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怎樣開展以健康為中心的醫學人文教育

怎樣開展以健康為中心的醫學人文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全民健康背景下,醫學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人文教育怎樣有效開展。醫學院校「以健康為中心」的人文教育怎樣推進?針對這一問題,記者專訪了山西醫科大學健康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段志光。

記者:醫學是一門人學,醫學院校的人文教育非常重要,當前這方面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段志光:首先,醫學專業的全人教育教學薄弱。當前,較多學校進行的是以疾病為中心的教育,以患者、健康為中心的教育還比較薄弱。作為準專業工作者的醫學生,應當在全民健康素養提高過程中更好地承擔責任。

其次,醫學生的專業與人文融合教育教學薄弱。醫患關係的現狀是患者對醫生依賴而不信任,其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現行醫學教育分別進行人文教育和專業教育,忽視了職業素養和職業責任的一體兩面,缺乏人文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高度融合。

再其次,醫學生敬畏生命、預防疾病、解除病痛和服務群眾健康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責任教育滯後。當前,醫學院校的人文教育教學普遍缺乏生命教育,更缺乏系統的頂層設計。

最後,醫學院校人文教育的實效性明顯不足。2008年以來,教育部和衛生部陸續印發了一些專業標準,均對人文教育提出了具體要求,但醫學人文課程體系模糊的狀況依然沒有根本性改變。

記者:圍繞醫學院校人文教育有很多課題,這方面您的團隊有哪些研究和探索?

段志光:2007年,我們從大學生和高校教師的健康開始探索人文關懷,後來逐漸擴展到老年人、社區和全社會,正式拉開了健康人文教育教學改革的序幕。2013年開始形成包括研究基礎、理論教育、實踐教育、考核評價4個模塊和生命教育、健康教育、核心人文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教育、考核評價6個載體的醫學院校健康人文教育模式,並開始在醫學相關專業進行全程性、體系化試點。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實現,主要取決於國民健康素養水平,這個水平的高度與國民自身、政策制定者及衛生健康工作者的健康理念有關,這就涉及人文教育理念的更新。

記者:怎樣理解以立德樹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的醫學人文教育?

段志光:在由「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的過程中,人文教育概念必然要進行相應的轉變。國外學者提出的健康人文概念過於狹隘,因此,我們提出廣義的健康人文概念,也叫「大健康人文」,即對人的健康境域和生命過程優化中的影響因素給予個體或群體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健康促進和凸顯人性的關懷。這裡的「大」,強調從全人、全社會和全球角度出發看待健康問題。

廣義的健康人文概念需要貫穿落實在「全人、全面、全程、全時、全方位」的「五全」教育理念中,我們特彆強調其中的「全人」和「全程」。「全人」一是要把醫學生培育成全面發展的人,二是培養的人才要服務於所有人而非患某一種疾病的人。「全程」即從學生入學到畢業貫穿全程的健康人文教育。

記者:人文教育普遍存在與專業課程脫節的現象,學校在兩者的融合方面有哪些做法?

段志光:將健康人文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的關鍵,在於專業教師健康人文理念、素養、水平和對融合方法及技巧的把握。因此,學校採取遞進式培訓、多環節引導和多形式評價等措施,提升專業教師將健康人文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一是分階段多批次開展專業教師專題培訓活動;二是把控教學各環節,引導教師專業教育中健康人文的有效融合;三是引導和鼓勵教師在專業教育過程中組織開展與專業密切結合的多種形式的健康服務專題活動,提升健康服務水平;四是合理採用考核評價槓桿,確保教師專業教學與健康人文教育的融合。

記者:醫學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標是服務國民健康教育,在改變當前的醫學教育現狀方面,學校有哪些舉措和研究成果?

段志光:2013年,我校隨機選擇1021名大學生實施生命教育,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健康理念與基本知識、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健康基本技能等,涉及科學健康觀、傳染病預防、慢性病預防、安全與急救和基本醫療5類健康教育。連續4年的追蹤調查顯示,實施組醫學畢業生的健康素養水平達96.5%,對照組醫學畢業生為45%,證明健康人文教育模式較傳統教學模式更有利於大學生健康素養的早期養成和後期提升,為此,學校決定面向所有專業學生開展大健康人文教育。

學校還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服務於國民健康素養的實踐活動,先後有9個團隊或項目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志願服務類表彰或榮譽稱號;建立「大學生健康管理信息服務平台」及「健康人文」微信公眾平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校外健康服務活動;太原電視台開設的專欄《舌尖上的安全》已播出600集,社會反響良好,我校教師是節目常駐嘉賓;建立的全國首家「健康人文研究中心」,成為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24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曾蓉委員:完善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一村一幼」計劃
江蘇徐州:2020年主城區公辦園佔比將達50%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