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發展的「動物」史

人類發展的「動物」史

?

一切事物,如果要很好的發展,都要有個規劃、有個度、有個平衡、有個節制,或者叫理性;就象人類。如果純從感性的角度去回顧人類以前的「進步」史,說實話,充滿了「獸」性;當然,這是個人的一種類想。


三百萬年前,人類的一群優先祖先,在現今加拿大的崇山峻岭中生活。 這裡到處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野獸的集結地;也有泉水叮咚,魚類眾多。人類群聚在一起,用簡單的石器狩獵、捕魚為生。

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到一萬年前,人類終於有了開竅。不僅能鑽木取火,烤魚烤肉;而且懂得將石器、木料簡單加工成便於狩獵、捕魚的工具。這就是新石器時代。

到了新石器晚期,他們還學會了工業化狩獵方法:集體用石器將一群群野獸趕到懸崖處,促使野獸集體跳崖。

但這也帶來兩個結果:一是浪費嚴重,他們一時根本吃不了那麼多,又不會貯藏;二是動物很快滅絕。


為了生存,他們決定換一個地方。那時大陸之間還是相連的。他們通過歐亞大陸一路向南,經過幾千年的一路遷徙尋考,最後在非洲定居下來。(在這途中,他們又學會了一種生存方法:種植水稻、小麥。)

這裡到處是平原,覆蓋著一片片的野生熱帶樹林。他們在森林之間種植糧食,森林中摘取野果,過得悠哉游哉。美好的生活促使他們情愛增加,無節制地生育,人口越為越多。

好在他們已經逐步有了一些思考能力。他們一方面,讓一部分人出外尋找新大陸;另一方面,燒毀森林,改為耕地。

那時候,農業上的先進技術是刀耕火種。用斧頭砍倒一片森林,然後放一把火,利用草木的灰燼作為肥料來種植自己想要的農作物。這種方式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施肥和翻地,但壞處是今年種過之後的土地明年就不能用了,又得換個森林來燒。(由於動物大幅減少,在這過程中,他們學會了馴養動物。)

過了幾千年,非洲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大面積的水土流失、物種消亡;森林全無、一片荒漠。非洲一大部分人,通過埃及,遷徙到伊拉克南部的兩河流域去了。

地球兩次物種大消亡,一是兩億年前的地殼運動和行星撞擊,恐龍滅絕;其二就是從人類農業種植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天。


一開始出外尋找新大陸的非洲居民,帶著農作物的種子,漂流到 了智利西邊的一個小島上(後人稱「復活節島」),居住下來。

一直到公元五世紀,這裡的土地和物種還非常豐富。但後來大家不知怎麼,迷戀上了雕像,就像古埃及人熱衷金字塔。

一開始雕像是一些家族用來緬懷祖先的,但後來大家跟風攀比起來, 一個比一個高大(最高的達20多米),一個比一個多。人手不夠就生育,還大肆砍伐樹木運送石像。

最終,因人口無節制的增長和對自然資源的肆意掠奪,小島文明覆滅,只留下一堆石像。


移民到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非洲人,發明了楔形文字,創造了蘇美爾文明。

一開始這裡土地肥沃,通過灌溉,大家每年都獲得豐收。於是大家一致決定通過灌溉、大興水利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獲得更大豐收。

開始確實如他們所願,獲得的財富全被用於建造宏偉的建築工程上了;但經過幾百年發展,農作物的產量大幅下降,不及原來的1/3。原來這裡山區富含鹽分,通過雨水沖洗、水利工程,大面積沉澱到耕地中,使這片肥沃的土地變成了鹽鹼地。

土地減產了,統治階級加大了對農民與奴隸的剝削力度,使得他們大批逃亡與反抗。公元前2000年,這裡建立的烏爾帝國

同時,他們把最初獲得的財富全都用於建造宏偉的建築工程上,而不是改善環境,最終導致了蘇美爾文明的衰落。


人類發展到現在,依然有對自然資源的無節制消耗。比如人口,1825年世界約10億,1925年為20億,而到2000年時,人口突破60億。不到100年,人口增長40億。

為了滿足人口增長所帶來的糧食需求,我們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農藥來提高糧食產量。化肥農藥,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導致了地下水的污染和水體的富營養化;現在全世界每天因為水污染而死亡的就有25000人,而因為食物和營養不良導致智力殘疾的兒童,全世界每年有2000萬人。

耕地因為污染與城市擴張每年在縮小。

同時,居於金字塔頂端的極少數人,又在操縱著人類文明的方向;一旦出現不可控,就有將人類拉向毀滅的風險,比如核戰爭。

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興替的過程,都有個代價,或者叫機會成本,包括人本身。人類的進步,也確實伴隨著眾多的失敗、陷阱與代價而來;換一個角度看,人類的進化,確實充滿了「獸」性。

2018042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蘇劉志祥 的精彩文章:

心智的成長與不可複製
邏輯思維的思想框架

TAG:江蘇劉志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