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額虧損持續 平安好醫生赴港IPO「輸血」

大額虧損持續 平安好醫生赴港IPO「輸血」

今年3月23日,相關機構發布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獨角獸名單,顯示平安好醫生的估值達54億美元(約合340億元人民幣)。

時代周報記者 吳綿強 發自廣州

5月4日中國青年節,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平安健康醫療科技公司是平安好醫生的上市主體,以下簡稱「平安好醫生」)將在資本市場上迎來自己的成年禮。

根據4月23日港交所官網披露的上市文件,平安好醫生赴港上市的價格區間和時間表已敲定:其將在5月4日登陸港交所並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1833.HK,發行價格區間在每股50.8-54.8港元;行使超額配售權之前的募資規模為10.36億-11.18億美元;目前正在進行全球招股路演。

在全球發售完成後,如超額配售權未獲行使,按照發行價區間計算,平安好醫生的市值將超過500億港元。

「含著金湯匙兒出世,」這是業內對平安好醫生的評價。相比於國內互聯網醫療企業如春雨醫生、好大夫、挂號網、丁香園等,平安好醫生的起點顯然更高。

作為平安集團「醫、食、住、行、玩」五大板塊里「醫」戰略的載體之一,平安好醫生因其高度依賴平安集團而引發資本市場的警惕,其有五大客戶均為平安集團的附屬公司或密切聯繫人。

這正是平安好醫生團隊正面臨著的問題。儘管在平安集團系統內部能夠獲取大量的業務和資源,但要真正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醫療平台,平安好醫生仍需要向平安集團系統外部的市場靠攏、看齊。

高度依賴母公司

如無意外,5月4日,港股市場將迎來2018年首家獨角獸公司掛牌。

4月22日,平安好醫生在香港召開全球發售新聞發布會。中國平安集團副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李源祥在發布會致辭時表示:「今天是平安好醫生髮展的里程碑。」

成立於2014年8月,截至2017年12月,平安好醫生已擁有超過1.9億註冊用戶。3年的成長經歷被濃縮在招股書的封面上—醒目的半圓形生態圈作為背景,由健康檢查、好藥房、家庭醫生和好醫生手機APP等組成的15個小圓形LOGO矩陣,依次排列。

這個封面亦透露了平安好醫生能夠崛起的原因—在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醫改持續推動下,人們越來越追求健康、便捷的生活方式,而智能手機與互聯網醫療的結合,讓這一切成為現實。

成立3年時間來,平安好醫生一直備受業內關注,它被視為馬明哲轉型醫療健康的重要業務「產品」。

就在不到3個月前,2018年1月29日晚,中國平安發公告稱,已向港交所申請批准平安好醫生在主板分拆或獨立上市。此後,市場不斷傳出平安好醫生赴港上市的消息,估值亦隨之水漲船高。今年3月23日,相關機構發布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獨角獸名單,顯示平安好醫生的估值達54億美元(約合340億元人民幣)。

據港交所信息披露,平安好醫生在4月12日已通過上市前聆訊,4月23日開始招股。

公開資料顯示,平安好醫生以醫生資源為核心,利用移動互聯網平台進行醫患實時溝通,包括預防保健、導醫初診、預約挂號等診前服務,以及複診隨訪、康復指導、慢病管理、用藥提醒等診後服務。

招股說明書顯示,平安好醫生雖然旗下擁有家庭醫生服務、消費型醫療、健康商城以及健康管理和互動等四大業務板塊,但這些業務發展嚴重依賴於平安集團母公司。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平安好醫生的收益分別為2.79億元、6.02億元和18.68億元,這三年家庭醫生服務業務貢獻的收益分別為1.19億元(佔比總收益達42.6%,下同)、1.37億元(佔比22.7%)和2.42億元(佔比13.0%)。其中,這三年來自平安集團的收益分別達1.19億元、1.37億元和2.35億元。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消費型醫療業務貢獻的收益分別為1.55億元(佔比55.5%)、3.88億元(佔比64.5%)和6.55億元(佔比35.0%)。其中,這三年來自平安集團的收益分別達1.07億元、1.02億元和1.97億元。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來自健康商城的收益分別為190萬元(佔比0.7%)、6310萬元(佔比10.5%)和8.96億元(佔比 48.0%)。其中,這三年來自平安集團的收益分別為零元、650萬元和4.29億元。

「平安好醫生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平安集團自投自養的產物。」來自平安集團系統的內部人士曾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平安好醫生的主要流量、業務和營收都高度依賴平安集團的資源導入。

平安好醫生透露,其已與平安集團建立密切的業務關係,已與平安集團及其關聯人訂立若干框架協議,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平安好醫生向平安集團及其關聯人士提供醫療和健康服務與產品,而平安及關聯人提供程序性及商品化服務支持平安好醫生的運營。

招股書指,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有關平安集團及其緊密關聯人所認購平安好醫生產品及服務的交易金額分別為2.88億元、4.78億元及11.08億元。

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平安集團及其緊密聯繫人所認購服務及產品應占公司的收益分別為2.35億元、2.57億元及8.96億元,分別占平安好醫生總收益的84.3%、42.7%及48.0%。

此外,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平安好醫生的產品及服務的銷售總額分別為4.02億元、9.51億元及21.02億元。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平安個險業務員向客戶轉介服務及產品貢獻的銷售額分別為1.06億元、3.31億元及3.76億元,分別占公司總銷售額的約26%、35%及18%。

「從招股書可以看到,過去幾年外部收入的佔比不斷提高,這證明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是有市場的。平安集團過去幾年與平安好醫生有深入的業務合作,未來在符合市場化的原則下會持續與平安好醫生建立合作。」李源祥指出。

盈利掣肘

在用戶數飆升和營收連年增長的情況下,平安好醫生的銷售成本亦水漲船高。事實上,平安好醫生成立以來連續虧損。截至2017年12月31日,平安好醫生的累計虧損為22.21億元。

平安好醫生表示,業績記錄期內,公司各業務分部均產生毛利。然而,由於公司仍處於變現的早期階段,並且繼續產生重大的銷售及營銷費用以及管理費用,於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分別產生虧損凈額達3.24億元、7.58億元及10.02億元。

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平安好醫生的用戶營銷成本(即推廣費用及廣告費用總和)分別為1.29億元、5.92億元及4.78億元。

「預期我們的用戶營銷成本,近期將由於加大對於推廣、廣告、提高用戶參與度的激勵措施以及推廣新產品及服務的營銷活動的投入,而進一步增加,並於中期逐步下降。」平安好醫生指。

招股書表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平安好醫生的負經營現金流分別為4490萬元、2.63億元及4.84億元。「我們預計於2018年將產生大額虧損凈額,及我們或會於未來繼續出現虧損及負經營現金流。」

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對於平安好醫生來說,無異於將有更多「彈藥」以解決公司各業務板塊持續發展的問題。

據平安好醫生管理層介紹,本次發行所得款項將主要用於業務擴展,對境內公司的潛在投資收購及戰略聯盟,海外拓展計劃、研發及營運基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招股書指,假設發售價為每股股份52.80 港元(即發售價範圍每股股份52.80港元至54.80港元的中間價),經扣除有關開支等,估計將會從全球發售收取所得款項凈額約82.5億港元。

招股書稱,約40%的所得款項凈額,或約33億港元預期將用於業務拓展,包括透過建立自身的採購能力、為健康商城吸引更多優質的提供商及賣家、維持更多存貨以及支援銷售增長等。

同時,提升網路覆蓋,透過開設新藥房及擴大與第三方連鎖藥店的合作,並提升服務能力,以及擴大自身的客戶服務團隊,並拓展電子商務業務。

招股書指,約30%的所得款項凈額,或約24.75億港元預期將用於為自身潛在投資、收購境內公司及與境內公司的策略聯盟以及自身的海外拓展計劃提供資金。

平安好醫生對擁有先進技術及服務解決方案以及保險產品的公司、家用診斷設備公司、擁有獲讚賞業務線的公司,或者具有足夠能力令其認為對自身目前的業務具有協同作用的公司感興趣。

此外,平安好醫生在研發領域亦會有投入。其中約20%的所得款項凈額,或約16.50億港元預期將用於研發,包括發展自身的信息基礎設施、在國內外招聘高素質的人工智慧專業人士及向人工智慧人才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方案等。

另外,平安好醫生還將用約10%的所得款項凈額,或約8.25億港元預期將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半個世紀過去,這部科幻巨制依舊昭示未來
我國首次在東南太平洋進行海洋綜合科學考察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