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首次!納米孔測序讓流感病毒終於「無所遁形」|Nature

首次!納米孔測序讓流感病毒終於「無所遁形」|Nature

The influenza virus is the first RNA virus to have been sequenced in its original state.Credit: Dr. Gopal Murti/Getty

4月12日,這項研究的領導者、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微生物學家John Barnes在給bioRxiv伺服器(生命科學領域專有的預印本文獻庫)的預印本(a preprint posted)中介紹了這項工作,他說:「我們第一次可以真正開始觀察基因組在其原始狀態的本質,這確實開始開闢了很多可能性。」

變革前的「RNA測序」

RNA的化學性質類似於它的」近親」——DNA。在細胞生物中,它充當DNA編碼基因和蛋白質之間的中介,並在細胞中執行其他任務。但許多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埃博拉病毒以及普通感冒病毒)將其遺傳信息存儲為RNA,而非DNA。

據Barnes介紹,幾乎所有的「RNA測序」都使用一種叫做逆轉錄酶的病毒酶,它通過將RNA複製到「序列友好」(sequencer-friendly)的DNA鏈中完成測序,而這種傳統的「RNA測序」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被發明以來就未改變過,這一技術缺陷也導致沒有人對上述病毒的RNA基因組進行直接測序。

微小但強大

現如今,納米孔提供了一種更簡單的方法來測序實際的RNA分子,如病毒基因組。這項技術基於在納米尺度的分子孔中施加電流,然後根據遺傳物質來測量電流的波動。

今年1月,英國牛津納米技術公司(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名為MinION的巧克力棒大小(a chocolate-bar-sized)的設備,直接對RNA進行測序這項研究著眼於信使RNA(一個傳遞來自DNA的信息以構建蛋白質的RNA分子家族)的轉錄物。

Barnes的團隊將這種方法應用於甲型流感的基因組,該基因組大約有13,500個RNA字母長,由8個片段組成。值得一提的是,Barnes指出其團隊的方法還沒有準備好,這項工作需要大量的流感病毒,為了消除不可避免的測序錯誤,原始數據必須經過多次處理。但是基於納米孔技術的迅速發展,Barnes希望隨著進一步的改進,能將常規流感和其他RNA病毒的直接測序變成常規。

技術瓶頸

在Barnes和其他科學家的願望清單中,最重要的是鑒定RNA化學修飾的方法。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100多種,但他們幾乎不知道其中的大部分在做什麼,而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可能對它們進行一個系統的研究。

杜克大學的病毒學家Bryan Cullen說:「對RNA被修飾的鹼基進行測序將是『一件大事』(a big deal)」。他的團隊去年曾發現一種叫做m6A的標籤似乎能在小鼠感染期間改變流感基因的表達,從而促進病毒複製。「但目前檢測這些修飾的方法既費時又昂貴。」他補充道。

儘管這些方法還不完善,但生物學家仍然對很快就能以天然形式對整個病毒基因組和其他RNA分子進行測序的可能性感到興奮。「突然間,我們就有了這樣的技術,真是太神奇了。」 Bryan總結道。

責編:艾曼

參考資料: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Cell:80年後,科學家們發現了紅細胞生成的新機制
Nature子刊:細菌之間的遺傳物質交換引發疾病大爆發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