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可忽視的腰椎管狹窄症

不可忽視的腰椎管狹窄症

管狹窄症是由於黃韌帶肥厚增生、小關節增生內聚、椎間盤膨隆突出、骨性退變導致的腰椎中央管、神經根管或側隱窩狹窄引起其中內容物-馬尾、神經根受壓而出現相應的神經功能障礙。在臨床上,腰椎管狹窄症是引起腰痛或腰腿痛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點是神經性間歇性跛行,以及臀部、大腿、小腿的無力和不適,在行走或後伸後加重,另一臨床特點是鞍區(會陰部)感覺異常和大小便功能異常。

腰椎管狹窄症發病主要在中年以後,男性多於女性,可能和男性勞動強度和腰部負荷較大有關。

症 ◆ 狀

1、腰背痛60%以上的患者伴有腰背痛,相對於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常常較輕微,並且有慢性加重的趨勢,有些患者不活動時出現疼痛,活動數小時後反而減輕,但若活動過久反而可產生更加劇烈的疼痛。

2、間歇性跛行這是最具有特點的癥狀,行走數十米或百米即出現下肢酸脹、乏力、疼痛甚至麻木、步態失穩,難以繼續行走。坐或下蹲休息後癥狀可緩解或消失,但繼續行走後又可重複上述表現。很多病人喜歡走路時往前傾,這是一種為減輕疼痛的姿勢性代償,通過前傾,可以避免黃韌帶摺疊等可使腰椎管狹窄加重的因素,使椎管容積相對增大,受壓迫的神經暫時得到減壓,疼痛也能得到緩解。同樣,患者在上山、騎自行車、上樓梯等屈曲姿勢下癥狀也能得到減輕,在下山和脊柱後伸時加重。

3、馬尾神經綜合征當狹窄嚴重壓迫馬尾神經時,表現為會陰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礙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需要及早治療。

病 ◆ 因

1、先天因素發育性腰椎管狹窄,腰椎弓根短而致椎管矢徑短小,這種椎管狹窄是由先天性發育異常所致。

2、脊柱發生退行性病變包括年齡(重要因素),另外遺傳、內分泌、免疫等因素。就年齡因素來說,出生時纖維環的含水量約80%,髓核為90%;30歲後兩者變為70%及75%,以後纖維環保持約70%的水分,髓核則漸漸接近纖維環的水平。除水分外,椎間盤尚含有膠原纖維及蛋白多糖,其中約15%為膠原纖維。椎間盤的膠原纖維主要為Ⅰ型、Ⅱ型及Ⅸ型,Ⅱ型含水能力強,隨著年齡的增長,Ⅰ/ Ⅱ 型的比率增加。蛋白多糖的含量也下降,成分改變,椎間盤彈性降低。髓核與纖維環的比率減少,界限不清,椎間盤纖維化,不能將所受重力均勻地傳導給周圍的纖維環,減振的能力也下降。

3、外傷性椎管狹窄脊柱受外傷時,特別是外傷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脫位時常引起椎管狹窄。

4、腰椎部的各種炎症包括特異性或非特異性炎症,椎管內或管壁上的新生物等均可引起椎管狹窄。各種畸形如老年性駝背、脊柱側彎、強直性脊柱炎、氟骨症、Paget氏病及椎節鬆動均可引起椎管狹窄症。

治 ◆ 療

1.推拿按摩理療可活血化瘀,疏能經脈,緩解癥狀。

2.手術治療適用神經壓迫癥狀較重者。但手術風險大,手術相關併發症有術中出血、血管損傷、硬脊膜損傷、馬尾神經損傷、神經根損傷等。手術後圍手術期有可能出現休克、深靜脈栓塞,呼吸困難、肺部感染及肺不張,尿路感染,腹脹嘔吐等全身併發症。

3.膏藥治療由四十多種中藥組成的大復方,外用中藥,通過改善病變部位微循環,清除導致痙攣的致痛因子,促進由椎間盤突出、後縱韌帶鈣化、黃韌帶肥厚、椎體增生等卡壓和刺激神經、血管發生炎性水腫"脹大"的消除,促進椎間盤等突出物的化消吸收,使狹窄的椎管相對擴大,從而達到顯著的治療效果。

保 ◆ 養

1、腰的保護睡床要軟硬適中,避免睡床過硬或過軟,使腰肌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腰部受到風、寒侵襲,避免腰部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肌力不平衡,造成腰的勞損。

2、腰的應用正確用腰,搬抬重物時應先下蹲,用腰時間過長時應改變腰的姿勢,多做腰部活動,防止逐漸發生勞損,因工作性質而用腰過度或已產生輕度勞損時,應早用腰痛寧膠囊等藥物,避免勞損進一步加劇,而最終引起腰椎退性改變。

3、腰部保健運動堅持腰的保健運動,經常進行腰椎各方向的活動,使腰椎始終保持生理應力狀態,加強腰肌及腹肌練習,腰肌和腹肌的力量強,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對腰的保護能力加強,防止腰椎發生退行性改變。

患者◆反饋

傳播健康 傳播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腰椎 的精彩文章:

腰椎間盤突出和骨刺可不是一回事,千萬別搞錯
頸、腰椎間盤突出自我鍛煉方法及十點注意

TAG:腰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