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

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

4月22日,正值第49個世界地球日,由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主管部門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指導、全國地質資料館主辦、中國礦業報社承辦的「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在北京宣布正式啟動。本次大賽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推進以「創新」為主題的地質文化建設年活動的具體舉措,同時也是「珍惜自然資源呵護美麗國土——講好我們的地球故事」世界地球日活動主題的具體實踐。全球空間分析領域的領軍企業Esri將為本次大賽提供系列技術支持。

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發布儀式現場

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凌月明出席會議並見證大賽正式啟動。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主管部門司長鞠建華主持啟動儀式。大賽指導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參事張洪濤,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副司長馮宏聲,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錢岩出席會議。

鞠建華表示,地質資料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和資源家底的反映,也是破解地球故事的「金鑰匙」。目前,我國館藏成果地質資料總量超過1500餘萬份,原始地質資料總量超過148萬份,實物地質資料的岩心約103萬延米,標本約11萬塊,光薄片約14萬片,樣品約144萬袋。「十二五」以來,我國加快開展地質資料數字化進程,目前已完成了上千萬件歷史形成的地質資料數字化工作,數字化率超過99%,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超越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這些海量數字化成果為充分挖掘應用潛力和社會共享奠定了堅實基礎。

鞠建華強調,要以數據應用創新為引擎,推進地質數據資料開放共享。下一步在資料管理領域,將著力提升地質資料共享服務新產品開發水平,特別是在線網路服務中充分發揮數字化地質資料的重要作用,促進地質資料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地學成果快速轉化。

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的口號是:「中國之夢飛揚地質數據共享」,官方網址為http://www.ngac.org.cn/competition/。凡我國公民和境內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均可以個人或組建團體參加比賽。參賽者通過利用全國地質資料館發布的地質資料在線服務、地質圖在線服務、目錄元數據和系統運行日誌等服務資源,開發各類創新性應用。參賽者提交的應用作品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 Web 應用,主要包括專題信息系統、網站、專題地圖等;二是移動終端應用,iOS、Android 等平台上的 App 為主要方式。參賽者需提供參賽作品的詳細功能介紹和清晰、直觀的縮略圖等作品信息。

大賽在4月22日正式啟動,之後將歷經參賽報名、作品提交、作品遴選、專家評審等階段,最終從創意、用戶體驗、開發難度、實用價值幾個方面優選出創新性強、應用性好的作品,進行公開展示,以此促進地質資料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地質服務創新成果影響力。據了解,大賽將設置最優開發獎、最佳創意獎、奇思妙想獎三大獎項,提供最高1萬元的現金獎勵,獲獎作品將在中國礦業大會期間集中展示。

Esri中國華北區平台實施部經理馬紅旺介紹ArcGIS在地質信息化方面的應用成果

Esri公司作為本次大賽的技術支撐單位之一,將為大賽提供系列技術支持。Esri是全球地理信息系統(GIS)領域的領導者,從創立之初就一直致力於通過幫助用戶挖掘數據的全部潛能來提高其運營及業務能力。在中國,Esri十分關注地質信息化的發展,是國內空間信息技術在地質調查信息化領域推廣的積極倡導者和參與者。Esri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擁有悠久的合作歷史,雙方已於2014年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聯合成立「Esri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實驗研究中心」,共同致力於中國地質信息平台的打造,提高地質信息對國家建設的基礎服務能力,以及對廣大普通民眾的服務能力。

近年來,全國地質資料館以通過使用Esri公司的ArcGIS地理平台,基於平台的地圖故事能力,先後製作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專題地質資料展」 「紀念中國地質調查工作百年——中國首批地質學生畢業百年實習報告展」 「天地正氣地質人一片赤誠報國心——紀念解放前地質戰線的老共產黨員」等專題,引起了業界及社會的廣泛熱議和普遍認同,探索出一條簡單、便利地將館藏信息進行圖檔時空一體可視化的新途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原晚報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原晚報網 的精彩文章:

臨床心理學博士肖晶Nature子刊發文
餐桌椅年後要清潔保養,一統傢具奉上小妙招

TAG:太原晚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