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善讀「論語」2.20:舉善而教則民勸,孝慈以對則民忠

善讀「論語」2.20:舉善而教則民勸,孝慈以對則民忠

「為政篇第二」20

【原文】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譯文】

季康子問:「要使人既敬且忠又可教,該當如何?」孔子說:「對人恭敬,人亦敬你;為人孝慈,人則忠你;舉善而教,人自可化。」

【注釋】

1、「季康子問」:

「季康子」是春秋時期魯國的權臣,氏季孫,名肥,「康」是其謚號。其父就是當年跟孟懿子一起抵制孔子墮三都的三桓之首季桓子。魯哀公二年季桓子死,季康子接班成了魯國的正卿。曾任用孔子的弟子冉有擊退入侵的齊人並迎請周遊列國的孔子回國。

本章的季康子之問應當發生於孔子回歸魯國之後。

2、「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以」為連詞,意為「和」、「而」,表示並列關係。如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中的「夷以近」。

「勸」的本意為「勉」,故常連用為「勸勉」。但《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對「勸」的注釋中有「助」和「教」,這與本章中季康子幫助、教育民眾的意圖更加吻合。故將其作「教化」解。

3、「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臨」的本義為從高處往低處察看,如「居高臨下」。此處意為「面對」,用於上對下、尊對卑。

「庄」通常解作「莊重」。但一個人外表莊重就能讓人「敬」嗎?顯然未必。「庄」在《篇海》中作「恭」解,似更加合理。類似用法如《禮記·曲禮》中的「非禮不誠不庄」,以及《呂氏春秋》中的「居處不庄,非孝也」。

「舉善」與上一章的「舉直」用法一樣,含義相近。其中「舉」有舉起、選用、施行、弘揚等意,可不譯;「善」為善心、善言、善行。

「不能」在這裡應指雖臨之以庄、孝慈以對,但仍不能敬忠者。這類人多是沒有正見、是非不分、善惡不辨的無德者。通常是將「不能」解作能力弱或沒有才能,但這樣解釋似有不妥。因為孔子重德,以德為本,沒有捨本逐末的道理。

【評析】

季康子在魯國長期專權,不但魯哀公不滿,就連三桓的另外兩家——叔孫氏和孟孫氏對其也頗多怨恨。以至於後來齊國入侵時,叔孫氏和孟孫氏竟公然抗拒季康子的禦敵號令,這顯然是既不敬又不忠。想必這令季康子很是煩惱,故有本章的提問。

1、關於「敬」: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的論文中提出了舉世聞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將人類需求由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季康子貴為魯國正卿,長期把持朝政,名義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事實上,位於季康子之上的魯哀公只不過是他的傀儡。以季康子的地位,他早已超越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情感和歸屬需求,因此他對更高層次的「敬」的渴求就可以理解了。

人確實可以用權力和財富交換到很多東西,但有些東西則是例外的,比如,「敬」就是其中之一。「敬」只能用「敬」去交換。中國有句俗語,叫「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說的就是這個理。這其實也是非常樸素的因果法則:你種下「敬」的種子,就必然收穫「敬」的果實。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因此,孔子告訴季康子,要想讓別人「敬」,自己就要恭敬別人,也就是要「臨之以庄」。

2、關於「忠」:

為政者,或者說廣義上的管理者,對於「忠」都極為看重。因為管理者領導團隊,沒有不希望團隊成員盡心竭力的。而「盡心竭力」正是「忠」的內涵。

「忠」是另一樣可以用權力和財富交換到的例外,因為權利和財富買得到「力」卻買不到「心」,而無心則不能為「忠」。因此我們常說「忠心」,但沒有說「忠力」的。

對於如何收穫「忠」,孔子曾有看似完全不同的表述。比如在本章中,孔子說「孝慈則忠」;而在別處,孔子又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兩者看似不同,但實則一致。因為「孝慈」本身就是「禮」的題中應有之義,是「禮」在實踐層面的體現。

孝慈在這裡有兩方面的含義。

首先,為政者自身要為人孝慈,要能孝事父母,慈愛家人。為人孝慈是有仁德的體現。只有內有仁德,才能外施於人。人不能把自己沒有的東西給別人,這是最基本的邏輯。

其次,有了上述基礎,為政者才可以將孝慈之心施之於民眾。而對於將民眾視為衣食父母、視為骨肉兄弟來加以關心、愛護的為政者,正常人又怎能不以「盡心竭力」的支持和擁戴來作回報呢?

3、關於「勸」:

當然,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總會有一些沒有正見、不知好歹、是非不分、善惡不辨的無德者,雖臨之以庄、孝慈以對,但仍「不能」敬忠者。對這類人該怎麼辦呢?可不可以一了百了、殺掉拉倒?季康子對這類人常感頭痛,心中或許也偶有殺機浮現,但又拿不定主意,於是就問孔子:「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事實上,根據所持立場的不同,「有道」抑或「無道」通常是一個帶有主觀色彩的判斷。對於被邪見主宰了思想的為政者而言,無論其怎樣「無道」,往往都自認為是「有道」者。因此,他們眼中的所謂「無道」者,實際上就是「異見」人士。這類為政者通常信奉專制暴政,往往喜歡以屠殺或其它暴力方式,「如秋風掃落葉般殘酷無情」地消滅異見人士。比如納粹德國的希特勒、前蘇聯的斯大林、紅色高棉的波爾布特,等等……。

無論為政者持有何種立場,孔子都堅決反對以殺戮的方式簡單粗暴地解決問題。孔子對季康子說:「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就是說,對於「不能」或「無道」,為政者應當「勸」而化之,要對他們進行幫助、教育。具體方法就是「舉善而教」,要「勸善」。也就是要善心以待、善言相勸、善行垂範。

善心以待,是「舉善」的基礎和前提。因此,為政者必須要有正見,要能「舉直錯諸枉」,要能明辨是非善惡。善心即是仁德,仁德由修身而成。儒家將「修身」放在「修齊治平」的首位,正是為此。而修身始於「孝慈」,所謂「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故儒家特重孝慈。

善言相勸,是指以善心仁德等正見為內核的文化和制度氛圍可以移風易俗。也就是孔子所謂的「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善的文化和制度催生善,惡的文化和制度催生惡,這一邏輯已經被歷史反覆驗證。希特勒和納粹主義之所以能在德國風行一時,是與德國當時特定的文化氛圍密切相關的。這一文化氛圍催生了希特勒,而希特勒的納粹主義又強化了這一文化氛圍。希特勒在當年是得到了德國人民普遍擁護的,對於教師的殘酷批鬥當年也是得到了全國學生熱烈響應的……。由此可見,「善言」這種仁善的文化和制度環境對於人類社會是何等的重要。

卞仲耘(1916—1966),原北師大附屬女中副校長

善行垂範,是指為政者要以自身的仁善行為以身作則,為民眾表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即所謂「身教勝於言教」。如果為政者殘暴不仁、徇私枉法,無論其以怎樣「高大上」的理論教化民眾,都不僅不能取得「勸善」的效果,反而會最終導致整個社會道德信用體系的崩塌。

這部分案例很多,也都很敏感。如果寫出來,文章估計就斃掉了。大家自行搜索、腦補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解仁意 的精彩文章:

善讀《論語》1.7:學問要在成仁德,千古奇丐辦義學
善讀《論語》1.16:莫憂人不知我,但憂我不識人

TAG:善解仁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