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你說呢?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你說呢?

在所謂的軸心時代里,西方和中國都出現過三位有著批判繼承關係,對本文化起著精神上奠基作用的先賢。在中國,孟子被認為是繼承了孔子道統的「亞聖」,他提出的理論被稱為「性善論」,在他之後,荀子則針鋒相對的提出了「性惡論」,對孟子展開批判。這裡我將淺析一下孟子與荀子人性論思想的異同。

孟子的性善論思想主要體現在《孟子》內書的《告子上》和《公孫丑上》以及外書的《性善》篇中,一般認為內書是孟子本人晚年與弟子一同編纂,外書則是孟子後學對孟子思想的進一步總結和闡發,而外書今已失傳。

▲孟子本尊

孟子首先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是從一些對人自然本能的觀察出發,而總結出了人的「四端之心」,即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孟子認為四端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就像人有四肢一樣,四端之心,就是人之所以為善的動機所在。但我看來四端之心中包含的善的傾向似乎不能給性善論提供足夠的支撐,因為人的本能本身存在一些含混的討論空間,我們很難將一些原初的東西定性。我們可以說四端之心提供了人的為善方向(即可能性),但我們難以以此說明人性之善以及人之為善的必然性。隨後,孟子提出了「四德」: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端」訓為「開端」,因此「仁義禮智」四德之心就是在四端之心的基礎上生髮出的觀念。四德之心則可以很明白的被稱為善性,也可以被看做是人為善強有力的動力。在這一串論證中,孟子說明了人性自然而然的生髮出四端之心,又與四德相聯結,雖然在推論的嚴密和客觀上有些欠缺,但還是形成了一個完善的用人性來解釋善的理論體系(生髮、方向、動機)。

隨後,在《告子上》中,孟子通過與告子的論戰進一步說明了性善的合理性,孟子說:

「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這個比喻極其巧妙,化解了告子「水無分於東西」的質疑,人性向善的自然之勢變得順理成章。接下來孟子又說: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可以看出,孟子一直在堅定的強調心性與善的自然的、本初的聯結和統一,這就是他性善論的基礎。

在我看來,孟子的學說還有一個重點值得討論,那就是求放心的「工夫論」和「養氣」。如果說前面孟子的觀點立足於本初人性的本質討論,那麼孟子這裡就討論了在人的發展中,人為善能力的可能性。按孟子的看法,人不是一直是善的,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會因為一些慾望的干擾丟失本心,孟子的解決方法是:「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也。」以及「養浩然之氣。」可以看出,孟子的思路是,強調通過個人的修習來回溯本初的善心,為重新達到善性提供一個可行的方法。最終導向的,還是善,進而為孟子的「仁政」和「王道」提供一個倫理道德的基礎,以達到「人皆可以為堯舜」、「不忍人之政」。

因此,孟子的人性論本質上還是一個經世致用的學說。

荀子的思想也蔚為大觀,其對孟子的批判主要來自於其《荀子·性惡》一篇。荀子理論的基礎在於他提出的「性偽」的差別,荀子擲地有聲地說: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儀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荀子認為,人最自然的本性是好利、疾惡這類的惡,而所謂的善則是一種人為的,習得的,習得的方式是通過禮義和法。顯然,兩人在理論起點上有很大差異,兩人都嘗試追溯人的自然狀態,從而歸納出人一般的本性,可能是兩人所處社會環境不同、受到不同思想的影響,居然得出完全相左的結論。

▲荀子說的一些東西其實很有意思

但是兩人都闡述了如何達到善,在荀子的理論體系里,「聖人之偽」是善的起源,荀子這樣說:

「聖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

接下來,禮義法度確定的規範進一步被每個人學習,最終達到善。但問題是,荀子強調的聖人為什麼能「起偽」?如果說每個人本性都具有共通性,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具有特殊稟賦的聖人?如果聖人有這樣的稟賦,那麼其他人會不會也擁有只是尚未發掘顯現?荀子回答:

「故塗之人可以為禹,則然,塗之人能為禹,未必然也。」

荀子區別了可以與能,平常人擁有善的稟賦,但善的實現需要一定的契機、條件,即禮義法度,和聖王的啟發。相比之下,孟子就更強調自身的修習,二人在善的實現方式也存在差異。

而荀子的「聖人」概念存在的合理性就值得懷疑了,他看起來更像是荀子主觀認為的必然存在的一個前提。我看來,荀子設定聖人也許是為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尋找一個關鍵的支撐點,目的就是將他的理論體系自然的導向善,最終也還是為了使自己的理論體系成為一個可以為統治者提供可行的治理思路的學說。

綜上所述,雖然在一般觀念上普遍認為孟子與荀子的人性論完全相反,在理論出發點、善的實現形式上都有差異,但我認為二人的根本目的應該是一致的,可以說都是為了澄清善實現的可能性,用人性論給各自的政治學說提供支持。

孟子有言「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孟子與荀子的人性論本質上應該是一樣的,因為儒家關懷的是整個天下,他們的學說都是入世進取的。

參考材料:

《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輯(上)》 (中華書局 1981)

馮友蘭 《中國哲學簡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 (三聯書店 20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一首自己的詩 的精彩文章:

TAG:寫一首自己的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