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OpenAI頂尖研究員年薪190萬美元,員工仍不滿意?

OpenAI頂尖研究員年薪190萬美元,員工仍不滿意?

作者:Bing

來源:論智

編者按:去年,論智曾報道過2017年,全球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行業的平均年薪37萬的消息。而近日,《紐約時報》的記者Cade Metz報道了特斯拉創始人Elon Musk創辦的人工智慧公司OpenAI里幾名人工智慧專家的薪酬水平,以下是論智帶來的編譯。

Ilya Sutskever

眾所周知,矽谷的AI專家們有著豐厚的薪酬。最近,OpenAI公布的納稅申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OpenAI的頂級研究員——Ilya Sutskever2016年的薪資是190多萬美元,而我們熟知的Ian Goodfellow的薪水也高達80萬美元,二者都是從谷歌挖來的人才。

另外一位機器人專家——Pieter Abbeel,2016年6月從UC Berkeley辭去教授一職加入OpenAI,當時他的工資為42.5萬美元。這些數字包含了簽約費。

「希望OpenAI能再漲點工資」

2015年,馬斯克和科技行業的其他幾位知名人士創建了OpenAI,並且將辦事處定在了矽谷北部,並從谷歌和Facebook招募了一些有經驗的研究人員。

除了薪水和簽約獎金外,互聯網巨頭們通常會向員工提供大量股票期權。但是OpenAI是非盈利性機構,所以它必須公開納稅情況,為全世界相關的公司提供AI人才薪資參考。

不過,OpenAI的報酬可能低於研究者的實際價值,因為作為非盈利性組織,它無法提供股票期權。但它的招聘信息中有一條很吸引理想主義者們:OpenAI將與外界共享工作成果,並且不會創造對人類有害的技術

Ilya Sutskever說:「我拒絕了好幾次OpenAI給我的報酬,其他人也是。」他說他希望OpenAI還能再給他們增加報酬,因為該組織的使命是「創建惠及全人類的AI」。

在第一年,OpenAI支出了大約1100萬美元,其中700多萬美元用於支付工資和其他員工福利。2016年,OpenAI一共招募了52人。

OpenAI用來訓練自動系統的電子遊戲

在大型科技公司或曾有過面試經歷的從業者表示,經驗較少或沒有行業經驗的AI從業者一年能拿到30萬到50萬美元(含股票)。世界頂級公司能達到上百萬美元。

OpenAI的一名研究者Wojciech Zaremba說:「薪水之間的差異非常大。」雖然他沒有透露具體數字,但是他說他所收到的薪酬是自認為自己真正市場價值的兩到三倍。

DeepMind,根據該公司上報給英國的財務報表顯示,2016年對400名員工的支付報酬總計1.38億美元,平均每位員工的年薪為34.5萬美元

一些研究者的高工資也來源於自身影響力。Ilya Sutskever是多倫多大學研究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研究團隊中的一員。Ian Goodfellow發明的生成對抗網路能讓機器創造出「以假亂真」的照片。

「招募一個名人的影響可不止於此,」Skymind的Nicholson說道,「這樣一來,你可以招到很多他們的粉絲。」

OpenAI的其他研究者,比如和Sutskever一起領導實驗室的Greg Brockman就拿不到這麼高的報酬。據公布的財務數據,2016年,Brockman當時擔任一家金融科技創企Stripe的首席技術官,年薪為17.5萬美元。雖然他也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但是他的薪資肯定低於市場價值了。而另外兩位經驗更豐富,但比他年輕的研究者,在2016年就能拿到27.5萬美元和30萬美元的報酬了。

AI人才緊缺

AI人才的供不應求,讓頂級專家的薪金急劇上升。加拿大的獨立實驗室Element AI估計,全球能夠做真正AI研究的人只有22000人——是一年前的一倍。

「對人才的需求如山,但供應卻如涓涓細流,遠遠不夠,」一家AI創企Skymind的CEO兼創始人,Chris Nicholson說。

這也給大學和政府帶來了問題。他們也需要AI專家進行研究、教育,並將這些技術應用到軍事、藥物等各個領域。但是他們得到的報酬遠不能和私營機構相比。

雖然AI人才的供應量在上漲,但速度還不夠快。「人才的增長趕不上需求增長的速度,因為AI已經從早期的技術採用變為如今更廣泛的使用,」Nicholson說。

這意味著科技公司很難留住人才。在OpenAI工作了11個月後,Ian Goodfellow就回到了谷歌。Abbeel和其他兩位研究者也離開了OpenAI,創建了一家機器人公司:Embodied Intelligence。另一位研究者,Andrej Karpathy離開OpenAI後成為特斯拉的首席AI研究者。

事實上,馬斯克正在發掘自己的人才。從那之後,他退出了OpenAI的董事會,實驗室表示這將有助於「消除未來可能發生的衝突」。

國內AI人才薪酬現狀

根據去年招聘的數據,中國AI人才的薪資水平也屬於國內的「高端」行業。

國內的第一梯隊BAT靠著巨大的體量和資金支持在市面上橫掃各類人才;除此之外,今日頭條、美團、滴滴等一線互聯網企業給出的薪酬也足以與BAT競爭。以下是去年校招各廠給出的最高offer:

而根據市場反饋,碩士畢業3年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專家的薪資,算上股票收入普遍可以達到年60—80萬,而碩士畢業8年、博士畢業5年如果發展到演算法總監的崗位,薪資普遍在150萬以上。甚至有報道曾說,今日頭條曾以超過50%的薪酬增幅和股權招聘人才,消息人士稱,頭條向頂尖人才提供100萬元的年薪和分紅,外加期權。薪酬預計超過300萬元

結語

看到如此豐厚誘人的薪水報酬,許多人紛紛表示「想轉行」。但是質疑聲也伴隨其中,即人工智慧行業有泡沫嗎?誰在為「高薪」買單?

自2000年以來,全球AI融資規模達288億美元,其中近五年就融資了224億美元;同時,全球AI企業投資頻次自2000年來發生了6827次,近五年就佔了5661次,可見人工智慧近幾年熱鬧非凡。

如上文所說,科技巨頭往往喜歡招募「自帶光環」的大牛,這樣不僅能吸引投資人的目光,還能在學術界嶄露頭角。也許理論上的突破的確可以造福人類,但距離落地還有多少距離?實際應用能否如期實現?事實上,如果人工智慧真的如互聯網一樣,是一種龐大改革的技術基底。那麼人才去泡沫化、民主化,學術的歸學術,商業的歸商業,才是引爆風口的第一步。

隨著更多的人湧入人工智慧相關專業,社會性的商業培訓機構出現、人工智慧技術自身的門檻降低、人工智慧人力成本的下降,才能讓AI真正大眾化。當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像招PHP程序員一樣招到AI工程師的時候,或許我們才能迎來沒有泡沫的AI時代。

原文地址:www.nytimes.com/2018/04/19/technology/artificial-intelligence-salaries-openai.html

資料來源:

www.pingwest.com/ai-bubble-2017/

36kr.com/p/5108039.html

sike.news.cn/hot/pdf/24.pd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智 的精彩文章:

基於Numpy實現神經網路:反向傳播
利用深度學習幫助科學圖像分析

TAG:論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