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熊家長!

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熊家長!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對天真爛漫的孩子評論由「祖國的花朵」變成了厭惡的「熊孩子」。

日常生活中,媒體的報道使人們對」熊孩子」的刻板印象難以磨滅,人們寧願喜歡寵物也不願接觸孩子。

1

前段時間,知乎上一則主題為「摧毀一個熊孩子有多困難?」受到網友的讚賞。

文中講述了她親戚的孫子,在她與嫂嫂聊天時,突然從背後狠狠推了懷胎四月的嫂嫂。

所幸,貼主反應及時,以雙膝跪地的姿勢架著嫂嫂,才免於意外。

而讓人詫異的是,與她的驚險不同,犯錯的小孩像個沒事人一樣,氣定神閑的吃著零食 。

詢問原因,熊孩子滿不在乎的說:我看電視上孕婦摔了會流產,我就想看看推到她會不會也流產。」

於是,氣憤的貼主拿起拖把桿和擀麵杖狠狠教訓這個「熊孩子」,並把他趕出去。

後來,這個「熊孩子」每次都會躲著貼主。

貼主總結道:「熊孩子就是要以暴制暴,打到你老實。」她的態度和行為受到網友們的一致點贊。

不可否認,「熊孩子」的確很讓人頭疼,人們對於「熊孩子」的態度一貫是:打不得、罵沒用,只能恨得咬牙切齒。

每個人都是從頑皮的小孩子成長為懂事的大人,對於孩子的小打小鬧、頑皮,只要無傷大雅,我們都能容忍,但我們不能驕縱,我們對」熊孩子」的忍耐也是有底線的。

2

熊孩子的背後,可能有著一個「熊家長」。

上周,在陝西寶雞的一家飯店裡,一位孕婦在一個4歲孩子端著飯碗走出飯店時,故意伸出一隻腳,絆倒了孩子。

這一絆,直接導致這個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留院觀察。

通過觀看錄像 ,發現小孩在進門時,由於用力過猛,無意中將門帘甩到孕婦身上了,孕婦隨即大聲嚷嚷,嘴裡一直辱罵,但她仍氣不過,才會絆倒孩子。

小孩子的無意卻引發了孕婦的有意。

與小孩子的天真浪漫相比,孕婦的狹隘讓人唏噓。

如果把無意的小孩子 定義為「熊孩子」,那有意的家長不就是名副其實的熊家長。

更為諷刺的是,她自己的腹中也許正孕育著一個「熊孩子」。

父母的教養,映射著孩子的品行。

熊孩子之所以「熊」,在於父母的無能,更在於家長的「熊」。家長的不作為,導致熊孩子的有恃無恐。

3

要尊重兒童,不要急於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 —— 盧梭

媒體漫天的報道,使無數孩子遭遇無妄之災,「熊孩子」一詞最早只是大人們對孩子頑皮無奈的稱呼,而現在卻變成了對孩子們的貶義詞。

與「熊家長」相比,「熊孩子並不可怕。

熊孩子只是比較頑皮,他們的行為都是出於好奇心理,只要家長耐心糾正,他們會慢慢變好。

而「熊家長」則不同,他們的行為比較複雜,比起孩子,他們是有自我意識的,他們也更難糾正。

希望我們能對熊孩子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少一些誤解,也希望每一個「熊孩子」的身後,都是好家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女心事薄 的精彩文章:

TAG:少女心事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