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半個行李箱的衣服,穿出7日不重樣的假期

用半個行李箱的衣服,穿出7日不重樣的假期

清明節休假去杭州,本來覺得並沒有什麼新鮮事和你們分享。發了朋友圈好多人提到衣服,突然想到分享穿搭也是一個好主題呀。這兩天又降溫,廢話不多說,抓緊時間把這盤時令菜趕在春天的尾巴端上來!

這次去杭州總共帶了2件白T、2件襯衣、1件羊絨長開衫、1件衛衣、一件風衣、1條闊腿褲、2條牛仔褲、1件牛仔夾克、1雙小白鞋、1雙小黑鞋、配飾若干,包括去的時候穿在身上的衣服。除此之外,在當地的muji又買了一件黃色亞麻毛衣。

羅列出來還蠻多的,但其實出發的時候北京還有些涼,較厚的衣服都穿在身上,其他衣服放在一個小登機箱里,也就佔了半個箱子的空間。

除了牛仔和球鞋這樣明顯太休閑而不會穿到公司去以外,其他的衣服都是上班和休閑都可以穿的基本款,畢竟不可能每次度假都現買度假專用服飾吧,太浪費了,也沒有時間。

那麼就看看我怎麼用這些簡單的衣服,搭配出既看起來不賴,又能應付早春三月一會兒火爐一會兒冰窖的天氣吧。

GIF

第一天:西湖

關鍵詞:適應期以舒適為主

第一天從北京到杭州,到杭州已經是下午了。三月底北京的氣溫還是很低的,到了杭州氣溫一下子非常熱,還不太能掌握杭州的氣溫,所以脫了在北京穿的衛衣和風衣,換上一件灰色羊絨長開衫,牛仔褲和鞋都沒有換。中規中矩的搭配,適合適應期的過度。長開衫雖然是羊絨的但其實不太會熱,風吹起衣擺來顯得特別飄逸,來游西湖雖然算不上應景,但也不違和。

GIF

第二天:龍井村

關鍵詞:襯衫

去之前就看好了攻略,特別期待龍井村,漫山遍野的茶山梯田,絕對是個拍照聖地。

去這種大片大片的茶田啊花田啊之類,穿淺色衣服一定沒錯,白色最為保險。我本來是穿了一件白色襯衣搭配淡粉色闊腿褲,結果早上吃小籠包的時候汁水濺了一身,臨時換了這件細條紋真絲襯衫,效果也還不錯。

去龍井山那天中午氣溫肯定有30度了,把襯衣的領口敞開袖子卷上去,清爽又有型,關鍵是看起來沒有那麼刻意(以現在的時尚眼光,不刻意三個字請劃重點)。

作為一名重度襯衫依賴者,這個季節不穿襯衫簡直每天都不知道要穿什麼衣服。而且襯衫真的很百搭,可正式可休閑,上班只要往上系幾個扣子就是得體的通勤裝。

同一件真絲襯衫,扣子系好上班就很得體,幾乎和所有下裝都能搭。

精緻的豬豬女孩們一定要擅於穿襯衫啊!我聽過很多女孩說自己不喜歡穿襯衫,但我也見過不少女孩穿襯衣就是比穿緊身低胸小短裙來得好看大方許多。從職場的角度看我們要不強調性別,從時尚的角度看我們要easy chic,簡約中性又大方的襯衣,真的不了解一下嗎?

對了,如果胸太大的話(寫下這幾個字都覺得好氣),除了穿不顯胸的內衣外,把襯衣扣子從上面解開幾個試試(別系的太嚴實);另外就是別選布料太支棱的襯衣,選擇垂墜感好的,會顯瘦。

GIF

第三天:河坊街

關鍵詞:牛仔配牛仔

牛仔配牛仔的穿法日常搭配用到的不是很多,搭不好的話可能會有點土。這天去河坊街我用最最簡單的白T和白球鞋搭配顏色差不多的短款牛仔夾克和高腰牛仔褲,網兜背包減少了一身牛仔的硬挺感。

穿的衣服簡單時,別忘了用妝容和配飾給自己增加亮點。我塗了亮色唇膏,帶了一隻非常有個性的火烈鳥耳環。配上河坊街的古色古香,彷彿有點90年代的復古味道。

GIF

第四天:西溪濕地

關鍵詞:色彩

帶的衣服有兩件都染上了吃的東西(受到了詛咒咩/(ㄒoㄒ)/~~),不得不去商場再買一件。走進muji,在一片黑白灰中,被這件暗黃色亞麻毛衣吸引了目光。

去西溪濕地那天也有30多度,黃毛衣是亞麻質地很透氣涼快,還帶了白色的草帽用來防晒,下身就簡單的牛仔褲白球鞋,方便上船下船亂跑亂顛兒。

看照片的時候才發現,黃色配上濕地的蘆葦、泥土、青磚白牆,真是春意盎然。

GIF

第五天:靈隱寺

沒拍照╮(╯▽╰)╭

GIF

第六天:安吉 中國大竹海

關鍵詞:疊穿(薄外套+薄外套=保暖)

關鍵詞:飾品

從第五天開始,火爐杭州就開始降溫變成濕冷杭州了。一直在下雨,白天最高氣溫也就10幾度。

但下雨不會阻擋我們的腳步。大竹海也是一直期待去的地方,因為知道一定會出片(有人問我是不是出去玩光拍照了,拍照的確是我們出去玩的主題之一#另一個大概是吃#,拍到好照片就可以心滿意足的回去,所以一般會挑看起來出片的地方去),雨中竹林反而更有意境,而且陰天的光線柔和,十分適合拍照。

去竹林想說穿的飄逸點,依然是去龍井村時穿的粉色闊腿褲,上衣是去龍井村之前吃小籠包弄髒了的白襯衣。可是雨一直下,氣溫低得很,一層風衣怕是不頂事,裡面又加上了第一天穿的羊絨長開衫,這樣兩層長外套可以把腿也保暖起來(闊腿褲的面料很薄)。

由於穿的比較多,但襯衫領子是v領的,脖子光著顯得不是很協調,於是我又加了一條小絲巾當做chocker系在脖子上,更加保暖的同時,也給整身基本款加了一些亮點。還帶了一副千紙鶴耳墜,給印象中很正式的風衣和襯衫增加趣味性。

這身還有後續。因為是疊穿,所以室內室外不同場合,是可以變換造型的。

回到酒店以後,脫了風衣外套,還可以穿著裡面的羊絨長開衫去吃下午茶,既舒服保暖,又不會過分隨意。

因為小白鞋下雨濕了,在酒店換上了小黑鞋,沒想到和這一身淺色系的衣服意外的搭配。

GIF

第七天:安吉 鳳凰山公園

關鍵詞:疊穿(衛衣+風衣)

第七天下午要回北京啦,上午吃完早飯就在周圍隨便走走,沒想到亂入進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公園。

這個季節稍冷些的時候,沒化妝懶得收拾自己時,我最喜歡的搭配的梗就是衛衣+風衣(或衛衣+oversize西裝,衛衣+牛仔夾克),再冷一些的時候就用衛衣+大衣。穿衛衣是因為懶、舒服,但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沒有那麼沒精神,我們用風衣、大衣或者西裝這類外套,給自己提提氣。

反過來說,當你沒化妝還想穿大衣(風衣、西裝等)時,為了避免自己寡淡的臉撐不起來硬挺的外套,我們用休閑舒適的衛衣來減弱外套的硬朗感,是不是一個很好的套路?

上周末去南昌出差,比北京還冷,穿的也是這一身,衛衣裡面的衣服隨便穿,什麼暖和舒服穿什麼。這一身可以睡得了火車卧鋪。

所以看到這裡,知道風衣有多實用了嗎?(好像歪樓了)經常聽人家說,風衣在北京是最沒有用的衣服,可是我的風衣從3月份就開始穿了一直穿到現在,一年至少可以穿3個月,真的可以說利用率非常高了。秘訣就在於疊穿。冷的時候裡面多穿幾層厚衣服,熱一點的時候裡面穿薄一些的衣服,春秋季節飄忽不定的溫度都在掌控之中,誰穿誰有范兒。

擴展一些的話,疊穿的技巧在冬天也特別好用。同樣的溫度,你可以羽絨服+羊毛衫,也可以毛呢大衣+西裝+羊毛衫,也可以薄棉衣+皮衣+羊毛衫……我的經驗是,疊穿更有層次感、更時尚,而且可以適應不同的室內溫度。那麼多保暖又時髦的穿法,誰說冬天一定是沉悶的呢?

第一次聊穿衣搭配的話題。其實日常生活中和身邊的人討論穿搭也很少,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不一定互相認同,也不需要互相認同。我算是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的人,馬上30歲了,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句非常實用的時尚箴言,很早的時候偶然看到的一句Victoria Beckham對於時尚的理解,對我影響很大。原文找不到了,大意是,女人時尚的秘訣是,在整體造型中,加入一點或鋒利或中性的元素。這大概是現在所謂「娘man平衡」、「中性風」的始祖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然子的小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小然子的小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