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落難名媛、中年失婚、老年失聰......做一個蕭芳芳那樣的女人,應該是所有女性的夢想吧

落難名媛、中年失婚、老年失聰......做一個蕭芳芳那樣的女人,應該是所有女性的夢想吧



介紹 71 歲的蕭芳芳有很多種方法:


幼年喪父,少年失學,中年失婚,晚年失聰——這是蕭芳芳。


6 歲出道,從影 44 年,出演了 300 多部電影,金馬、金像、金鐘和柏林影后,被英國女皇授予 MBE 勛銜、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亞洲電影人協會最高成就獎——這也是蕭芳芳。


出身書香門第,美國西頓賀爾大學傳播學學士、美國雷吉斯大學兒童心理學碩士,香港「護苗基金」創始人——這又是蕭芳芳。

傅雷的侄女,章士釗的乾女兒,跟謝賢分手,和秦祥林離婚,與現任老公恩愛 40 余年,兩個女兒的媽媽——這還是蕭芳芳。


當然,最能引起大家共鳴的介紹是:電影《方世玉》里苗翠花的扮演者,蕭芳芳。


電影《方世玉》里,方世玉他媽苗翠花是所有的歷史版本里最 zuo 的一個。竄上跳下、咋咋呼呼、女扮男裝、嬉笑怒罵,風頭還一點也不比李連杰弱,從幾個表情中就可見一斑:


這位虎了吧唧的苗翠花扮演者,就是香港電影史上的超級巨星——蕭芳芳女士。


電影里最扎心的一幕,莫過於她被惡人吊在城牆上凌辱,渾身上下被扔滿雞蛋的那個段落,苗翠花的眼神屈辱又倔強,讓看過的人都難以忘懷。


不為人知的是,當時蕭芳芳的身體已經很差了,這個角色只是她帶有玩票性質的參演,不曾想竟然成為了一個經典,也是大陸觀眾對她最深刻的印象。


1995 年,第 32 屆台北金馬影展頒獎禮上,張國榮手拿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電話的那一頭,連著身在大陸的鞏俐。當時,兩人正在合拍電影《風月》。電話里,張國榮開著鞏俐和張藝謀的玩笑,他還學會了北京人的口頭禪,一口一個「我告兒你」,逗得鞏俐又氣又笑。


舞台下,所有人都在靜靜等待著這對閨蜜聊完,然後共同揭曉這一年的「台北金馬影后」花落誰家。


每個人都清楚,今天的這份榮耀非那位香港演員莫屬,因為她在電影《女人四十》里的表現實在太過精彩,演技之精湛,無人所能及。


此刻,她本人正端坐台下,一邊扶著助聽器一邊向鏡頭微笑:那年她 48 歲,可幾乎連自己的名字都聽不見了,大事小情都要靠鄰座提醒。


舞台上,張國榮終於擠兌完了鞏俐,不負眾望地喊出了那個大家意料之中名字:最佳女主角——蕭、芳、芳!


燈光聚攏,音樂奏響,掌聲雷動,她站起來,披上披肩款款上台,一邊接受張國榮的親吻一邊接過獎盃,肩上的披肩一個勁兒往下滑,一陣手忙腳亂之後,她終於走到了話筒前,一開口,是一嘴字正腔圓的普通話,第一句話就把大家都逗笑了:


「這女人過了 40 歲,什麼東西都往下耷拉。」


一句話既緩解了尷尬,又調侃了自己,還帶出了這部獲獎作品《女人四十》。


《女人四十》是 1995 年許鞍華導演的香港電影,也是第一部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實現大滿貫的電影:一舉獲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 6 個重量級獎項,隨後又在台北金馬獎斬獲了 5 項大獎。電影的女主角蕭芳芳,還在當年的德國柏林影展獲得「最佳女演員」銀熊獎,成為張曼玉之後獲得這項榮譽的第二位華人。


這部拿獎拿到手軟的《女人四十》,劇情其實很簡單,講述的是一個典型香港職業婦女的日常生活,一個女性如何在家庭和事業之間爭取平衡的故事。


放在今天,這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的題材:市井版《甄嬛》、低配版《迷霧》、衰老版《歡樂頌》……提起來幾乎快要令觀眾作嘔的——大女主戲。


但動人之處就在於,這個女主角不是開掛的瑪麗蘇,她只是一個正常人,一個被生活逼得焦頭爛額的正常人。


蕭芳芳扮演的女主角阿娥,就是市井中再普通不過的一個職業婦女,樣貌平凡,家境一般,年過不惑,職業倦怠,社會環境不踏實,老公兒子不省心,家裡唯一心疼她的婆婆過世後,她不得不伺候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公公。


女人到了中年,生活的一切,彷彿都和她為敵。從早上睜開眼的那刻起,她就完全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時間,只剩家長里短的瑣碎、人情世故的操勞、精打細算的窘迫,阿娥的日常,就是一部反婚反育的最佳教材。


說起好像是個噩夢,可這部電影非但沒那麼苦情,甚至還有點好笑。


笑點就在於蕭芳芳本人,她修長的肢體、狡黠的眼神、利落的動作、無厘頭的微表情、刻薄嘮叨的話語……塑造出了一個精明強悍的小市民形象,和苦哈哈的現實生活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世道艱難,內外交困,阿娥從來沒有哭訴什麼,以摸爬滾打的方式堅強地撐起了這個家,荒誕中透著幽默,苦澀中夾雜治癒。其實她並不偉大,也不值得歌頌,只是為了活下去罷了。


也許這恐怕也是大女主戲的精髓,大女主不必非得是性格強勢、在家庭關係里女高男低、獨當一面的職業女性,也不是所有人都愛她才成就了她,而是即使所有人都不愛她,她能自己成就自己,骨子裡自有一股氣魄在。


蕭芳芳的演出,把困惑、堅強、無奈和坦然的心理波折表達得淋漓盡致。這種普通市民苦中作樂的樂觀精神,也是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精髓。


其實,作為香港影壇真正的一代巨星,蕭芳芳本人的故事,比她在大銀幕上的形象更加精彩。


有媒體用一系列辭彙形容她的命運:落難名媛、幼年喪父、少年失學、中年失婚、老年失聰……像是各種意義上「命途坎坷」的集合。


蕭芳芳的故事,要先從她媽媽成家和說起。


成家和是出身書香門第的名媛,曾是上海美專學生會的主席,也是風靡一時的校花,後來她和上海美專的校長劉海粟師生戀,成為他的第三任妻子。


這位劉海粟,是上海灘大名鼎鼎的藝術家,潘玉良和陸小曼的老師,因為倡導「人體模特」而聲名大噪。


因為劉海粟經常要去南洋開畫展,導致夫妻之間聚少離多,產生了裂痕。和劉海粟離婚後,成家和嫁給了留學德國的化學博士、蘇州名門之後——蕭乃震。1947 年,二人的女兒蕭芳芳誕生於上海。


蕭芳芳從小受到了極好的教育,任伯江、司馬烈、方世琦、翁靈文都是她的家庭教師,蕭芳芳幼年拜師學畫,老師是台灣畫家陳定山和趙少昂,甚至連張大千都指導過她。因為蕭乃震和章士釗是好朋友,章士釗還成了蕭芳芳的乾爹。


成家同傅雷一家也是故交,都住在上海的安定坊,是門當戶對的鄰居。


成家和的妹妹成家榴(也就是蕭芳芳的姨媽),還曾與傅雷有過一段戀情。蕭芳芳回憶,「聽我母親說,那時候,傅伯伯非要阿姨坐在他的身旁,他才能安心翻譯。如果沒有她,他就關在書房大發脾氣。傅媽媽在外怎樣勸他都不行。」這段婚外情,還被張愛玲含沙射影地寫進小說《殷寶灧送花樓會》里。


傅雷管蕭芳芳叫侄女,曾在家書中數次提及蕭芳芳,還通過書信教她書法。


後來傅雷甚至有意還撮合蕭芳芳和傅聰:「(蕭)芳芳見了(傅)聰,印象如何?很想聽聽她的意見!」


蕭芳芳 3 歲時,全家移居香港。一年之後,蕭乃震就因病去世。蕭家失去了經濟支柱,家道中落,那時的香港物價飛漲,成家和動用了所有關係,送女兒跟隨武旦大師粉菊花學唱京劇,去王仁曼舞蹈學校學習芭蕾,還讓她研習了射箭、騎馬、武術、繪畫等十八般武藝。蕭芳芳從 6 歲起登台,7歲進入娛樂圈,出演電影《小星淚》和《梅姑》,一舉獲得東南亞影展最佳童星獎。


8 歲那年,和李小龍在電影《孤星血淚》里飾演兄妹。


11 歲時出演電影《苦兒流浪記》,這是國民影后胡蝶闊別影壇 30 余年的復出作品,也是第一部獲舊金山國際影展金獎提名的中國電影。


外媒看到蕭芳芳的表演,直呼她是中國的秀蘭·鄧波兒。後來蕭芳芳透露,之所以演得好,是因為為了拍攝效果,在戲裡真的被同組演員打到哇哇哭。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世上只有媽媽好》,原唱正是蕭芳芳。


年少成名的蕭芳芳,順利地解決了家裡的經濟危機,讓母女倆孤苦的生活鬆了一口氣。但相反的是,她太小就活在聚光燈下,沒有同齡人一樣的生活和朋友,不僅缺少開心的童年,還險些被綁架。


15 歲之後,童星蕭芳芳開始轉型,以前的戲曲和舞蹈功底派上了用場,她既能在武打片里飛檐走壁,也能在歌舞片里唱唱跳跳。


1966 年,蕭芳芳在電影《少女心》里一人分飾三角,跳 18 支舞,唱十幾首歌,引起了轟動,當年她只有 19 歲。從 1962 到 1970 年,蕭芳芳參演了近 200 部電影,被譽為香港電影的「玫瑰公主」,差不多就是當時的少女愛豆,人氣程度相當於楊冪 + 迪麗熱巴 + 關曉彤。


1968 年左右,蕭芳芳和謝賢(謝霆鋒的老爸)因為合作生情,一度十分甜蜜,謝賢爸爸去世的時候,蕭芳芳還以「準兒媳」的身份前去弔唁,可兩人談了一年多就分手了。


分手原因是:謝賢太愛玩,不愛讀書。


謝賢曾回憶,這段感情是蕭芳芳甩的他。分手的過程也很魔幻:有一天他駕車兜風,蕭芳芳指示他在某處讓她下車,同時告訴他分手的決定,這突如其來的分手讓謝賢情傷了好一段日子。


後來,謝賢接受採訪時曾經感慨這段情:「我當時這麼紅,這麼愛玩,她叫我去讀英文喔!我玩也不夠時間,你叫我去讀書?因為很多因素,我們是合不來,是我不好。」


和謝賢分手後,蕭芳芳做了一個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決定。


作為香港最紅的女明星,她決定暫時放下演藝事業,隻身赴美學習傳播學。從小拍戲的她,讀到小學二年級就被迫輟學,雖然家裡有兩位中文、兩位英文教師輔導功課,但校園生活的缺失,是她一直以來的遺憾。


為此,蕭芳芳的母親成家和推掉了預付訂金的 8 部電影,才讓蕭芳芳排除重重困難,踏上了出國求學之路。而當時,香港媒體盛傳她因為情變要出國嫁人,嫁給誰呢?就是先前傅雷想撮合的自家兒子——被稱「中國蕭邦」的鋼琴家傅聰,嚇得蕭芳芳趕緊出面否認真的沒這回事。


人家這是書香門第天生的基因作祟,是真心誠意地想讀書好不好?三年的時間,蕭芳芳就以全優的成績完成了四年的學業。


70 年代學成歸來,蕭芳芳頂著「香港第一位學士影星」的光環重返影壇,她在台灣給瓊瑤電影《女朋友》里林青霞當配角,拿下了那一年台灣金馬獎的最佳女配角。


蕭芳芳又和當時台灣的頂級流量小生秦祥林合作,出演電影《廣島廿八》,結果秦祥林對蕭芳芳一見鍾情,展開瘋狂追求。


1974 年,兩個頂級流量喜結連理,也是娛樂圈一件喜聞樂見的盛事。可婚後半年,就傳出秦祥林嗜賭如命,還有過家暴行為,導致蕭芳芳連夜返回香港,辦理分居。


到了 80 年代,香港的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視機,電影行業落沒,蕭芳芳果斷轉型作諧星,給自己設計了這個和盧廣仲一模一樣的造型,出演 TVB 的醜女《林亞珍》系列,大膽挑戰了觀眾的審美底線。


個人生活上,離婚以後的蕭芳芳冷靜下來,過了一年終於嫁給現在的老公,原來 TVB 的公關部主任張正甫。兩人是認識了十幾年的老友,然後變成親密愛人。這位張先生既不英俊也不富有,但是踏實可靠、和蕭芳芳三觀相投,兩人甜甜蜜蜜,恩愛至今。


90 年代,蕭芳芳又回歸影壇,和周星馳拍喜劇片,和許鞍華拍文藝片,和李連杰拍功夫片,拿獎拿到手軟。


作為演員,蕭芳芳一生都在轉型,而且次次成功。她從胡蝶的女兒演到李小龍的妹妹,再從林青霞的情敵演到李連杰的媽,hold 得住玉女,耍得了功夫,當得了紅花,扮得了綠葉,算是香港影視界最會演戲的代表人物之一。


可甚少有人知道,80 年代後期,她已經身患疾病,右耳本來就先天失聰,左耳也日漸衰退,連自己說話的聲音都聽不到。她曾在給自己家庭醫生的信中寫道: 「……昨天是我多年來最開心的一天,因為有整整一小時沒有耳鳴……」


嚴重的耳疾甚至連累到她的眼部神經,經常有媒體報道她垂垂老矣,四處就醫,而蕭芳芳女士這樣回應:


戲外,蕭芳芳又返回美國讀書,拿到了美國史丹佛 Regis 大學兒童心理學碩士學位。還組建了「護苗基金」,保護兒童免於被性侵,普及兒童性教育。


她還曾寫過一本書,用渾然天成的幽默和最簡單的語言,把枯燥的英美社交禮儀講得生動可愛:



沒禮貌、要不得的握手方式莫過於把手伸了過去,攤著掌一動不動地停在對方的手裡,對方握你一握,你的手卻毫無反應,半死不活地不知道想幹什麼,令對方很彆扭,像是握著一隻死耗子。誰樂意握著一隻「死耗子」!但你會發覺在每一個社交場合里,都有很多(太多)「死耗子」。


蕭芳芳的告別作,是 1996 年的《虎度門》,這部電影讓她蟬聯了第 33 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電影中,她扮演的角色和《女人四十》中的阿娥相反,是人見人愛、吃穿不愁的粵劇大明星冷劍心,可她依然要面對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的問題。


片中有個段落,冷劍心面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無法相認,而她兒子感興趣地問如何演哭戲的問題,冷劍心為了滿足兒子的好奇心,一邊半開玩笑,一邊瞬間飆出眼淚,直到無語凝咽。


當時片場鴉雀無聲,蕭芳芳將冷劍心與自己從影 30 余年的心境糅合在一起,演技已臻於化境,沒有一個人不被當時已經接近失聰的她打動。


《虎度門》的結尾,她所飾演的角色要向觀眾告別:「我希望你們別那麼快就忘了我,一個在台上奮鬥了三十年的一個人。我,冷劍心(蕭芳芳),今生無悔。」



今日心情 敬佩

今生無悔,今生不忘。







<點擊藍字,閱讀更多人物故事>


????



她嫁了總統又生了總統,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




厭學又輕生,不是抑鬱,是「空心」




她是妓女的女兒,拿了奧斯卡獎後,又回去做妓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okface 的精彩文章:

不論有文化沒文化,這事每天都要做4-15次
原來他身上的精緻男人味,來自這個小鐵盒……

TAG:book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