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倫理審查堵住更多「煉丹式」實驗

讓倫理審查堵住更多「煉丹式」實驗

倫理審查遵循「控制風險原則」,即「首先將受試者人身安全、健康權益放在優先地位,其次才是科學和社會利益,研究風險與受益比例應當合理,力求使受試者儘可能避免傷害。」

浙江大學哲學系學生參照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用四味中藥材做成的「孔聖枕中丹」。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文 |左生一

浙江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孔令宏發起的「內丹修鍊」實驗(即「冥想神經機制實驗」)已被叫停。叫停的是公眾尚不太熟悉的倫理審查機構,原因是該實驗項目涉及人體實驗,在申報過程中未通過倫理審查。

倫理審查機構叫停「冥想神經機制實驗」,正是我國對於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審查愈發嚴格、規範的一個體現。原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會議討論通過、於2016年12月起執行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規定,涉及人類生理、心理等實驗研究都必須接受倫理審查。

道家內丹修鍊的研究要擺脫過去玄學的研究方法,以及體驗式的語言表述,從而採用現代精密儀器來檢驗,並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這是時代對道教文化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它需要形成一種全新的解釋系統。從這個角度而言,孔令宏的「冥想神經機制實驗」在一定範圍內被視為了一種業內「創舉」。

然而,該項實驗是要將神秘的「內丹修鍊」用於改善人的精神體驗,即讓冥想神經機制這種帶有不確定性的充滿神秘色彩的「神學」用於可能的增強人的認知能力,帶來情感上的好處。特定的冥想機制是否真有治療不良自我體驗,如抑鬱症、疼痛等,又能否真正提高幸福感。

儘管有國外同行基於15年間對100多名佛教人士及大量冥想初學者的大腦掃描,在《細胞》雜誌發表題為《重建和解構自我:冥想練習中的認知機制》的文章,得出「冥想會讓大腦某些區域體積變大」的結論,但這些變化是否就絕對有利於人的健康,仍是未知數。

這正是倫理審查需要審查的內容,即「控制風險原則」,該原則規定「首先將受試者人身安全、健康權益放在優先地位,其次才是科學和社會利益,研究風險與受益比例應當合理,力求使受試者儘可能避免傷害。」

正如從事神經內科研究的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珞穎所說,佛教的禪定冥想對健康的確無害,但道教內丹修鍊是否有害尚不清楚,如果哪怕可能有一丁點「危害」,那該實驗也不適合進行。事實上,該項實驗的結廬煉丹伴有汞、鉛等影響人體健康的重金屬攝入,重金屬攝入過量即對人體有害,這是確定無疑的。這樣有諸多不確定的實驗研究即用於人類,被倫理審查機構叫停實屬必然。

這也不乏啟示:現實中,社會既要保障科學研究的探索和創新空間,也要對受試者加以保護。在此情境下,基於風險管理理念的倫理審查不可或缺,這也是避免科研滑入倫理「病區」的重要保障。叫停極具爭議性的「內丹修鍊」實驗,在這方面就立下了範本。

左生一(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家裡的「死海」懸浮實驗
區塊鏈已落地應用:你在睡覺時,它在幫你產生收益!中機區塊鏈實驗室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