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說有些中醫僅憑一張方子就打遍天下?

聽說有些中醫僅憑一張方子就打遍天下?

先給大家談點小湛醫生的家務事。

大家應該有印象,去年冬天有一個令人恐懼的關鍵詞---流感,還記得那篇在朋友圈刷屏的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嗎?

小湛醫生家也有人中招得了流感,而且連中了2次!

這個人就是小湛醫生的那個她,孩子他媽……

起先是頭暈、想吐,還小小地昏倒了一下(沒有意識喪失),然後到了當天晚上就開始頭痛、發燒、寒戰,體溫到了39度多,嗯,挺典型的流感癥狀,也符合去年冬天流感的特點~~~

作為一個中醫,運用中醫的武器來處理家人的健康問題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當天,我根據她的癥狀表現,選取了小柴胡顆粒這個中成藥治療,當然,體溫很高的情況下還是用了布洛芬的……(做人要誠實啊!)

然後。。。。。。中間偷個懶,省略幾百字。

3天後,孩他媽早已熱退身涼,神清氣爽,重新投入了工作,為社會和小湛家繼續作貢獻……看看身邊其他人,基本上中了流感的人都要折騰1周左右。

孩他媽體質不太好,大概半個多月後,再次中招,發燒、頭痛、頭暈、不想吃東西,這次更迅速地把小柴胡顆粒喝上去!睡了一覺後,一切恢復正常,整個病程不到12個小時!

----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的主角還是孩他媽。

過了年,她受涼後再次感冒,出現了咽痛,伴有頭暈、乏力,我拿手電筒一照她的喉嚨,充血明顯,扁桃體1度腫大!孩他媽的抵抗力我也是服了……果斷去藥店買了一盒小柴胡顆粒、一包夏桑菊顆粒,沖一塊兒喝……第2天,咽痛、頭暈、乏力都消失。

第三件事的主角是孩他媽的奶奶,老人家今年83歲了,除了有高血壓,身體硬朗得很,平時感冒都很少得,但1個月多前開始突然出現左下腹痛,老人家怕麻煩家人,起先憋著沒說,直到疼了20多天後見到小湛醫生……

問了下情況,奶奶除了有腹痛,還有大便次數減少,見到我的時候已經有4、5天沒解,腹痛程度不重,但也影響了睡眠,我給老人家把了下脈,是比較典型的弦細而偏沉的脈,中醫有句話叫「六腑以通為用,以降為順」,還有一句叫「大小不利者治其標,大小利者治其本」,翻譯成人話就是:胃腸道必須通暢才是正常的,病人有大小便不通的,先弄通了再談別的!(不是絕對的哈,醫學很複雜,請勿生搬硬套!)

小湛醫生自信地開了個通腑潤腸的方子,奶奶很信任我這個孫女婿,馬上抓藥服用!

下午奶奶興高采烈地給我打了個電話,說大便立馬通了!我也深感嗨皮~~~

第二天一早,我的岳父泰山告訴我,奶奶昨天晚上還是腹痛,一宿沒睡好……這就尷尬了……

GIF

岳父岳母帶奶奶去醫院做了抽血和B超,抽血結果沒什麼問題,B超報告膽結石、膽總管稍有擴張,但奶奶是左下腹痛,不符合膽石症的特徵,現在大便已通,暫時也不考慮腸梗阻。

就這樣,醫院給開了些中成藥(啥名字我忘了),囑咐如果吃了還是不好就回醫院做腸鏡。

過了幾天,岳父告訴我奶奶還是腹痛,我考慮了一下,讓奶奶吃小柴胡顆粒和消炎利膽片,並嚴密觀察大便情況,並做好再進一步檢查的準備。

誰知,小柴胡顆粒和消炎利膽片只吃了一天,奶奶…...不!疼!了!

出於謹慎,我囑咐老人家繼續吃幾天再說,一直觀察到現在,腹痛沒有再發。

到底是這兩個葯中的哪一個發揮了作用呢?我覺得應該都有,但是小柴胡很關鍵!

GIF

OK,嘮完了家務事,咱現在就來說說這個經典名方: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出自漢代醫聖張仲景(曾任我們長沙太守,相當於現在的長沙市市長)的中醫經典《傷寒雜病論》,後來他的學生王叔和自作主張地把這本書分成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不少醫家認為老王的做法有畫蛇添足之嫌)。好吧,還是先請最佳男主角張仲景帶著他的作品登場----

作品在此:

張市長創造性地把當時的外感病的發展過程分為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六個階段或形式(這確實是天才的創造!),小柴胡湯就是其中「少陽病」的代表方。

辣么,「少陽病」有哪些表現呢?張市長在少陽病一篇中開門見山地指出「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也就是說如果外感病有口苦、喉嚨乾燥、頭暈目眩的癥狀,那麼這很有可能是個少陽病!

但張市長的描述並沒有淺嘗輒止,他依據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並借鑒當時的醫學理論,進一步介紹道:「傷寒五六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是不是暈了?有沒有後悔當初沒有好好學文言文?

不要急,把古文翻譯成人話是我們中醫科普工作者的職責所在!

簡單地說,根據這一條文,小柴胡湯可以治療的癥狀就已經包括了忽冷忽熱、胸悶、食欲不振、心煩、噁心嘔吐、口乾、腹痛、腹脹、心慌、小便困難、低燒、咳嗽。

看上去雜亂無章,令人難以把握其適應症,但一個合格的中醫師會首先判斷病人是否符合「少陽病」的特點,然後再結合上述癥狀表現,就可以明確是否可以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小柴胡湯這個方子的含義很深,其運用需要深厚的中醫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在《傷寒雜病論》中,張仲景還多次提及小柴胡湯用於其他病症的治療,總結起來,小柴胡湯治療的核心癥狀包括:忽冷忽熱、兩側頭痛伴發熱、嘔吐伴發熱、乏力伴低熱、頭暈目眩、心煩噁心伴食欲不振、自覺身熱而怕風,以及胸部兩側脹滿不適等,如果出現這些癥狀中的任何一種,不論是外感病還是其他病,使用小柴胡湯治療的機會都比較大。

另外,小柴胡湯還可以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方子,咱們圈子裡把這些方子統稱為柴胡劑,比如大柴胡湯、四逆散、柴胡桂枝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還有後世的逍遙散、龍膽瀉肝湯等等,這些都算是小柴胡湯的小夥伴!

就這樣,小柴胡湯和它的小夥伴們成了治療各種雜症的高頻方!

目前藥店里有中成藥小柴胡顆粒出售,其組方與小柴胡湯基本相同,有效性雖然不能與中藥湯劑相比,而且做不到依據中醫辨證進行加減化裁,但也可以稱得上方便、實用,對於一些符合適應症的疾病也是可以使用的,如本文開頭我煮的咱自己家的栗子。

現在,孩他媽老說我學醫學得不怎麼樣,就知道用小柴胡,乾脆叫「湛柴胡」算了!我誠惶誠恐。。。。。。

實在是不敢當啊!歷史上,明代大醫家張景岳因為擅用熟地而被稱為「張熟地」,近代有名醫祝味菊擅用附子而被稱為「祝附子」,當然也肯定有名醫因為小柴胡湯用得好而被稱作趙錢孫李柴胡什麼的!

需要親們引起重視的是,小柴胡顆粒是不適合長期服用的!

在日本,小柴胡湯是最廣為人知的漢方葯,廣泛用於治療慢性肝炎,但由於葯企的過度宣傳,小柴胡顆粒被大面積濫用,導致一些長期服用者發生了間質性肺炎!

這就是日本著名的「小柴胡湯事件」!

這樣的慘痛教訓說明中成藥也需要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申明一下啊!我寫這個文章的目的,不是要親們碰到感冒發燒或是什麼其他看著有點像的病就用小柴胡,而是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這個方子,更加了解中醫和中醫文化!

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申明:小湛醫生和藥廠沒有利益關係,憋這樣的文章死再多的腦細胞,也沒有人給我出點營養費,嗚嗚。。。。。。

當然,如果親們有足夠的能力和悟性,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選擇一些非處方葯來處理生活中常見的不適也是棒棒的!

但是,不要以身試藥!不要諱疾忌醫!

聽說市面上有本暢銷書叫《求醫不如求己》,呵呵。。。。。。說實話,對於取這種煽動式書名的書,我真沒什麼好印象!國家費錢費力地辦醫學院、開醫院,醫學生們每天埋頭苦讀,醫務人員做牛做馬,這一切的一切難道都是白忙活?

相信科學,相信醫學,當然,也要相信中醫。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求本國醫 的精彩文章:

中醫把脈不神秘

TAG:求本國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