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他究竟作了什麼孽,83歲還被執行死刑?

他究竟作了什麼孽,83歲還被執行死刑?

4月19日,美國阿拉巴馬州宣布:在1989年間散播大量郵包炸彈,炸死聯邦法官羅伯特.凡斯(Robert Vance)、民權義務律師羅伯特.羅賓遜(Robert Robinson)的死刑犯——穆迪(Walter L. Woody Jr.)已於4月19日晚間,以藥物注射的方式伏法,死時83歲;是美國現代司法紀錄中,最高齡的被處決死囚。

美國非營利研究機構「死刑資訊中心」指出,遭到謀殺罪定罪的穆迪,處決方式為藥物注射。而穆迪也成為美國最高法院在1976年恢復死刑以來,全美伏法的死刑犯當中,年紀最高的受刑人。穆迪的辯護律師4月19日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緊急上訴,但最高法院裁定駁回。

震撼全美的「司法炸彈客」

83歲的穆迪,曾是讓全美國陷入恐慌的「1989郵包炸彈客」。穆迪出生於喬治亞州,過去曾從軍、就讀法律系,但根據醫療證詞年輕時的他就有明顯的「暴力傾向」。穆迪的一連串犯罪始於1972年,他不滿車子因繳款問題遭車商收回,以炸彈攻擊報復車商。當時穆迪甚至習得使用水管製造「土製炸彈」的技能,並打算囤積炸彈、炸死與自己有過節的中古車商。

當時,穆迪把炸彈包裹暫放在自家廚房,但卻被不知情的妻子拆開引爆——被炸斷手、眼的太太雖然從重傷中倖存,但穆迪卻遭到逮捕入獄。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訴訟中的穆迪相當「狡詐」,甚至曾以金錢收買親友為自己作「偽證」,但最終穆迪仍因持有爆裂物,而被喬治亞州立法院判處5年有期徒刑。

出獄之後的穆迪,一心認為自己是被「美國司法系統迫害」,憤怒的他自此密謀展開報復計劃。1989年12月,趁著美國聖誕節的送禮旺季,潛伏已久的穆迪終於完備了自己的「開戰名單」,並挑選了4個目標,寄送郵包炸彈。

穆迪的第一個目標,是喬治亞州薩凡納市的非裔民權律師羅伯特.羅賓遜——當時,羅賓遜在自家的事務所內開封郵包,但卻遭爆裂物炸至重傷、不幸過世。

同一時間,另兩枚郵包炸彈,則寄向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市的「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與喬治亞洲亞特蘭大市的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幸好炸彈及時遭到攔截,未有傷亡。

不過幾天後,又一枚郵包炸彈則寄到聯邦法官羅伯特.凡斯,在阿拉巴馬州的家中。當時,凡斯與夫人在廚房內拆開了這枚包裹,炸彈霎時引爆——凡斯法官當場身亡、一旁的夫人也遭重傷。

引發全美恐慌

在炸死羅賓遜律師與凡斯法官後,穆迪仍接連對美國的各級司法單位發出17次「刺殺威脅」,一時間全國人心惶惶,不僅政府的郵件收發處、各級聯邦單位入口緊急加裝金屬偵測器;時逢聖誕節期間,也引發禮物包裹的退件恐慌潮。

根據檢察官日後的調查與起訴指控,穆迪的炸彈之所以鎖定羅賓遜律師與NAACP,原因只是單純的「障眼法」——他與「非裔美國人」或「民權律師」並無過節,之所以炸死對方,是為了製造種族仇恨的假象、將罪責嫁禍給3K黨,以誤導檢警的追緝方向。

此外,選擇聯邦法官凡斯,也是單純對「司法系統的整體報復」,凡斯只是隨機被挑中的「替死鬼」而已。

當時,美國社會的恐慌與非裔美國人的憤怒壓力,逼得時任總統老布希也大力催促、要求全美各級單位全力緝兇;但由於郵包炸彈本身就因重重轉運而難以追緝,加上受害者之間缺乏連接性與直接的犯案動機,FBI一時之間也不知如何對策。

多次上訴失敗

幸好通過炸彈資料庫的比對,FBI才確認司法炸彈案的爆裂物結構,與1972年的穆迪案極為類似。檢警才在1990年7月逮捕穆迪、宣布破案。

穆迪被捕後,仍極不配合訴訟程序,在庭上咆哮、與檢察官對罵的場景,更是多次失控。最終穆迪因謀殺羅賓遜律師、威脅NAACP,而被聯邦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00年」;之後又因謀殺凡斯法官,而在1996年被負責的阿拉巴馬州立法院判處死刑,全案定讞。

被判處死刑的22年後,穆迪多次上訴失敗,直到4月19日的死刑命令簽署後,穆迪律師團都試圖向聯邦最高法院、阿拉巴馬最高發院提起上訴,試圖以「聯邦無期徒刑判決應大於阿拉巴馬州死刑決定」為由,延緩行刑。但最後,律師方的嘗試都遭到駁回。

阿拉巴馬州政府表示,穆迪在死前相當平靜,他拒絕了監獄提供的「最後的晚餐」,僅與前來探監道別的朋友們,一起吃了兩個費城牛肉三明治與兩罐Dr. Pepper。接著4月19日晚間8點42分,穆迪以毒劑注射的方式伏法,死時83歲。

阿拉巴馬州矯正局表示,穆迪行刑的地點為阿拉巴馬州南部的霍爾曼監獄,他沒有留下任何遺言。

「穆迪耗盡了將近30年的光陰試圖逃避正義。而今晚,穆迪先生的抗辯終於得到了符合公義的結局——司法的正義,在此完遂。」阿拉巴馬州立司法部部長表示。

美國司法體系的「道德難題」

死時83歲的穆迪,是美國現代司法史上,已知伏法的最高齡死囚。根據美國司法部在2013年的數據,當時全美2800名死刑犯中,將近13%都是60歲以上的長者;而自從2015年初以來,全美總共處決了8名65歲以上的死刑犯。

《華盛頓郵報》指出,高齡死囚比例激增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的死刑判決數量正逐年銳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死刑上訴與行刑確認的複雜程序不斷拉長。但更多高齡死囚的出現,卻也讓美國司法體系陷入「道德難題」。

對於司法單位來說,要年事已高、健康狀況不佳的死刑犯,還有沒有行刑的必要?一直是各州激辯的議題。以堅持死刑的德州為例,司法系統就認為「犯人年紀多大,和是否行刑,沒有關連」。

但實例上,在2017年俄亥俄州就在處決69歲、健康狀況不佳的死刑犯阿爾瓦.坎貝爾(Alva Campbell)時,找不到足以注射行刑毒劑的「可用靜脈」,最後為了避免「不必要地非人道折磨」,法官才無限推遲行刑,坎貝爾則於今年3月病逝。

不過對於穆迪案的受害者家屬來說,高齡死刑的道德正義,似乎不是重點。像是羅賓遜律師的家屬就認為,「穆迪死有餘辜...但比起死刑給他個痛快,他應該蹲在牢里直到腐爛」;而凡斯法官的兒子——鮑伯.凡斯——過去則表示,「我對死刑沒有什麼道德原則上的排斥...我很清楚處死了他也換不回我爸的復生,但在本案中,我認為判決合情合理。」

鮑伯.凡斯目前也是阿拉巴州法官,並準備在今年參選阿州大法官一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洪濤說世界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遇襲間諜被曝因中美人計而變節
從「閨蜜門」案發到服判不上訴,朴槿惠的512天

TAG:洪濤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