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沒有哪門外語,是在秀水街擺攤半年學不會的

沒有哪門外語,是在秀水街擺攤半年學不會的


本文轉載自九行(id:jiuxing_neweekly)




上口語課笑嘻嘻


一出國門哭唧唧




講外語沒自信?老藝術家建議你去北京秀水街學習一下。





從無名小街到外國遊客「朝聖」之地,是精通多種語言的小商販,撐起了秀水街這片天地。




在這裡,英語是標配,導購們一般還得會些法語、日語、韓語、西班牙語。沒有華麗的辭藻,也無需高級的結構,憑著邏輯清晰、通俗流利的表達,他們照樣能領著各路native speaker一邊掃貨,一邊體驗砍價的「樂趣」。







秀水街小販戰鬥指數




不信你看一下↓





秀水街視頻鏈接




不過,在國內,秀水街並非一枝獨秀。義烏小商品市場里,如果哪位攤主只會黑眼瞪藍眼、干著急比手勢、用計算器打數字,那可能真的很難混下去。




更有甚者,眼看忽悠不了國內遊客,乾脆專營「國際貿易」,客戶鎖定老外,能用外語把斑駁的硬幣侃成大清銅幣。至於漢語,大概只用來和同行之間通風報信的。




當然,如果你在非洲聽到黑人講粵語,在東南亞迎來一句「可愛い」,也不用驚奇。好看的商品千篇一律,能說會道的攤主才能化腐朽為money,這早已是全球小販的共識。如今,不會尬幾門外語,哪好意思說自己是做生意的?






泰國小販


八國語言都懂一點點





泰國小販戰鬥指數





在人口不到7000萬的泰國,每年的外國遊客就有持續超過3000萬。國際化到什麼程度呢?有時連街角的賣菜大媽,還沒等你走近,便先來一句熱情洋溢的「杠杠杠」(come, come, come)。你一頭霧水,但大媽手一招,你就立刻聽力八級了。




英語當之無愧排在泰國小販使用率的第一,第二位呢,毫無懸念是中文了。據統計,泰國的外籍遊客中,中國人最多。在曼谷,放眼望去,你以為皮膚黑黑的是當地人,想多了朋友,大家都一樣,是晒黑了的中國遊客。





在泰國海鮮市場,遊客間有個不成文的經驗:價格對半開始砍。圖/攜程網




漢語和泰語同為漢藏語系,兩家能沾得上一點親戚關係。現代泰語中,估計有10-15%以上來自漢語。所以,泰國人學起中文來,多少還是有些親近感的。逛過泰國海鮮市場的網友分享道,那裡的老闆個個像考過了漢語水平考試似的,沒等你用英語問,上口就和你話中文,時不時還會來句廣東話上海話。不過啊,小販的中文越溜,可能套路越深。




據《聯合早報》報道,在泰國政府的支持下,中文已成為泰國第二大外語。這個官方的認證,讓人分外激動,又有些落寞,咱們四六級水平的英語,要在泰國懷才不遇了。






印度小販


不要跟印度小販還價





印度小販戰鬥指數





如果說秀水街導購小姐姐的語言天賦、心理戰術已經算是出類拔萃,那麼印度小販若和中國小販一相逢,更能勝卻人間無數——中國人死也要和你討價,而印度人,死也不會讓你還價。




儘管腔調屢屢被吐槽,但印度是亞洲為數不多的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其英文溝通能力之優秀,你能在路邊小販天花亂墜的「戲」里領教到。印度小販忽悠起外國遊客來,離譜到簡直讓你不……知不覺就信了。



印度舊德里街頭。圖/國家地理中文網




比如有人會騙你說,你聯繫的司機剛出了場車禍,千鈞一髮之際拜託換他帶你去目的地;比如小販明明說定了價格,可該給你找錢的時候,手不動,嘴卻開動,從當地風俗講到他快要過生日,趁你的大腦還在英譯中時,他把錢一揣兜,一邁腿,就消失了。




所以,和印度小販交鋒的要點就是保持清醒、keep talking,千萬不要讓對方將你繞暈!






烏茲別克小販


分分鐘參加過N國語言補習班





烏茲別克

小販戰鬥指數





在中亞五斯坦中,烏茲別克的經濟不算最發達,但對於外國遊客來說,這兒可是個性價比高的旅遊好去處:精裝的酒店、華麗的清真寺和推銷功夫一流的小販,都為這個國家增添了許多商業氣息。




烏茲別克歷來是絲綢之路的要衝之一,東西方的貿易在這裡交匯,經商氛圍濃厚。拿下一門語言,擺個攤子,要在當時,沒準就能拿下一國的外貿。沿襲著這樣的傳統,學起語言來,烏國人民很瘋狂。在首都塔什干,遍地都是語言補習班,俄語、漢語、英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學各種各樣的外語,基本就是為從商打基礎的。





買雞蛋?買鞋墊?買鍋鏟?去一趟巴扎就夠了。圖/拍信網




男人們在外頭擺一次攤,家裡就能多吃飽一頓飯。久而久之,一個個小攤子就聚成了巴扎(意為集市,類似於國內的大型菜市場)。從土豆到盜版光碟,從羊肉到手工地毯,精明又熱情的小販總能幫你淘到想買的東西。




不過,由於烏茲別克的貨幣幣值較大,坐一次地鐵1000蘇姆,一瓶啤酒2000蘇姆,辦一次酒店check-in可能要抱上一麻袋紙幣……除了外語能力超群,烏國小販的算術能力應該也很不賴吧?






越南小販


確認過眼神,是有錢的人





越南

小販戰鬥指數





在越南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旅行,街上隨處都可以看到歐美人的面孔,尤其在市中心區域的范老五街一帶,幾乎是外國遊客的天下。




相對於很多國家,越南經濟較為落後,消費水平也偏低。到了這裡,一些外國遊客即變身為一言不合就買買買的money收割機。招徠顧客,討價還價,便成了越南小販們學英語的動力。





越南婦女在廣西東興口岸擺攤,隊伍整齊規矩,自成體系。圖/新浪博客「草原騎兵51155」




也有一些邊境地區的越南農民另闢蹊徑,來到中越邊境的雲南、廣西,在集市上做些小生意,說起了漢語,賺起了人民幣。比如,在廣西的東興口岸,一些擺攤的越南婦女主要向遊客兜售特產,如香水、香煙、手串、紅毛丹、椰子糖等。




除了講普通話,小販有時還會用粵語和壯話與遊客交流,遇到生詞,期間還夾雜回越南語。雖說著不同的語言,但是你來我往的,冥冥之中就get到了對方的點,確認過眼神,一單買賣也就做成了。






阿爾及利亞小販


中文溜得上了CCTV



阿爾及利亞

小販戰鬥指數





阿爾及利亞人的母語是阿拉伯語,同時,和非洲很多國家一樣,法語也十分通用。在菜市場里,就連當地人在砍價時,一著急,也忍不住開啟阿語加法語的雙語模式。此外,年輕一點的小販們,也能用英語和外國遊客溝通。可沒想到,在這個離中國十萬八千里的國家,有一群小商販,還憑藉著高超的中文水平,登上了CCTV。




魚販小哥赫拉·拉達爾就是其中的一員。拉達爾賣魚的地方,叫做「五一市場」,位於阿爾及利亞的首都阿爾及爾。市場里的200多名商販,很多人都掌握著一個做生意的「技巧」,就是講中文。





說中文,成了阿爾及爾小商販做生意的一門技巧。圖/央視網




據了解,目前在阿爾及利亞有5萬華人,其中,在阿爾及爾的華人數量就有大約一萬。在這個有著40多年歷史的「五一市場」里,150多個攤位出售著上百種物美價廉的農副產品,成了很多華人常去採購的地方。市場上的小販也因此耳濡目染,逐漸學會了簡單的漢語。




「我在學校沒學過漢語,但在和中國顧客打交道的過程中,學會了漢語。每次他們詢價,我都習慣用漢語和他們交流,我喜歡這種感覺,學會了不少表達方式。」我們是繳著學費在課堂里學得苦不堪言,而拉達爾們,在市場一邊做生意,一邊還掌握了一門外語。




馬來西亞小販


天賦異稟的語言學家




馬來西亞

小販戰鬥指數





「永遠不要在馬來西亞猜對方是什麼人,可能你以為的華人其實是日韓遊客,而你認為的馬來人卻是個印度勞工……」在這個多種民族聚居、多元文化融合的國度里,掌握三門語言,大概是國民語言能力水平的最低標準了。




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為馬來語,英語是活躍的第二語言。此外,漢語(包括普通話、粵語、閩南語、海南話、客家話、潮州話),泰米爾語,泰語等也都是馬來西亞的地方語種。





馬來西亞美食街。圖/視覺中國




有時候,路邊攤的小販忙起來,也顧不上繞清不同的語言次元:「vanakkam, you want makan here or tapau? 」(你好,請問是在這裡吃還是打包?)




這句話就是融合了泰米爾語、英語、馬來語和漢語的產物,也是街邊小販常脫口而出的一句。若遇上時間充裕的老闆,還會耐心地和客人分析一下句子成分。在這裡,逛個小吃街的功夫,你也能跟著小商販們學會好幾種語言。




不過!語言也可能是一把雙刃劍




在國際砍價招式中,除了用顧客的母語製造親近氛圍,加之遊說洗腦以取勝,還有一招叫做「無招勝有招」,那就是用「我真的聽不懂你說什麼」來裝傻,從而始終堅持自己期望的價格。


此時,遇到了心軟的對手,反而還能在砍價battle中出奇制勝。


不過呢,此招如果用力過猛,也許會像網友@林曉九遇到的那樣,弄巧成拙:



今天在商場看到有個國際交流會,不少歪果仁賣他們國家的特產,閑著沒事就竄進去瞅瞅熱鬧。一個攤位前倆大媽商量著砍價,老外一直搖頭表示聽不懂,倆大媽一商量「不買了,換別家!」


這下,老外可急了。用中文大喊「大媽,你倆這不地道呀,講半天價了咋能說走就走了呢?」






今日作者


秋褲


編輯:鶴本



排版:劉穎







世界摩天輪暗黑哲學,了解一下







在九行,研究旅行的藝術


目的地 | 旅行觀 | 格調局 | 覓食計 | 搭個伴








 ▲


長掃二維碼,帶你喳火箭雲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2018奧斯卡大預測
別笑,他們真的相信地球是平的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