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知道自己擁有未來的記憶嗎?

你知道自己擁有未來的記憶嗎?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大步走進房間,卻忘了自己打算做什麼。但是忘記的究竟是什麼東西呢?是某一段記憶嗎?尚未做出的事情也可以被忘記嗎?認知科學家們將這種記住未來要做某事的記憶稱為前瞻記憶(prospective memory)。

人們抱怨自己記性不好時,往往說的就是前瞻記憶。此類遺忘通常會引起擔憂,因為它容易被注意到。而人們不太注意的是,他們的前瞻記憶曾無數次地良好運轉。

前瞻記憶確實非常複雜,你要時刻在腦中記著未來要做某事,同時又不能讓這段前瞻記憶干擾該做此事之前所有你需要做的事情。當計劃一天要做哪些事情時,我們都擅長顛來倒去地安排這些前瞻記憶。

有些人會把任務清單寫下來,而大多數人腦中隱性的任務清單會幫助他們將前瞻記憶管理得井井有條。例如,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某任務的進展與預期不符,導致排在它後面的任務被遺忘,這意味著我們腦中的任務清單被打亂了。

食物的獲取和烹飪對前瞻記憶有很大的依賴。不管烹制什麼食物,都需要計劃製作步驟並且對烹飪過程的完成進度有一定的心理預期。如果用火烹飪的技術由來已久而且是人類演化的關鍵,那麼它很可能是強化前瞻記憶的一種自然選擇力量。

烹飪食物對人類祖先來說確實是有風險的,如果過度烹制,食物的營養價值就會衰減甚至完全被破壞,這樣一來整個獲取和烹飪食物的過程就是白費工夫了。曾做過燒烤的人都知道,從某個時間點開始,就要密切注意火候。

但是俗話說「心急水不開」,如果幹坐著,盯著鍋等它燒開,這對我們的祖先而言可是一種少有的奢侈行為。因為在烹飪的時候總是有其他的事情值得注意——照顧孩子、提防野獸、與營火旁的同伴談話分享信息,等等。

多任務能力,即同時處理若干事務且在腦中保存一份任務清單的能力,理論上可以證明人類腦容量的增大確實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因為多任務能力必然要求有一個涉及大腦皮質多部分的神經網路。

人類個體不僅僅為自己收集、烹制食物,而且還要照顧到伴侶、孩子、家族和社交群體,飲食對於前瞻記憶的要求就提高了。必須預見到有好幾張嘴等著吃飯,然後滿足這些需求。

腦中任務清單式的前瞻記憶並不一定是情景化的,而是近似地、相對直接地計劃或想像那些任務和活動。文化意義上的前瞻記憶又超越了情景記憶,因為它不僅依賴於個體的記憶,還存在於社會的集體記憶之中。

沒錯,這些前瞻記憶必須由個體來表達,但是個體記憶之間共享的內容卻是純文化的。個體即便沒有親身經歷也可以形成對傳統活動的前瞻記憶。

情景預見反映了人類腦部生理能力演化的一部分成果。這種能力很可能只有在人族物種中才能得以充分演化——這種人族動物必須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擁有了類人的語言和文化。

文化前瞻記憶依賴於情景預見,但是又反過來展示了文化是如何超越生物屬性的。我承認我用以說話思考的語言並不是屬於我自己的,但是我偏認為我的記憶是我自己創造的,而且僅屬於我自己。

實際上,有一種集體記憶塑造了我的個體記憶,而文化前瞻記憶的存在支持了這一理論。越是與我們關係密切的東西,越是容易產生這種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的重疊。而在從出生到死亡的每一天里,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東西非食物莫屬。

??圖源:網路

編輯:葉丹薴?

作者::[美]約翰?S. 艾倫 著 陶凌寅 譯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在令人眼花繚亂的食譜和飲食文化背後,是不是隱藏著一種有關食物的本能,一種全人類共有的味覺體驗?有沒有一種「食物理論」決定著我們會選哪些東西來吃,決定我們認為吃多少才算飽,決定我們愛吃什麼零食?神經人類學家約翰?艾倫覺得有。在這本書里,他探索了味覺的演化基礎,以及每一種文化如何基於共同的認知基礎建造起了獨特的飲食文化。

人類食用的植物和動物種類非常廣泛,但與其他雜食動物不同,我們吃飯時用到的不只有胃,還有大腦。與食物的關係讓我們成為人類這種獨一無二的物種,也讓飲食文化顯得十分獨特。就親緣關係最近的靈長類也不會像智人這樣看待食物。味蕾能夠體現人類的自然史,我們是超級雜食者。

這本書的素材來自食物歷史、廚師、人類學家和神經科學家,艾倫先是描繪了我們最原始的祖先的食譜,探索了烹飪在大腦演化中的作用,隨後將筆鋒轉向當代吃貨關心的一系列問題。書中探究了對食物的厭惡與喜好、給食物加上「好」和「壞」標籤的強迫性需要、健康食物金字塔的膳食偏差,還對吃這件事進行了跨文化比較。

歡迎各位愛書的朋友

踴躍在文末點贊及留言

我們將不定期選取

留言最精彩者

免費贈送一本圖書

無論你是否愛過,贊都先點一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華大學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葯真的不能亂吃!這些葯沒吃對就都會很傷胃!
做人不過於世故,才是最得體的成熟

TAG:清華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