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點牛金融赴美上市 車貸第一股成色存疑

點牛金融赴美上市 車貸第一股成色存疑

與其他上市網貸公司相比,點牛金融堪稱「迷你型」的網貸公司。其多名高管,曾經在問題網貸平台任職,令投資者心存疑惑。

一個多月前的3月20日,點牛金融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如今在點牛金融官網,彈出了「納斯達克中國車貸第一股」的顯眼窗口。

然而,與其他上市網貸公司相比,點牛金融堪稱「迷你型」的網貸公司。其多名高管,曾經在問題網貸平台任職,令投資者心存疑惑。

時代周報記者就備案等問題與點牛金融聯繫並發送了採訪提綱,但未獲答覆。

「迷你型」網貸平台

號稱「車貸第一股」的點牛金融,單就車貸類平台而言,市場佔有率偏低。對比數據,點牛金融3月交易額1.32億元,僅為第一名微貸網的2%,排在68名左右。

根據點牛金融官網數據,截至2018年4月23日,其累計借款額約為16億元,累計註冊人數約為50萬人。相比此前赴美上市的網貸企業,這樣的業務體量很難刷出存在感。

招股書顯示,點牛金融擬最高募資1097萬美元,這與樂信的5億美元、拍拍貸的2.7億美元、趣店的7.988億美元相比,堪稱「迷你型」上市網貸平台。

實際上,點牛金融喜歡以「專而美」自況。點牛金融董事長曾而新在2018年的新年開工緻辭中提到,「點牛金融沒有盲目追求擴張速度,而是以優質車貸資產為核心標的,逐漸打造出一個『專而美』垂直類信息服務平台」。

不過,即便是從業務結構的角度來看,點牛金融的車貸業務也不佔大頭。儘管招股書明確稱點牛金融的主要業務為車貸,但據《點牛金融2017年全年運營報告》,當年點牛金融車貸主產品「點車貸」的交易額佔比為21.77%,另一款類似車貸產品「牛車貸」的交易額佔比為4.8%,累計總佔比不到27%。換言之,點牛金融涉及車貸的業務,只佔總業務的不到27%,而其餘部分,點牛金融客服稱,皆為「企業貸」。

招股書顯示,自2015年11月成立到2017年6月30日,點牛金融提供的貸款總額約為7.349億元人民幣(約合1.088億美元)。點牛金融的收入主要通過交易費和管理費獲得。不過,與2017年多家頭部平台超過10億元級別的營收相比,點牛金融的營收數據略顯孱弱。2016年,在啟動運營的首年,點牛金融的營收約為370萬美元,而在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前6個月中為280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點牛金融仍處於虧損狀態。2015年虧損10.6萬美元,2016年一度扭虧,盈利16.1萬美元。截至2017年上半年,虧損53.8萬美元。

據點牛金融官網信息,點牛金融成立於2015年11月,曾而新、劉曉輝共同出資2000萬元。2016年5月,點牛金融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為兩大國企—輝時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和陝西西鳳投資有限公司。2016年12月,點牛金融成功完成C輪2億元的戰略融資。

然而,官網披露的融資額與招股書的口徑有較大差異。據點牛金融招股書,2015年和2016年,點牛金融通過在中國的4輪非公開融資獲得了約800萬美元資金。截至2017年6月30日,點牛金融持有約560萬美元的現金。

此外,點牛金融高調以「國資系股東」為其背書。官網中宣傳的兩大國資系股東之一的西鳳投資,已在IPO前退出。招股書顯示,在點牛金融2017年年底提交招股書半個月前,西鳳投資就已經將其持有的點牛金融4.0625%股權以3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劉曉輝。以此計算,當時西鳳投資轉讓股權時,點牛金融的估值7385萬元,而按點牛金融發行價4.5美元/股,發行完成後總股本1500萬股計算,點牛金融市值在4.42億元左右,當初的300萬元如今已增值到2190萬元,西風投資選擇的退出時點,不禁讓人大跌眼鏡。

合規難題待解

根據2017年8月17日生效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在任何時刻,單一平台對個人的最大貸款餘額不得超過20萬元,對企業的最大貸款餘額不得超過100萬元。所有平台的總和對個人不得超過100萬元,對企業不得超過500萬元。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點牛金融的13家借款者持有的貸款超過了限額,占所有借款者的86.67%。截至2017年6月30日,點牛金融的51家借款者持有的貸款超過了限額,占所有借款者的18.68%。

不過,招股書亦顯示,這些貸款是在「P2P管理規定」生效之前發放的。截至招股書發布時,所有這些貸款均已還清,未來新的貸款結構將繼續確保對「P2P管理規定」的合規性。

有趣的是,作為一家網貸平台,點牛金融主要通過線下資源,包括通過與傳統借貸和擔保機構的合作,吸引借款者來到平台。

點牛金融在歷史上依賴於向數量有限的傳統借貸或擔保機構、他們的代表或客戶提供貸款。在2016年年度,通過向兩家借款者提供貸款獲得的費用分別占其營收的45.8%和31.1%。在2017年上半年,通過向兩家借款者提供貸款獲得的費用分別占其營收的30.4%和14.5%。而在2016年上半年,通過向兩家借款者提供貸款獲得的費用更是分別占其營收的72.6%和27.4%。

招股書顯示,點牛金融嘗試跟更多的機構合作。截至2016年年底,點牛金融與4家借貸和擔保公司合作。而截至2017年6月30日,這一數字上升至11家。

不過,獲客成本高企已成為點牛金融的致命傷。招股書顯示,點牛金融的獲客成本已從2016年第三季度的407元/人,飆升至2017年第一季度的1010元/人。

在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7年3月31日和2017年6月30日的這幾個季度中,通過點牛金融完成的貸款中分別有66.7%、48.5%和71.2%提供給了多次借款者。在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前6個月中,每個人借款者平均借貸筆數為6.57筆,每小企業借款者平均借貸筆數為7.53筆。

點牛金融創始人曾而新表示,登陸資本市場可以推進公司的規範化治理,讓公司更合規透明,並推動公司進入穩健發展的軌道。曾而新說,掛牌上市顯示了點牛金融主動擁抱監管的決心。

不過,掛牌上市未必意味著會優先獲得備案。據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出要全面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要建立「統一標準、同步採集、集中校驗、匯總共享」的工作機制,重點落實七項任務。其中第七項任務為建立地方金融管理部門監管的地方金融組織統計,以及互聯網金融統計,加強對風險防控薄弱環節的統計監測。可見,互聯網金融已被國務院納入金融業綜合統計體系。

事實上,2017年6月12日,點牛金融曾因產品存在資產不透明情況被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點名,並在「全國互聯網金融陽光計劃」第一周資產透明度巡查報告(一)中公示。

高管任職疑雲

曾在問題平台任職的高管,亦讓投資者心存疑惑。

招股書顯示,CEO兼董事長曾而新和董事會成員劉曉輝在IPO前分別持有公司流通普通股的19.12%和48.28%,在IPO完成後將實際擁有流通普通股的16.57%和41.84%。而天眼查信息顯示,劉曉輝目前在上海點牛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高達53.35%,為控股股東。

翻開實際控制人劉曉輝的履歷,可以發現其在創辦點牛金融前,曾經在爆雷平台善林金融任職。4月9日,善林金融實際控制人因涉嫌違法犯罪,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4月10日,善林金融位於上海的總部被查封。

無獨有偶,目前點牛金融COO秦乾曾是綠能寶中層。秦乾的個人脈脈記錄顯示,2014年12月至2017年5月,他在綠能寶任職,擔任集團市場總監兼分公司總經理。2018年1月,他入職點牛金融。

秦乾的離職時間,剛好與綠能寶危機爆發的時間吻合。綠能寶於2017年4月陷入逾期兌付風波。2017年5月9日,綠能寶發布公告稱,平台逾期支付租金總計2.2億元,涉及線上投資人5746人。而在點牛金融官網,高管團隊展示中,風控和財務負責人均有露面,COO秦乾卻不在其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三種理財者的P2P理財攻略
愛奇藝遞交IPO申請:擬融資15億美元 赴納斯達克上市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