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明兒科醫生提醒:寶寶出現這種狀況別急著送醫院

三明兒科醫生提醒:寶寶出現這種狀況別急著送醫院

核心閱讀

春季,不少小寶寶得了幼兒急疹,這讓年輕的爸媽們萬分焦急。而幼兒急疹通常也是排在寶寶第一次生病排行榜中的榜首,它往往毫無徵兆,讓新手爸媽們措手不及。那麼,究竟什麼是幼兒急疹,得了幼兒急疹該如何應對?記者採訪了市第二醫院兒科副主任藍振章。

【人物名片】

藍振章,市第二醫院兒科副主任。2005年畢業於溫州醫學院(現名溫州醫科大學)。從事兒科臨床工作十餘年,曾前往福建省婦幼保健院進修兒科重症醫學和新生兒專業。擅長兒科及新生兒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尤擅長兒科及新生兒危重症的救治,近年來成功搶救了大量危重症患兒。

寶寶發燒後出疹子多半是幼兒急疹

前不久,家住美地大道的劉女士1周歲大的寶寶突然發起了高燒,被診斷為病毒性感冒。因這是寶寶第一次生病,一家人都慌了起來,看門診、貼退熱貼、吃退燒藥,全家人圍著小寶寶忙了3天,好不容易燒退了下來,孩子身上又出現了紅疹子,這又讓一家人傻了眼,再次送到醫院檢查,醫生這才明確診斷寶寶得的是幼兒急疹。這樣的一幕在許多家庭都曾上演過。

市第二醫院兒科副主任藍振章告訴記者,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是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主要通過唾液傳播,常年散發,冬春季發生較多,90%發生於2歲以內嬰幼兒,7至13月齡為發病高峰年齡段,3月齡前和4歲後少見。

根據多年臨床經驗,藍振章總結幼兒急疹主要有發熱期、出疹期、輔助檢查、預後4種表現。

具體來說,在幼兒進入發熱期時,患兒體內的病毒經過5至15天潛伏期後突起高熱,體溫多在39℃至41℃,持續3至5天。此段時間,患兒伴有食慾減退、不安、輕微腹瀉或輕咳等癥狀,而通常患兒在高熱初期會誘發驚厥。還有一些患兒體征不明顯,僅有咽部、扁桃體輕度充血和頭頸部淺表淋巴結輕度腫大,少數可伴有眼瞼水腫、前囟隆起。在發熱期,患兒雖反覆高熱,但精神狀態、活動等一般情況良好。

當患兒在發熱3至5天後,體溫驟然退至正常,熱退同時或稍後出現皮疹,這時可以判定患兒急疹進入了出疹期。此時,患兒出的疹子為細小、清晰的玫瑰紅色斑點狀皮疹,按壓會褪色,很少融合。患兒出疹期間,疹子先出現於軀幹和頸部,後迅速波及面部及四肢,一般不癢不痛(與藥物疹可區別),3至4天後患兒的皮疹便會完全消退,且無色素沉著,也不會脫皮。

「幼兒急疹沒有特異性的實驗室檢查結果,一般不需要做常規實驗室檢查,只有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時才需要做血常規、病毒血清學等檢查。」藍振章分析道。

藍振章也提醒家長,患幼兒急疹的患兒,一般一周左右即可痊癒。大部分患兒會出現「熱退疹出」的典型特點,也有部分患兒表現不典型,有的只發熱沒有皮疹,有的只有皮疹不發熱,還有的沒有任何癥狀(隱性感染)。在未出現「熱退疹出」的典型癥狀之前,即使是很有經驗的兒科醫生也無法確診此病,醫生只會根據月齡、病史等告訴你「也許是幼兒急疹」。儘管幼兒急疹是一種預後良好的疾病,但因為腦膜炎與幼兒急疹相似,所以家長在幼兒患病初期,最好帶孩子到醫院,讓醫生對患兒給予進一步判斷,以排除腦膜炎等嚴重疾病的可能。

幼兒急疹可自愈 家長護理需謹慎

「因幼兒急疹是良性病毒感染,而非細菌感染,因此一段時間後,患兒便可自愈,家長千萬不要給患兒濫用抗生素。」藍振章提醒家長。

那麼,究竟患幼兒急疹時,家長該如何護理,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藍振章一一作出分析。

首先,患兒在疾病早期,典型特徵沒出來之前,確診起來有困難,但只要孩子精神狀態好,玩耍正常,沒有腦膜炎、肺炎、重度脫水等嚴重疾病的表現時,醫生和家長能做到的就是對症支持處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等待時間,等待自然病程。這過程就需要父母們有一些醫學常識,配合醫生密切觀察,減少過多的檢查及濫用抗生素等藥物。

其次,患兒在患幼兒急疹期間,出現高熱時家長需給予物理降溫和退熱葯退熱。但這裡需要提醒家長的是,患兒在發熱期間無論用什麼退熱葯,都很難維持體溫正常,頂多幾小時,藥效稍退,患兒的體溫即回升。此時,家長需反覆使用退熱葯,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說明書及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退熱葯,同時,需要特別注意患兒在此期間可能發生熱性驚厥。若患兒出現驚厥時,家長則應及時為患兒止驚。在飲食方面,家長應多給孩子準備清淡且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並讓孩子多喝水。

熱退後出疹是疾病即將痊癒的徵象,無需特別治療。」藍振章解釋道。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患兒在出疹期間,家長應幫寶寶用清水洗澡,不用沐浴露和嬰兒肥皂,防止化學成分刺激皮疹。寶寶在出汗時,家長應及時為其擦乾。如果寶寶皮疹瘙癢,家長可為其局部塗抹爐甘石洗劑止癢。

「幼兒急疹通常可由患者呼吸道帶出的唾沫傳播,傳染性不強,在患兒開始發熱至皮疹消退前應遠離其他嬰幼兒,以免擴大傳染。與此同時,家長應特別注意寶寶的手衛生,且家裡應時常開窗通風,保證空氣流通。由於人類皰疹病毒6、7型基本上每個成人體內都有,且會不定期的分泌到體液中,而這個病最可能是通過親密接觸分泌物傳播,尤其是唾液,因此父母最好不要親吻孩子的嘴。」藍振章建議。

(三明日報記者 劉莉婷 通訊員 張春妹)

來源:三明日報

本期編輯:靈雨 凌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金毛粑粑和麻麻為了照顧9個寶寶也是操碎了心,悔不該生那麼多
半夜裡聽見小寶寶哭,鏟屎官連忙起身,哈士奇的表現讓人淚目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