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離一顆真正的「中國芯」,我們還差多遠?-我們錯過太多太多,以至於……

離一顆真正的「中國芯」,我們還差多遠?-我們錯過太多太多,以至於……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中興晶元事件,這些天引發了極大的關注。然而,對於一個晶元行業曾經的金牌銷售來說,我一直沒有覺得這事兒會給中興帶來多大的實際影響,儘管看上去(或者從中興領導層的表態中發現)事態很嚴重。

為什麼我會這麼認為呢?

道理很簡單-你可以用行政命令禁止全部的晶元廠商向某家公司出售晶元、技術等產品,但你不可能禁止整個生態中的供應鏈。具體來說,就是特朗普可以禁止直接銷售晶元給某家公司,但不能禁止這家公司從整個市場來採購晶元。除非,「老特」準備禁止美國晶元在全球市場上的銷售。否則,即便是對中國的整個晶元市場都禁售,也還是有辦法拿到晶元的-可能貴點、採購速度慢一點。

這就像那些美國在面上絕不可能直接賣武器給他們的,在美國人眼中是徹頭徹尾的恐怖主義分子的國家,還是拿著美國的機槍、手雷、導彈對付美國大兵一樣。

(我不敢...)

禁止生態供應鏈的難度極大,不是一國總統就能說了算的。

當然,就算是要求各大美國晶元廠商對中國市場全面禁止,我估計也不是「老特」一個人能說了算的。如果真敢這麼干,那對美國晶元公司的影響就太大了。在國內電子企業還沒倒閉的時候(我們有得是辦法採購民用晶元),他們自己先倒閉了也未可知。

然而,這條新聞引發了對中國芯的探討。坦白說,作為晶元的業內人士(幾年前),我們當時還真的特別誠懇的認為,既然已經有了現成的(民用級)晶元,何必還要去自己研發呢?晶元的研發的確不是投個幾億、十幾億就能完成的事情-100億是起步價。這樣想也是有道理的,畢竟,假如你住在樓里,已經有打通的下水道了,你幹嘛非要自己另外挖一條?就算你說,我有錢,我樂意挖,大樓的設計師也不見得會同意,你樓下的鄰居也不見得會同意。

所以,那時候我們認為,即便是要做晶元,我們也要研究軍品級別的晶元-在工作環境溫度範圍、穩定性、速度等方面超過民用級。

沒想到這次「老特」來了這麼一下,讓整個國家開始再次思考做自己的晶元。其實,這事兒我們一直都在思考、都在投入。但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特別明顯的效果呢?除了大家說的投入不夠,或者單獨依靠制度不能吸引用戶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呢?

我想就這個發表一些個人觀點:

晶元製造是生態系統的對決!複雜度極高!

如果用一句話來表述,那就是晶元製造不單單是晶元製造的問題,而是生態系統之間的對決。

什麼意思呢?

大家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用晶元幹嘛?(這些東西黑乎乎的,也不能吃。)

晶元當然是用於製造電子設備的,比如我們用的電腦、手機、Pad、藍牙耳機、音響、電視機以及讓手機有信號的基站設備、能上網的路由器、等等等等,都需要晶元來實現其功能。從這個角度來看,基本上整個數字時代就是建立在晶元的基礎上的。另外,像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機器人等行業的發展更離不開晶元。

網上文章所說的35納米、28納米的生產工藝,其實就是在說晶元電路當中的最小工藝尺寸。如果能做到更小的尺寸,我們就能在更小面積的材料上,完成更多的計算、存儲等單元的布局,實現設備的小型化。同時,新興的半導體工藝還能提高晶元內部的運行速度,這也是為了提升計算速度。所以,電子設備功能的提升其實就是小型化,處理速度快、以及功耗低(耗電量低,待機時間長)等方面的提升。

因此,我們想要的並不是晶元,而是這些電子設備性能的提升。只是晶元在這裡扮演了極其重要的基礎作用-有點像蓋房子的地基一樣,所以必須採用更好的晶元產品,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

那麼,種類豐富的電子設備功能的提升,除了要晶元技術的支持外,還需要什麼呢?答案是:軟體。

現在,任何一個電子設備,都需要軟體支持。即便是那些沒有人機界面的設備,比如最普通的音響,按一個按鈕就能工作的那種,其MCU(單片機)里也運行著軟體。有人機界面的智能手機、電腦、網站伺服器等就更不必說了,它們需要更複雜的操作系統軟體來支持。

還有一個提升電子設備性能的關鍵,就是怎麼組合?只有晶元不行、只有軟體也不行。晶元的種類很多、軟體的種類也特別豐富,它們好像一塊塊積木,工程師們要把不同性能的晶元依靠電路板鏈接起來,為他們編寫適合的嵌入式的軟體(晶元運算命令),複雜的設備還得編寫相應的操作系統軟體。

其實,國內的很多知名電子設備廠商,就是做最後這個環節的:組合硬體和軟體-搭積木的工作-行業里稱之為「系統集成商」。

最終的電子產品是通過系統集成商這個環節之後,才被製造出來並有實際應用效用的。所以,在「老特」沒這麼喪心病狂之前,大家都津津樂道地做著系統集成商的工作,購買原料-晶元、設計電路板和軟體、設計外殼(工業設計)、製造產品並銷售。

後來有人發現,電子設備的市場競爭太激烈。很多國產的電子設備,比如智能手機的整體利潤率也就在10%左右,而晶元的利潤率可以達到70%。材料利潤高、貴,限制了國內電子產品的競爭優勢。於是,在系統集成領域內乾的風生水起的公司,開始有了更高的追求-設計並製造晶元。

製造晶元

晶元製造的過程非常複雜,否則,把一堆海沙當中不值錢的硅材料,變成一顆顆黑麻麻的晶元就能賺70%利潤,這種暴利行業堪比販毒。如果沒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大家早就蜂擁而至了。

簡單總結下來,晶元製造需要這麼幾個流程:

數字晶元製造:

1:設計

這裡的設計又分為前端設計和後端設計。進行晶元設計時,頂級高手可以直接設計ASIC專用晶元。但隨著數字晶元的規模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複雜,現在較為通用的設計思路是用FPGA來實現晶元功能的驗證,再去通過後端設計流片。

這裡的知識相當複雜,非專業類的讀者可以忽略。我在知乎上截取了一些關於數字晶元設計的流程,供大家了解其複雜性。一般人不用去鑽研這個啦。

(大學時學到這個,我立即就沒興趣了,現在想想,應該好好學來的......)

2:生產

經過這些「他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他」的設計流程,一顆數字晶元就可以去台積電和台聯電流片生產了。但,就僅僅是生產這個環節,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前期樣片需要驗證,不通過就要回去改設計;通過了再去看一些質量指標。晶元行業要求的最大壞片率是百萬分之5,也就是一百萬顆晶元當中,不能超過5片是壞的。這就要求生產技術十分過硬。台積電和台聯電在這方面的積累了數十年,才達到這個水平。不過,好在它們是台灣的企業-你懂的。

3:市場

真正的ASIC流片,對數量要求非常高。所以,你必須要保證設計出來的晶元有很大的市場。如果沒有這個把握,一般的電子設備生產商和製造商,在開始驗證市場的時候,都是採用FPGA或者CPLD這些白紙式的數字晶元來實現產品功能的。道理就像,你想寫一篇文章,但不知道讀者願不願意看,看得人多不多,那就找幾張白紙或者方格本,先把文章寫下來,給少數人試看。大家覺得好,再大規模印刷的道理一樣。因此,一款晶元能夠滿足市場需求,也需要漫長的時間來驗證。

4:銷售

大的晶元公司為了出售自己的產品,都會請很多被稱為AE(Application Engineer 應用工程師)的人。這個團隊會用公司最新的晶元,設計出一些功能完善的演示板,來推廣自己的晶元。電子設備廠商們,往往只需要在這些功能齊全的通用開發板上,做一些個性化的修改。這樣,就完成了自己的產品原型。然後,拿著這些原型,去完成自己的電子產品生產流程。

(偶以前帶著團隊賣了不少這種開發板,現在想想,早知道不賣了)

開發板的水平優劣,是造成晶元公司銷售能力強弱的差別之一。為啥國內的系統集成商們很依賴美國的晶元廠商,原因也就在於此。他們平時都是用人家的晶元,人家組織力量開發好的功能板,拿過來修修改改就出產品了。這就好比,一旦你依賴了某種服務,當提供服務的人突然翻臉,光適應這種變化,就夠你一嗆。

就像很多老闆最怕跟了自己好幾年的貼心秘書離職,突然之間一切都亂套了(所以才有人想方設法的把秘書變成老婆,除了眾所周知的原因外...)。

(求求你,嫁給我吧,不能沒有你)

5:開發軟體

少數購買晶元的系統集成商,還是很有節操的,比如用到FPGA和CPLD的電子設備廠家,為了實現自己產品的創新功能,就不得不去做一些「搭積木」的開發。這時候,晶元公司就要為他們提供一些開發軟體,用於給晶元編程和調試。之前軟體要收費,現在免費的多了,晶元廠家從晶元銷售中來賺錢。

開發軟體的優劣,直接決定了用戶是否樂意用你的晶元。誰也不願意自己熬夜寫了好幾宿的C嵌彙編(就是一堆代碼)被軟體瞎報錯,或者不報錯,一到真正運行時,啞火。

開發軟體的可靠性十分重要。在我熟悉的FPGA行業中,世界上三大巨頭XILINX 、ALTERA、LATTICE(可悲,清一色的美國公司),排名前2位的,就是因為軟體好用,所以一直壓著第三名。去年,咱們中國想收購LATTICE,最差的這個,還被美國政府干擾,沒買成。XILINX有幾個高管出來做了一家叫SiliconBlue (業內簡稱SB,這名字起的真夠牛的)的公司,最後還是因為開發軟體太爛,賣給了LATTICE。

可編程邏輯門晶元世界三大巨頭:

(偶工作過的地方,後悔為虎作倀啊...)

(偶也在這裡工作過,全是眼淚...)

(當時被我鄙視的千年老三,就知道便宜、便宜,軟體一塌糊塗,居然中國想買的時候,它不賣,繼續鄙視它)

那你可能會說,這有啥啊,咱們也設計一個牛逼的開發軟體就行了。事情沒那麼簡單-這些軟體,比如XILINX晶元的一系列開發軟體,都是經過幾十年的迭代、糾錯、不斷完善才到今天這個水平的。一開始,從小規模的邏輯運算驗證,開發工程師們反饋,說這不行,那不行,XILINX就改。到現在大規模的開發,一路改下來,才不至於亂報錯,或者有錯不報(這個最狠)。這...不是有錢、有人就行的,必須要時間的積累,和用戶使用以及反饋。

你也許認為,我們中國人愛國一點,從頭慢慢來,現在的迭代速度也快,人才也多,抓緊趕超不就行了么?呃... 這是不太可能發生的。因為人家建立了「生態級的先發優勢」。

6:生態級的先發優勢

當時(long long time ago),沒有數字電路晶元,所以大家不得不用二極體、三極體(別問我這是啥)來搭建數字的邏輯電路。

(真空管-看這個頭就不好惹)

後來,出現了小規模的數字集成電路,效率可比自己搭高多了。因此,即使那時候,軟體不好用,也有很多電子工程師熱切地使用新的數字晶元。而且,那時候用晶元製造出來的電子產品,又小又靈活(相比於用真空管搭建的磚頭來說),實在是當時的優勢產品啊。消費者也願意花錢購買。

可現在如果你翻過去從頭開始,電子設備已經發展到如此地步了,就相當於你準備用馬車和汽車賽跑,肯定會輸掉很多市場。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經過無數次迭代,無論是從晶元硬體還是開發軟體上,我們都落後了一大截。不單單是一個方面落後,而是處處落後。因此,他們就有了「生態級的先發優勢」。

所以,綜合上述要點,單純解決了晶元本身的問題,比如開發出光刻機啊,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

(不服比比看誰快)

7: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

最「可恨」的是在這個生態先發優勢裡面,人家建立了完整的知識產品保護。

這包括:技術、協議和實現方法。而且,美國的發明專利特別的嚴格,只要你跟他做出來的東西是一樣效用的,即使不按照他的流程來做(自己創造一個新流程)也是侵權。

(科技老大的流氓程度可不一般)

還好,WWW、TCPIP協議的發明人都放棄了專利的申請。802.11的協議,是澳大利亞人發明的,否則,我們就有可能用不了互聯網、WiFi。這就嚇人了。

但我們在晶元製造過程中,一旦遇到專利問題,不管怎麼樣,都是要支付「買路錢」的。而且,也的確沒辦法各個都搞差異化,也搞不了差異化。

假如,你非要換個通信協議來設計WiFi,那人家也不認啊,人家的設備不和你溝通。所以,中興想在5G上發力,想以自己的技術來詮釋下一代通信技術(強烈點贊!),估計也就是這點惹到「老特」了。

上面這些麻煩還只是數字晶元領域內的

下面來說說模擬晶元:

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實驗室的一位教授說,模擬電子這門課,有個外號-魔鬼電子。

剛入門的我馬上認為完蛋了,覺得自己報考了一個詭異的專業。這個專業之所以詭異,原因在於,一旦信號的頻率進入高頻範圍,很多事情就不是通過計算和邏輯能夠理解的了,必須依靠實踐經驗。

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魔鬼電子。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在一次微波傳輸的實驗中,我們用銅片,做了兩個光滑的導電平面,把它當成微波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天線。

可是無論怎麼調整位置、增加信號強度、縮短距離,接收端那邊就是收不到發送的信號。這過程就像大學時候學情書,你寫的嘔心瀝血,對方看了以後完全麻木,石沉大海。你再怎麼揪心,也白搭。

折騰了兩天也不行,趕緊請我們的「魔鬼」教授來了。他看了看,從工具箱里拿出一個銼(你沒看錯,就是很麻麻的那種銼),在發射端和接收端光滑的銅表面上,銼了兩個詭異的圖案,完全沒有任何邏輯,也不是什麼正規的圖形。

(這也是科學,你以為呢?)

銼完了,他讓我們再試試看。

信號發生器一打開,接收端的示波器上立即出現了完美的信號波形,和發射端的一模一樣。就像你一直寫情書,都沒用,突然有天,不知道啥原因,可能是知道你爸比較有錢,女神就開始主動拋媚眼了。

這就魔鬼電子。越是高頻信號,越是如此。而模擬晶元,就是要把這個邏輯運用到小小的晶元當中去。(銼這兩下,就可以申請專利了)

你可能不知道高頻有啥好處,高頻意味著抗干擾,傳輸距離遠。舉例來說,我經常去的那個廣播電台,FM99.8就是99.8兆(百萬)赫茲的高頻信號廣播。但是我說話的聲音,以及喝水喝多了打嗝的聲音,其實就是20-20000赫茲的信號(你的也是)。沒有99.8兆赫茲作為「高鐵」,你別想坐在車裡打開收音機聽到我打嗝的聲音(我也聽不到你的,),除非你和我坐在一起,我還得舉個喇叭朝你喊。

衛星、電話、通訊,都得用模擬高頻信號作為「高鐵」才能傳播有效信號。而一旦進入高頻,就神鬼莫測,必須有強大的經驗積累才能攻克難關。

操作系統:

好了,就算上述問題都解決了。你還要有個操作系統。啥叫操作系統,就是蘋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以及你的Windows。這個操作系統軟體是應用軟體、硬體軟體中間的平台型軟體。沒有它,你根本無法與這群黑麻麻的晶元互動。

這個軟體的迭代,不用我說你也知道了吧。每次你打開電腦,比爾蓋茨讓你更新軟體時,就是一次迭代。迭代就是根據全世界人民的使用情況進行的修改Bug(錯誤、漏洞)的優化。

除非你讓全世界人民,或者全中國人民從頭開始,放棄Windows,放棄IOS、放棄安卓,用你的不知道啥時候會死機的軟體,然後一步步迭代到同等水平,才能全面戰勝這些美國佬。如果你說服不了大家(實際上很難辦到,因為用戶體驗會大大受到影響,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就算大家特別愛國,非要用國產的軟硬體,在電子設備成品的產品質量方面也會落後一大截,可能會讓設備商失去自身的市場),你都不知道該怎麼改進?根本沒人用,也沒有反饋。

以上的每個環節,都必須要克服,而且進步的速度和步調最好一致性比較高。否則,任何一個環節進步迅速,對於整體的幫助都不大。必須齊頭並進,才有效果,才是高效率的。否則,即便是你有黑麻麻的晶元,也於事無補,不能產生實際的好處。就像奧運會體操團體比賽一樣,只有吊環的水平高,可得不了團體的冠軍。

當然,稍微認真一點的讀者都會發現,即便是在晶元開發的過程中,使用的那些晶元電路設計軟體,也基本上都是美國的。如果你不用這些軟體,或者人家不給咱們用,那就連晶元設計的軟體都要重頭來過,這工作量和時間......

因此,「中國芯」的問題,是一個「生態系統」的對決,而不是一兩項,十幾項的專業因素的對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用「專才」思維來思考,必須以生態思維來找出路。

那麼,我們能不能跨過這個階段,直奔下一個階段呢。比如從人工智慧領域開始,組建生態系統,而不去在原有的生態里和別人競爭。如果這樣可行,我們就進入了新的生態位置,從更高的維度「截胡」。

(我們可以全面禁止美國人學習打麻將的技術,以便截胡)

我個人認為,在既有的思維模式下,也就是按照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這個思路,「截胡」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是這相當於你按照別人給你的圖紙、以及隱匿在圖紙背後的思路來設計未來的大廈,那麼,一定會受到別人的限制。

這個問題,我們下周找時間來探討一下,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辦法繞過現在的困境?

通過這篇短文的閱讀,相信你可以比較清醒了,中國芯離我們還有很遠的距離。這段距離不是我們一生氣、一跺腳就能趕上的。同時,「老特」對咱們的禁售究竟能堅持多久,能否禁止生態供應鏈,這個尚未可知。如果試著猜想一下,我認為禁售可能不會太久,畢竟現在是一個商業高度發達的時代,不符合商業規律的事情,幹不了太久。且美國總統的後台,也是一些大財閥構成的,顯然,其中肯定少不了半導體行業的財主。

(老特的任期還有2年,嘿嘿)

因此,我粗略估計,「中興芯事件」實質性的危害不會太大,但卻給咱們中國人大大地提了個醒,如果還不立即行動起來,可能會在整個數字時代都受制於人,這可絕對不行!行動,要以生態對決的思維來行動,如果成本過高,就要轉換思維方式,另闢蹊徑。

那麼我們有哪些「蹊徑」可以開闢呢?咱們下周再一起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客創新 的精彩文章:

TAG:大客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