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竊不忘拜關公像:功利化的信奉為何會大行其道?

行竊不忘拜關公像:功利化的信奉為何會大行其道?

有媒體報道,一小偷在潛入倉庫盜竊的過程中,看到倉庫內放著一尊關公像,就祭拜起來,祈禱自己能順利得手。不過,他的行為並沒有起作用,反而當場被抓。事情發生在南京市,整個過程被監控拍下,個中邏輯令人啼笑皆非。同樣的事情,生活中雖然比較少。但其中所投射出的邏輯,卻很常見。

關乎盜竊的行為,不管理由是什麼,也難以逃脫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不過,就如小偷「祭拜關公像」的行為,著實值得玩味。實際上,在生活中類似的邏輯,並不少見。不管是「祭拜求子觀音」,還是「祭拜各路發財大神」,都算不得「信仰」,只能算一種「信奉」而已。

從意願的達成和憧憬的實現來看,只要不是特別惡俗的東西,對他(她)人不造成影響的信奉行為,大抵也不是什麼壞事兒。怕就怕在,將所信奉的事物當作一種萬能解藥,認為只要信奉,就能為自己所用。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若所信奉的事物真能靈驗,大抵他們應該對所有人是無差別的,而非是貪婪的和講條件的。

坦白講,「信仰」是對某種思想或宗教及對某人某物的敬仰,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其中強調精神層面的圭臬,而非將功利心寄託於所信奉的思想或事物。信仰帶有理智的主觀和情感體驗色彩,特別體現在宗教信仰上,極致者甚至會喪失理智。可虔誠者也並不會用信仰去作惡,用信仰去蠱惑生活,這是起碼的底線,要不然就是一種執迷不悟。

我們時常會在生活中發現一些執迷不悟的「信奉者」,他(她)們信奉著不同的宗教或風俗,但他(她)們中能稱得上虔誠的信仰者,卻寥寥無幾。在他(她)們之中,大多數人都在雙重標準下活著,一邊信奉著「真善美」(「三大宗教」都有這方面的教義),一邊卻在人群之中將功利心奉行到極致。

說到底,他(她)們所謂的信奉,也只是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信奉」。而非「信奉」普世的價值,並將其注入生活的江河,這或許就是目前多數信奉者的「分裂」怪象。這也就能理解,為何在國內的很多信奉者,多是那些老年人、經歷過生活苦痛的人。

對於他(她)們而言,信奉似乎與救贖無關,卻與逃避相近。有太多人將自己的苦難,拋給信奉的教義,而非將「信奉」作為圭臬,指導自己走向救贖之路。對於,一柱香,一禮拜,如若說那是一種敬仰神靈的行為,倒不如說它是助力眾生尋找自己的一種方式。

對於宗教而言,信奉本來是自由的。每個人的經歷不同,認知不同,自然就會走向不同的信奉通道。只要自己能虔誠以對,走向真我善美和自由信念,信奉什麼都是值得尊重的。所以,每當我看到一些信奉者對異教信奉者各種詬病時,不免感到一種失望。

同處一個世界,都講究「真善美」,卻見不得它者真知的存在,這著實就讓人感到遺憾。甚至,一些信奉者為說服他(她)人信奉自己的教義,盡然不惜一切代價。這更加違背信奉的基本前提:「自由信奉」。

實際上,只要心中有「真善美」,那怕一生不皈依任何「宗教」,也不會耽誤自己做一個虔誠的信徒。如盜竊者,即便他(她)平日里每天燒香拜佛或唱詩禱告,但他(她)的行為卻早已告訴人們,他(她)壓根就不是個好的信奉者。就算他(她)在偷東西的時候,祭拜關公像表現的很「虔誠」,但「關公」真的就會庇佑他(她)嗎?

顯然這是個偽命題,因為眾生所信仰的事物,都是講究道義和美好的,如若脫離這些標準,還讓「關公」保佑自己,這不明擺著就是講迷信,鬧笑話嗎?只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卻一直存在,並提煉成一種「功利化」精神,潛藏在眾生的行事為人之中。

所以,我一向認為絕大多數信奉者,信仰的目的不是「很純正」。甚至,從行為學層面考量,他(她)們只是為安放自己虛空的內心而信奉,其中包括對生活的不確定性,痛苦的慰藉,未知的恐懼。或許他(她)們也很清楚那些荒唐的行為不起作用,但卻還是希望為行為加一些籌碼,以此達到一種完滿的結局。

只是,這種帶有心理暗示的信奉,用在真善美求知上,還顯得較為親和。如若,用在作惡和獲利上,自然讓人感到尷尬。甚至,稍有不慎就是車禍現場。我曾聽說一些鄉野怪事,基本上都是圍繞這些功利性信奉展開的故事。按照鄉間鄰里的那種講法,好像很靈驗,貌似萬事萬物都被一種看不見的神靈控制著,只要不服從就會被懲戒。

我時常在想,像這樣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神靈,人們為何要傾注所有去討好,這樣的信奉真的就好嗎?我甚至認為,這種神靈人設的塑造,都是來自貪婪的人性,而非信奉本身就存在的邏輯。所以我一向強調,不管任何信仰,如果不能以常識論道,以真善美為終點,都不值得信奉,甚至離得越遠越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姬鵬 的精彩文章:

自導「綁架案」測試男友:極端作是一種病

TAG:姬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