錄片《雲過錫德拉》就以一個敘利亞女孩的視角,帶領觀眾走進難民營中。該片還被拿到達沃斯論壇放映,供各國大佬們「體驗生活」。

在2018年大火的《頭號玩家》,為實現最真實的拍攝視角,影片不僅採用了動作捕捉、實景拍攝和電腦動畫三種製作形式,還採用了VR設備協助拍攝,從影片開始的飛車競賽再到最後的終極大戰,視聽衝擊接連不斷,那種身臨其境的逼真相信讓每一位喜歡它的影迷欲罷不能。

不妨暢想一下,也許用不了太久,同一部電影會推出以不同角色視角來觀看的許多個版本。我們將可以「扮演」死星上的普通一兵,或潘多拉世界的飛禽走獸。

二、浸入式電影院

「浸入式影院」意味著讓觀眾渾然忘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電影里去。

這個概念並不新鮮——也許你幾年前就聽說過會晃椅子噴香水的「4D影院」,但這種影院一直難成氣候。未來,VR將成為浸入式電影院的主力技術手段,再輔以更逼真的音響設備,就更如虎添翼了。

而眼下也有另一種獨闢蹊徑的法子:不需要什麼高新技術,只需要把電影從幕布擴展到台下,把電影院變成一個人人皆參與的大舞台。

這就是神奇的「秘密電影院」(secret cinema),由一家英國公司創辦於2007年。與其說它是電影院,倒不如說它是露天電影、舞台劇、化妝舞會與電音派對的結合。觀眾直到臨近放映時才知道片目甚至放映地點,還必須身著指定的服裝入場。

而當他們抵達「影院」,會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座巨大、複雜的布景之中,電影里的角色就從身邊走過,一切恍如穿越。

如果放《回到未來》,現場會被布置成50年代美國小鎮;

放《肖申克的救贖》,你會發現自己身陷囹圄並要跟著號令做俯卧撐;

放《星球大戰》,你會看到X戰機、被帝國軍官盤問;

放《死亡詩社》,你也得站到桌子上喊「Oh Captain」……放《辣身舞》——沒說的,跟著跳唄,「要麼參與,要麼回家」是秘密電影院的座右銘。

三、全息電影

相信每個人都會在看3D電影時發出這樣的感慨:「要是不用戴眼鏡就好了!」

要實現「裸眼3D」,最靠譜的方向就是全息投影技術。

其實,全息這種事我們一點也不陌生——隨便哪部科幻片里都有。但現實中要實現那樣逼真的效果,尚需時日。

希望還是有的。「死宅」們最愛的初音未來演唱會就以「全息」的巨大動漫人物而著稱,場面頗為驚人。

可惜這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只是把一種半透明半反射的薄膜掛在半空中,將地面屏幕顯示的圖像反射上去。這種技術用在演出里烘托下氣氛還可以,拿來放電影的話,亮度和清晰度都差太多。

另一種「偽造」的全息叫做AR,即「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的縮寫。微軟的Hololens是這一領域的代表。

AR跟VR有點像,都是種眼鏡式顯示設備,但它會在你的視野中顯示全息的圖像,你甚至可以與其互動。

比如說,你面前有張普通的桌子,戴上AR眼鏡你再看——嚯,上面出現了一張全息棋盤,殺一盤不?問題在於——AR其實還是利用光的衍射,最要命的是,它還是離不開眼鏡啊!

真正的全息意味著把清晰、立體的影像投到空氣里——是的,沒有任何屏幕,人可以穿過去。這是非常尖端的技術,目前科學家們只能實現顯示最基本的幾何圖形,而即便只做到這一步,每台設備的造價也要超過一百萬美元。

四、48幀,120幀,更多幀?

每秒24幀,是電影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標準規格,這也是膠片受到物理與放映機械限制的折中之選。

但在進入數碼時代後,電影的幀率不必再受束縛,所以不論是技術狂人彼得·傑克遜還是電影績優生李安,都試圖在幀率上做文章,探索電影的新可能。

對於他們的嘗試,大家見仁見智,有人認為高幀率只是換湯不換藥的宣傳噱頭,也有人認為更亮眼更逼真的影像才是電影的必然趨勢。

或許高幀率的支持派與反對派,代表的是兩種對電影本性的看法,一種認為電影是敘事媒介,而敘事的固有屬性就是觀眾與虛構世界的距離;一種認為電影是體驗式媒介,需要觀眾全身心地把自己沉浸在擬真世界中,接受感官洗禮。

不過高幀率電影現在所受的限制還不在於觀念之爭,而主要是因為技術不夠成熟。

《霍比特人》和《比利·林恩》都證明,高幀率影像暫時只適用於靜態鏡頭,一旦攝影機運動起來,觀眾就會犯暈。

所以我們可以暫緩對高幀率與普通幀率優劣之分的爭論,等到高幀率技術能真正製造出不讓觀眾感官受挫的影像時,再辯也不遲。

五、互動式電影

電影和電子遊戲都屬於虛構藝術,它們的目的在於通過虛構世界讓觀眾獲得接近真實的體驗。

電影受制於表達形式,很難讓觀眾和故事產生「聯動」——

當角色走到抉擇的路口,觀眾只能默默祈禱未來的走向能如自己所願,然後被動接受早已經被導演和編劇安排好的結局。

而在遊戲中,玩家既操控著主人公,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敘事協同者」的角色。

早在這種藝術問世之初的80年代,就出現了擁有多個分支情節,甚至多個結局的遊戲,讓玩家通過互動選擇來決定故事走向。

如今,隨著技術的發展,遊戲的畫面表現力越來越接近電影。「遊戲」與「互動電影」的分別也就日漸模糊。2010年問世的互動式敘事遊戲《暴雨》可以被視為一道分水嶺。

這款遊戲擁有非常出色的畫面,也大量運用電影式的鏡頭語言。在《暴雨》中,玩家有很多機會直接影響故事的發展,甚至決定主角的生死,說是玩家完成了遊戲創作的最後一環也不為過。

與此同時,電影人也在嘗試將「選擇權」交給觀眾。

在2016年紐約電影節上亮相的電影《夜班》,便通過這種方式讓觀眾過了把癮。

落座影院後,觀眾先將手機連上放映系統,然後邊看邊用手機投票。

系統會根據大多數人的選擇,改變劇情的走向。主創團隊一共設計了180個「抉擇路口」,隨之帶來的是七個截然不同的結局。

可以想見,以後「二刷、三刷」都不叫事兒,觀眾為了體驗不同的情節和結局,刷多少次都正常。

作為「世界上首部影院互動電影」,《夜班》當然還不夠好,但是在互動式敘事成為大勢所趨的情況下,保不齊多年後它會成為21世紀的《火車進站》。

想像一下:當電影開始,「你」在某個陌生的場所醒來,之後故事如何發展就完全是你自己的事兒了,互動所帶來的誘惑是無法抗拒的。如果再結合前面提到的VR技術,那簡直就像開啟一段「虛擬人生」了。

可能有人要說,故事是故事,敘事是敘事。沒錯兒,從根本上講,影像風格、技術和互動式敘事都只是導演技巧的一種,尤其對於電影而言,故事才是核心,是最不可或缺的那部分。

但是,電影業生產好故事的能力似乎正在枯竭。或者說,相較於瞭然無趣的故事,更多的恐怕還是瞭然無趣的說故事的人。所以,幹嘛不讓觀眾自己上?

六、3D列印

也許3D列印技術還沒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但它在工業上的應用正越來越廣泛。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電影工業。

很多人不知道,電影人早就愛上3D列印了。從《獵殺本·拉登》里的夜視鏡,到《速度與激情6》里的一整輛坦克,再到《銀河護衛隊》和《復聯2》里的太空飛船,這些都是3D列印出來的。

用3D印表機來製作道具和布景可謂事半功倍。

因為,大多數道具師本來就用電腦來做設計。有了3D列印之後,他們只需在完成計算機建模後「按個按鈕」,所有加工的活兒就交給機器自動完成了。

不僅工期可以縮短,通過這種方法製作出來的布景還會有更豐富、完美的細節。萬一拍攝時需要修改或者不小心被演員玩壞了,那就再按一次按鈕唄。

3D列印技術還在不斷進步之中,它在電影業的前景也會越來越美好。

一方面,3D列印出來的布景效果肯定比綠幕加CGI強,像諾蘭這樣不喜歡綠幕的大導演肯定高興;另一方面,3D列印縮減了成本,那些創意出色的獨立電影也有機會拍大場面了。

七、無人機

無人機曾經是高不可攀的專業設備,如今卻一夜之間飛入了尋常百姓家,在影視行業里也已經得到了普遍應用。

回想一下,在我們平時看到的電影、劇集和紀錄片里,漂亮、壯觀的航拍鏡頭是不是明顯增多了?這都是無人機的功勞。

當然,目前無人機還不能完全取代大飛機在航拍中的作用,無人機本身也需要不斷地改善和進步。但無疑,未來電影的天空是屬於這些小傢伙的。

八、「人人都能拍電影」

數字攝影技術進步的趨勢簡單來說就是:更好、更清、更小。8K攝影機將會——或者說正在成為主流。

如果你還搞不清到底什麼是8K解析度的話,不妨這麼來解釋:通常意義上的高清(1080p)是2K;電器城裡最貴最大的電視是4K;而8K解析度下能顯示的像素數量是4K的兩倍。

攝影機越小、越便宜,就越能降低製作電影(尤其是紀錄片)的門檻,方便那些有志於此的年輕人。其實我們每個人手中就有這樣的設備——比如手機。

2011年獲奧斯卡獎的紀錄片《尋找小糖人》就部分使用了手機加外設鏡頭來拍攝。2015年頗受好評的電影《橘色》更完全由iPhone5s拍攝。再比如戶外愛好者喜歡的GoPro式頭戴攝影機,時下很多預算有限的VR短片就是用多台GoPro組合拍攝的。

在這個去權威去精英化的時代,「人人都能拍電影」絕不僅僅是句口號,我相信——

電影的未來,必定有你我的一份。

微信號

world-screen

及時發布熱點影事

有態度的原創影評

貼心的觀影指南

與微信用戶實時有獎互動

2018年第4期《環球銀幕》

快速購買見下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銀幕 的精彩文章:

50年前,影史最偉大的科幻電影誕生
我總是愛上一部部只播了一季就被砍的好劇

TAG:環球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