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解讀 Tesla,專家指矽谷文化不適用汽車製造業

解讀 Tesla,專家指矽谷文化不適用汽車製造業

解讀 Tesla,專家指矽谷文化不適用汽車製造業

【Technews科技新報】大規模的汽車製造業是一項最複雜且資本密集的產業,必須在設計與生產階段打造高度規範化的流程,才能應對諸多挑戰,通常在發布新車產線之前,設計會先行好幾年,之後還要對原型車與製造設備不斷的進行測試,因此所有員工必須有紀律的遵守政策與作業程序,但矽谷文化完全不是這樣,專家認為文化衝突是 Tesla 在汽車製造業碰壁的原因之一。

據 Ars Technica 報導,相對於生產汽車,軟體很容易修正並分發給客戶,軟體產業的價值在於創意與快速迭代。Tesla CEO Elon Musk 早期在軟體產業發財,自然會將相同的原則應用在汽車生意上。一名汽車產業退休人員形容 Musk 的作風,直言他的方法就是即使在設計未到最後定案之前,就可以開始打造,反正都是測試版,甚至給付錢客戶的也一樣。Tesla 的原則就是要快。

這種快速迭代的方式,可以在軟體產業中運作,因為工程師只要更改一行代碼,然後單擊按鈕就可以重新構建整個項目。但物質生產不是那樣,汽車設計決策必須轉化為物理工具,需要花費數月的時間進行構建和微調。

業界認為 Tesla 的作風對供應商而言是一場惡夢。一名供應商曾經表示遇過最糟糕的客戶就是 Tesla。汽車研究中心分析師表示,大部分的汽車製造商在設計車款時都會製作原型模具,以便測試並看模具是否適用,但是 Tesla 直接進入產線,跳過這個階段,在業界看來就是缺乏基本製造業的經驗。

不過若 Musk 聽取專家建議,他大概就不會創立 Tesla,且如果他聽從傳統智慧,就不太可能發現優化製造工藝的方法,特別是針對打造全電動車的公司適用的方式。Musk 選擇忽略傳統智慧,到現在 Tesla 也賣出數十萬台車,且還有數十萬人在等著要買 Model 3,Tesla 對更廣泛的汽車產業有深遠的影響,逼迫其他汽車製造商認真看待電動車。

報導認為,至少短期內,Tesla 的實驗並非生產車輛的最有效方式,現在還是 Tesla 的學習階段,關鍵在於 Musk 是否能夠應用過去學到的教訓,以有紀律的方式應對未來,無論 Model 3 早期的生產實驗價值為何,長期而言 Tesla 要打造有競爭力的價格與品質的產品,還是必須學習傳統汽車製造商的智慧,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Tesla 的優勢在於電池與軟體,還有忠誠的粉絲,以及 Musk 這個世界上最強的行銷專家之一,代表很多人或許會為了駕駛 Tesla 而多花錢,Tesla 就有機會擺脫其他汽車製造商面臨的利潤壓力,即使事實上 Tesla 的製造流程沒有其他競爭對手那麼有效率,這種衍伸價值可能也可以為 Tesla 帶來獲利。

(首圖來源:Flickr/Steve JurvetsonCC BY 2.0)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在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做公關多年,本身對科技新聞很有感,擅長操作科技新聞議題,關心產業趨勢,科技業品牌、行銷、策略布局等,工作之餘喜歡以書寫參與與刻劃時代。

Latest posts by 黃 嬿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新版 Gmail 要來了?傳 Google 悄悄展開測試
蘋果急起直追,無人駕駛車隊規模 1 月以來翻近兩倍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