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野武:不快活,寧願死

北野武:不快活,寧願死

多年以後功成名就的北野武站在威尼斯電影節的領獎台前依然能想起自己十幾歲時候偷了父母給姐姐準備的60萬嫁妝出去花天酒地。一個月之後錢花完回到家裡母親要打他一頓,奶奶拉住他的母親說:「要打也是我先打。」

那幾年的北野武正經歷著家庭的貧困帶來的不便,經常和小夥伴去偷東西換錢買吃的。在那個年紀,成天胡思亂想。那當然都是些遙不可及、孩子式的夢想,比如會想像自己在壽司店的櫃檯前坐下來,毫無顧忌地狂點想吃的東西。那時的北野武永遠處在飢餓狀態,所以老是夢想著能夠狼吞虎咽大吃一頓。

談北野武,該從何談起?他曾經輪番(或同時)做過舞台喜劇演員、業餘棒球選手、踢踏舞舞者、歌手、電視節目主持人、演員、劇場導演、廣告代言人、電影導演、編劇、剪輯師、作家、畫家等。結果不盡相同,但他什麼都碰過。

大學還沒畢業他就決定不再繼續完成學業。「當時,我是個叛逆的年輕人,一點也不循規蹈矩。我有個好鬥的靈魂。本來我就是個不服輸的人,為了達到最微不足道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我討厭失敗,也討厭屈居第二,但是這種心態並沒有幫助他完成大學學業。」

離開大學,北野武來到淺草討生活,夢想著成為一個喜劇演員。多年後他回憶起那段艱難唏噓道:「當年我來到淺草時,被一些劇院的導演或員工指著鼻子嘲笑過不少次。我想找喜劇演員工作的期待一直落空,就算有人僱用我,也都是很短期的工作。靠著不厭其煩一間一間不斷詢問,終於得到一個為自己打開新視野的工作:在「法國座」當卑微的電梯小弟。」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夢想的人的,在一次舞台劇表演即將開演的時候一個演員生病沒來,被業務員臨時頂替,從此開啟了自己的舞台表演生涯。

他總是追求過不一樣的人生,幾年之後和一個喜劇演員一起組合表演漫才,從此有了自己的藝名:拍子武。漫才,類似於中國的相聲藝術。北野武憑藉著辛辣的諷刺和絕頂的搞笑本事從淺草轉戰電視台,名利雙收。

那時候日本的節目經常會搞漫才比賽。在一個名叫《漫才》的節目里,幾個搞笑雙人組,每星期得在電視觀眾面前,跟四五組喜劇演員對決。這些二人組,有時候甚至是三人組,上場表演一段搞笑劇或短劇,彼此間有一股難以想像的競爭感。要是在一段對答中沒逗笑觀眾、話沒接好,或在短劇中有什麼閃失,保證你下星期就不會出現在節目現場。連續進行好幾星期,只有最強的人可以「存活」。

北野武每一次上陣,都會告訴自己:「我是最棒的。我是這個項目的世界冠軍……」要是有演員的表現比他好,他就會很沮喪,像被打倒在地的拳擊手,爬不起來。

對表演著魔的北野武說,「當時我對錢一點也不感興趣,完全沒想到錢的事。我沒有特別想賺錢,目標只有一個:要以喜劇演員的身份存在、受到認可。」也就是這種追求極致的心態讓他像一個上滿發條的機器充滿激情奮鬥下去。

名利雙收的北野武買了人生第一台法拉利,但是第一次開法拉利這輛法拉利就屁股著火。後來有一個段子是北野武買了新法拉利之後讓朋友在前面開,自己打了個計程車在後面跟著,然後跟計程車司機吹噓說:「看,前面那個就是我的法拉利。」

42歲這年,北野武誤打誤撞開始了自己的導演生涯。當時的他一周有八檔節目主持,而導演深作欣二則要求身為男主角的北野武必須在兩個月內呆在劇組。北野武說:「要是我兩個月之內肯定能拍好這部片子。」於是導演遞交辭呈,北野武執導了《凶暴的男人》。該片囊括當年前日本電影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新秀獎。

他唯一的追求是:永遠不讓自己無聊。但,人終究還是有透支的一天。

時間是1994年夏天。手邊工作多到不行的北野武,那時剛拍完一部喜劇,心情卻沒有得到緩解,有時甚至感覺山窮水盡。當年他正值47歲,害怕著最糟糕的事:無聊、厭煩。撐過了40歲的關卡,如今他心慌地看到50歲的危機在萌芽。於是,在黎明前,在東京那些過胖的烏鴉翻找垃圾桶的時刻,他騎著摩托車,加快了速度,最後,撞上路邊的護欄。在這之前,他曾向親朋好友透露自己的狀態不是很好。幾小時後,這條新聞上了電視:一名及時踩下剎車的計程車司機,在路邊一盞路燈的漫射下發現了北野武。

在訪談中提起這起車禍,北野武說:「當時我覺得自己好像在原地打轉,沒有能力重新開始。我重複提出過去已經用過的創意發展路線,尋找新鮮感、新鮮空氣,在其他人身上尋找新事物,卻什麼都沒找到。漸漸地,我來到一個關鍵的臨界點,一種很極端的狀態。」

在車禍之後,北野武開始反省自己,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畫畫上。「有改變是件好事。我討厭因循守舊,不喜歡沒完沒了地重複。做人一定要懂得質疑自己,對自己提出適當的問題,跟著時代改變。」

半年之後他又回到電視節目中央,唯一不好的一點是車禍造成他一半臉癱瘓。

之後他拍攝了《菊次郎的夏天》,《座頭市》等膾炙人口的好片,在電影屆的地位越來越接近黑澤明。

他不是個固執己見的人,拍《偶像》之前他拜託山本耀司設計服裝,山本耀司給設計了特別華麗的服裝,這與劇本不符。北野武不好意思麻煩山本耀司修改服裝便把劇本修改了一遍。

他又是特別注重作品完成度的人,久石讓的音樂讓他的電影得到升華,但是新電影久石讓的配樂不能令其滿意的時候他便直接更換掉這個搭檔。

現在的北野武依舊活躍在舞台中間,綜藝節目中的他像個瘋子,電影中的他冷酷如教父。回首自己的人生,北野武慶幸自己沒有進入本田變成一個上班機器人。

「我覺得我還是不要進本田比較好。我永遠不可能靠領死薪水度日,像大家那樣正常工作,變成一個上班族機器人。」

看完北野武的經歷總是忍不住想要和他一樣拋棄煩惱去追尋自我。但面對自己日復一日又日負一日的生活時,總是沒有勇氣跳出生活的桎梏。北野武的電影《玩偶》里反映出這個社會的焦慮。這部片講到的那些人,那些男人女人,尤其是年輕人,完全不想奮鬥,不想追求現代社會讚揚的那些目標,例如無論如何都要成功、結婚、組織家庭等等。這些事在他們眼裡沒有意義,也沒什麼重要性。

事實上,《玩偶》呈現了我們當中有些人如何在命運的打擊下,可能落入支離破碎的下場。最後,由於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或屈服於某種限制,電影中的人物從簡單的幸福身邊逃開。而他們的逃避,看起來是那麼不得不,而且刻不容緩。

冷酷的北野武在電影里細緻得描摹出了我們的迷離,溫情的北野武則在電視廣告里呼喚年輕人要走出來奮鬥。

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如此逍遙的北野武經常不明白為什麼如今的年輕人如此崇尚「喪文化」和「宅文化」,甚至是「佛繫心態」。在他看來,想要享受人生的樂趣,就不要對別人、對老天爺、對國家與政府抱著太多期待。人必須花很大的努力才能確保自己得到最些微的快樂。這確實很不容易,因為這條路上布滿了陷阱。

他將自己的的經驗傳授給了大家:「快樂也來自付出:對窮人、對社會、對工作的付出。我個人覺得,讓我產生幸福感的就是這一點。就我來說,這是一種用來對抗不平等的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筆記 的精彩文章:

李商隱的貪痴嗔

TAG:周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