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竹葉石膏湯醫案541期

竹葉石膏湯醫案541期

今日練習

林某某,男,52歲,1994年4月18日就診。大便下利達一年之久,先後用多種抗菌素,收效不大。每日腹瀉3-6次,呈水樣便,並挾有少量膿血,伴有里急後重,腹部有壓痛,以左下腹為甚,畏寒,發熱(37.5℃左右)舌紅,苔白,脈沉弦。糞便鏡檢有紅、白細胞及少量吞噬細胞。西醫診為「慢性菌痢」。(李進爵醫案)

處方:____。

服湯2劑,下利次數顯著減少,腹中頗覺輕鬆。3劑後則大便基本成形,少腹之里急消失,服至4劑則諸症霍然而瘳。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竹葉石膏湯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案

孫某某,女,33歲,1965年7月22日門診。咳嗽氣粗,口渴多飲已一周。脈來數而有力,舌赤苔微膩。身熱不已,咳嗽兼喘,痰少而稠粘,呼氣烘熱,面赤,煩渴引飲,小便赤澀,咽喉干痛。

處方:竹葉15克,生石膏60克,党參6克,麥冬9克,半夏6克,生甘草3克,知母6克,川貝母6克,粳米15克(荷葉包),雪梨汁一杯(沖服),並囑多食雪梨。

7月24日二診:身熱煩渴大減,咳嗽已稀,小便轉清。原方石膏減30克。服藥1劑,尚有咳嗽,改用止咳化痰葯調治。

按語

肺熱咳嗽,見大渴引飲,小便赤澀,咽喉干痛,有津氣損傷之虞,故用竹葉石膏湯以清熱生津止逆。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397條: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

各家論述

《註解傷寒論》:辛甘發散而除熱,竹葉、石膏、甘草之甘辛以發散餘熱;甘緩脾而益氣,麥門冬、人蔘,粳米之甘以補不足;辛者,散也,氣逆者,欲其散,半夏之辛,以散逆氣。

《傷寒溯源集》:竹葉性寒而止煩熱,石膏入陽明而清胃熱,半夏蠲飲而止嘔吐,人蔘補病後之虛,同麥冬而大添胃中之津液,又恐寒涼損胃,故用甘草和之,而又以粳米助其胃氣也。

《血證論》:方取竹葉、石膏、麥冬以清熱,人蔘、甘草、粳米以生津。妙在半夏之降逆,俾熱氣隨之而伏;妙在生薑之升散,俾津液隨之而布,此二葯在口渴者,本屬忌葯,而在此方中,則能止渴,非二葯之功,乃善用二葯之功也。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抵當丸醫案521期
柴胡桂枝幹薑湯醫案522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