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恨歌、妖貓傳和陳凱歌,是極樂還是極悲?

長恨歌、妖貓傳和陳凱歌,是極樂還是極悲?

清平調  (獨唱版)

 清平調

王菲 

00:00/04:29

妖貓傳

Love

11.03

Education

導演:張艾嘉

1

章子怡在談論《一代宗師》時說道:「一個好的角色,是需要你的搭檔來成全的。我之所以能演好宮二這個角色,離不開我的搭檔梁朝偉先生的成全。」

一部好的作品同樣也是,需要演員和導演的相互成全。哥哥不在了,陳凱歌再也拍不出《霸王別姬》這樣的巔峰之作。在陳凱歌的電影生涯中,大起大落總是來的分明,中國電影第五代領軍人物,再也不會有像他這樣這麼具有爭議,這麼不懂得商業規則的人了。

GIF

2

第一遍看《妖貓傳》,是有些失望的,陳凱歌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儘管很長一段時間裡他一直備受爭議,但是比起有些大導演,這位中國電影領軍人物身上依然保留著對電影的那份純粹。

但是第一遍看《妖貓傳》,除了對所謂的電影美學讚嘆不已外,整個故事架構太差強人意。影片一開場氣勢如虹,情節緊湊,環環相扣,但是在最後的三十分鐘,卻蹦了!

最後的30分鐘就像一場不倫不類的詩歌朗誦,兩個百合少年訴說著彼此內心深藏多年的壓抑的愛。

一個在說「我愛貴妃,第一眼就愛上了」,一個卻好似在說「我愛你,我想和你搞基」。呃,好吧,這個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可是在某一個失眠的晚上,我把白居易的《長恨歌》認認真真讀了五遍之後,忽然發現自己對陳凱歌,對《妖貓傳》曾經的認識都太過膚淺。要想看懂《妖貓傳》,首先你該懂得白居易的《長恨歌》。

3

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場盛宴——秀滿牡丹的寶藍色綢緞一掀開,就飛出兩個俊秀清朗,分度偏偏的白鶴少年,直躥到雲宮之上吹奏弦樂,少年忽又變化萬千,在花萼相輝宮偏飛,這個鏡頭才引出一眾華服宮女,簇擁著霓裳羽衣的貴妃登場。

這是場極樂之宴,這個盛宴是大唐最鼎盛時期的縮影和象徵,而楊玉華是這場盛宴的代言人。

為了將大唐的鼎盛與權威昭告天下,李隆基以「讓全天下人都能瞻仰貴妃之美」為由頭,舉辦了這場千秋見面會。鏡頭中,貴妃的大紅色裙擺猶如大唐強盛的象徵映入觀眾眼帘,然後貴妃才緩緩回頭。精緻的高鼻深目,美人一顧的絕代風華,有什麼能比一張混血的臉更能代表大唐包羅萬象、震懾天下的氣度和威望呢?

而這一幕,簡直和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畫面如出一轍。

4

這場盛宴,不分等級尊卑,萬民皆可瞻仰貴妃國色,所以平凡如白鶴少年,一朝獲得貴妃垂憐,互訴身世,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只是他想不到,在盛世時,貴妃是帝國的象徵,亂世時,她就是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

《妖貓傳》殘忍的戳破了這個事實。

如果對安史之亂有所了解,再去細讀《長恨歌》,就會發現詩中有許多情節十分經不起細細推敲。

《長恨歌》全詩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安史之亂前楊貴妃「三千寵愛於一身」;楊貴妃死後唐玄宗的悲痛與思念;貴妃復活!

整首詩給了世人一個完美的結局,成全了皇帝與貴妃至死不渝的愛情「天長地久有盡時,此恨綿綿無絕期。」可是楊貴妃究竟怎麼死的?白居易沒有交代,可能他自己也不敢交代,不敢去細細推敲。

其實楊貴妃只可能有三種死法:賜死、自盡、亂軍謀殺!

亂軍謀殺顯然不可能,如果當時亂軍可以直接殺死貴妃,說明皇權已經崩塌,直接把皇帝幹掉一了百了,就不會有「六軍不發」的逼迫。

那麼剩下兩種,無論是被賜死,還是被默許自盡,都是唐玄宗為了皇權、為了自保,親自逼死了自己聲稱的「此生摯愛」。他又有何顏面去「聖主朝朝暮暮情」?

白居易不敢去推敲,因為這樣會推翻整首詩的故事架構,可是電影卻合情合理的拆穿了李隆基的真面目,楊貴妃是被唐玄宗逼死的,甚至是欺騙而死的。

最後,為了掩飾自己的虛情假意,唐玄宗「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想來多麼諷刺!

5

三十年過去了,那個曾經的超級帝國的代言人楊貴妃早已被世人遺忘,那個深愛著貴妃的白鶴少年等了三十年,才等到一個叫白居易的詩人。為了揭穿皇帝的真面目,為了替貴妃報仇,化作貓妖,一步步指引白居易和空海找到真正的答案。

真相到來的那一刻,幻滅感也瘋狂撲來。大唐盛世、極樂之樂、情深不壽,所有的一切,都像一場夢,一場幻術!

但電影好的地方在於,一開始就有能看穿幻術的空海存在,還有白鶴少年真摯深沉的愛。絕望的同時,還有希望。

政治家總是懂得趨利避害,詩人才是一個時代的靈魂,白居易替後世留住了楊貴妃,陳凱歌訴說了無情背後卑微的深情。

許來日方長,有幾人來往

如果你也是只刺蝟,請擁抱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塵未醒 的精彩文章:

TAG:紅塵未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