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數字產業界解「芯」痛:突破核心技術

中國數字產業界解「芯」痛:突破核心技術

「突破核心技術,走出『芯』痛」,正成為中國數字產業界共同熱議的話題。

正在福州舉行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晶元技術展區格外引人注目。在同期舉行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業界人士更是為「中國芯」的發展紛紛發聲。

「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就是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在別人的院子裡面種菜。」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表示,「核心技術很難,但也不是高不可攀,我們錯過了昨天的機會,我們再也不能錯過明天的機會。」

作為中國互聯網四大巨頭之一,「阿里巴巴」連日來動作頻頻:宣布正在研發一款神經網路晶元;全資收購晶元企業「中天微」;出資控股全球第二大WiFi晶元商「樂鑫科技」。

「未來應該是爭奪技術領域的創新。」馬雲強調,真正的大企業不是看市場份額有多大,而是看是否掌握了核心和關鍵的技術;中國需要一大批能夠擔當大任的企業,能夠引領技術發展,能夠在關鍵技術、關鍵領域擔重責。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認為,數字中國建設需要每一個企業和個人都參與進來,需要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讓數字創新深入各行各業,讓更多的人能夠跨過數字鴻溝,充分利用數字技術來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馬化騰說,中國擺脫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只有科技這塊「骨頭」足夠硬,我們才有機會站起來,與國際巨頭平等對話。

過去幾年,騰訊不斷加大在前沿技術和核心技術領域的投入,已成立公司級的人工智慧實驗室,並在西雅圖設立了首個海外實驗室。目前,騰訊已將公司戰略投向「科技+文化」,正朝科技公司方向前進。

「作為信息技術企業的關鍵核心是技術創新,這也是一個責任。」在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看來,未來技術的核心是計算,計算平台和數據平台將成為城市的基礎設施;未來能與「電商」一樣紅火的是「數商」。

孫丕恕表示,要用自己的核心技術建設數字中國。他預測,到2025年,現在制約中國發展的很多關鍵技術會有根本性突破,真正從網路大國變成網路強國。

中國科學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把數字中國的未來投給「中國芯」。他說,晶元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只有做出自主創新的晶元,數字中國建設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建設數字中國,不單要建設應用大國。有了應用,有了市場,理應有更大的能力、空間發展核心技術。」鄧中翰強調,走自主創新這條路,需要國家在政策層面給予更多的支持,同時需要全社會予以高度的重視,讓我們徹底改變缺少「中國芯」的現狀,走向晶元強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頁岩氣財稅扶持政策加碼:資源稅減征30%
歐萊雅集團掌門人安鞏:中國會成為第一大市場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