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果然不一般!對草缸的認識竟然這麼...

果然不一般!對草缸的認識竟然這麼...


寫在前面:純純的知識點,信息量大,建議收藏慢慢看


1、草缸配魚的選擇

基本能夠進草缸的都以中小型為主,能吃能拉的一概不要,色彩鮮艷能夠形成反差,能夠群游的最好,這些常識一帶而過。

品種不宜過多,除去工具魚,1到2種,主要追求色彩和群游的效果,能夠給草缸的整體效果增色,所謂草缸主體還是水草,甚至見過好多不錯的大缸只是零散養幾條小魚。當然不排除有大神在草缸里大玩繁殖和短鯛缸里養得一手好草的。最近常看見不大點的缸里養個好幾條,五光十色什麼都有的。
我心目中草缸里的魚是這樣的


說到養什麼魚,就又從缸的大小說起了。
小型加拉辛、鯉科小型這基本都是燈魚,狀態好發色了全都不錯,身長夠小,有幾種能群游的效果都不錯:紅鼻剪刀、寶蓮燈、三角燈等等。
中型的也能夠養養花鱂科一類的,畢竟人家還能吃油膜呢。當然還有不少養短鯛的。
大中型的我沒養過我就不瞎說了,就是一眉,剛果一類的。也有養燕魚和七彩的,但是難度就大了。

草缸養魚我意思就別養太多了,魚要保持狀態,進食排泄都給水質增加壓力,魚自身保持良好的狀態就可以,這也是我為什麼強調草缸魚要群游,少而精是重點。
同時也要了解魚的習性,有的魚友說自己的金波子虐了蝦,鬥魚成天玩別的魚的尾巴,地域性,對水質的要求這都是進魚要考慮再三的。




2、水草的搭配


這一條和上一條很類似,但又絕對不同,因為作為草缸來說,無論有多少種草都可以:石景就一種草種成草皮;原生就一種草綁在沉木上也成景;荷蘭式十幾種草要種的錯落有致。


缸里要有明確的主體。什麼是主體?就是一眼看去最先讓人注意到的那一部分(我的意思不是一些擺的七扭八歪的加熱棒和出入水口),前中近景草也都未必需要放全,前景可以是一塊石頭,中景或許是是一尊石雕,後景還可能是樹皮或者緊緊一塊大的沉木。


3、自然界的縮影


草缸和魚缸有一個不太相似的地方就是,更像是一個真實自然環境的縮影。首先我舉一個例子,椒草、宮廷和三角燈,它們適應的溫度和水質我想應該是一樣的(數據沒查過),因為什麼呢?因為它們的原生產地就是一樣的,那我認為這三種生物就是非常好的搭配。
在同樣幾種生物之間,一般相同產地的生物在養分的分配和相互補給上往往也有一定的聯繫,這個我沒和朋友聊起過,但是和現在所說的原生的概念很相似。
而且對於水藻和水草來說,在自然界中就是相互抑制的關係,水族箱里也是一樣,水草茂盛的地方相對長藻就會比較少,而水草較少的地方藻類必然旺盛。


4、關於器材的選擇和自身的定位
開缸之前一定要對預算和設備有一個準確的定位,不準備徹底,不加水。
絕大多數的草缸、魚缸、蝦缸、甚至海缸愛好者都會經曆數次,甚至數十次的重複購買相同類型器材的經歷,既破財,又給魚缸造災,用夾燈還是用燈架或者金鹵?用瀑布,濾桶,滴流還是背濾?不了解的情況下你可能都買過,最後只有一個是真正有用的,下面我就說一些自身十來年的感受。
細說三類。
A、土豪請看此段,培養愛好的同時要有充足的預算,養魚養草以及別的生物都是這樣,既然養,就要負責養好,所以我的觀點就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量買最好的設備,這樣維護起來難度相應降低,舉個例子:底砂我用過河沙,海沙,黑工,亞馬遜河沙,陶粒,泥,仙土,毫無疑問泥是最貴的,但是最後還是用泥,因為泥最穩定,易維護,營養充足;再細想想燈和過濾是不是你們也經歷過類似的選擇呢?所以能力範圍之內還是要擇優的,而草缸尤其以過濾和燈最重要,多的不說,成品EH和朗峰、ADA就代表這一水平線上的佼佼者了。

B、窮苦大眾看此段,你們這群窮貨一定是看完上一段才開始看這段的,我推崇一流的設備,但是又有誰不想要呢?大多數人也和我一樣, 上學時候買點東西父母要批准,自己成家了還要媳婦批准……怎麼辦?就批准一次。所以在選擇設備的時候要比土豪們更加謹慎仔細,中低端的水準選擇設備主要以缸的尺寸界定,這個分門別類不太好講,簡單說就是追求性價比,我用過覺得還不錯的品牌,AT創星(加熱棒、濾桶),森森(濾桶),煙火(魚缸、燈),水草大師(燈)、奧德賽(燈)、酷魚(燈),五味、尼特利(水草泥)等等。

C、DIY大神,我從年少無知時候就崇拜這類人,濾桶、燈、除油膜、魚缸、泥甚至液肥什麼都自己做……我就不多提了,總之這類人想要什麼就自己做什麼,神都攔不住。


總結就是按自己的經濟和精力選一個自己能照看好的尺寸的缸,按實際需要和必須選擇選擇添置的設備(避免重複購買),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不是買了好幾萬設備就一定養NB,也不是一堆山寨貨就不能無水冒泡,核心是人,你們懂的。


5、關於CO2的選擇問題



我姑且先說一下草缸加碳的必要性,有沒有必要加呢?我認為有必要加,雖然大部分水草在養分和光照充足的情況下是能夠生存的,但是前面也提過,活下來不代表狀態好,即便是水榕這種陸地上長壽花一樣好養的水草,加了碳以後狀態和生長速度也會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究竟是不是必須加呢,又不是必須加的,我就把碳撤掉孤零零的養了一些很普通的椒草,甚至是黃金虎紋椒也還能湊合看得過去。

很多玩家和大神都論證過,DIY,拋棄式,鋼瓶還有那坑人的片劑之間的好與壞,也無非是從,安全,穩定,費用等方面說,這些我想大多數人的確也很關注的方向,下面我要說的不是這些,而是我覺得比較實際的一點。

缸的大小和形式才是最直接的因素。
首先超過60CM的或者是40CM(方缸)的,我推薦鋼瓶,因為水體大的話,碳的消耗量也隨之上升,即便是1秒1-2泡的話,拋棄式和DIY換氣瓶和原料的時間也過於頻繁了,更不要說再大的缸了,1米2,1米5的缸你見過誰弄一排發生器么?此外就不再贅述鋼瓶除了價格和灌氣難以外的諸多優點了。
其次小於上述規格的,我推薦DIY發生器和小型鋼瓶,這種大小的水體DIY發生器加一次原料也可以至少滿足1-2月的正常使用,如果規格跨界的話小一點的鋼瓶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次追求視覺效果的,可以試一試拋棄式CO2套裝,我因為生下來後體弱多病,所以在人生的歷練中主要加的是智力和敏捷兩種屬性,所以才能在完成換了6次氣瓶扔掉拋棄套裝後倖存下來,可是我以前的朋友……我就不說噴一臉,凍壞手,氣瓶和炮彈似的滿屋飛的那些事了。

最後葯不能停的,就用CO2片,一片一片的,一把一把的,一盒一盒的,這葯不能停。


6、關於黑殼蝦的迷信


黑殼蝦已經被作為除藻神器廣為傳揚,但是我已經好久好久沒買過黑殼蝦了……
我印象之中
綠藻:黑殼吃,吃不幹凈
絲藻:黑殼吃,吃不幹凈
褐藻:好像吃……
藍綠藻:不吃
鹿角藻:不吃
剛毛藻:不吃
黑毛藻:不吃
再說黑殼吃的2種藻,綠藻,絲藻,換水,略微減光基本就能控制甚至直接滅掉。
其它藻不用提,黑殼餓死,也吃不掉。
再說黑殼能夠除缸壁上的藻么?基本上無能為力(這要用到除藻螺和除藻魚)
那麼說為什麼還是有好多人用黑殼呢,因為黑殼便宜,因為黑殼省事,因為黑殼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手段配合其它措施完成除藻。
再有動輒就看到有的吧友興高采烈的買上一百、二百隻黑殼丟到60甚至更小魚缸里……我真的只能說,有錢大可以不必這麼花。以前也看到有人掉好幾百隻黑殼,人家真心是2米的缸,也看過小缸密集下黑殼的,真的是當時放,幾個小時或在再長一點時間就撈出去餵魚了。我個人覺得大可不必急功近利,把握好數量,以免缺氧或者連鎖死亡帶來的壞水,長藻正是因為水質有缺陷,就別再添堵了。

最後說一下,除藻是全方位,生物,物理,化學,人工很多因素都可以做到,單方面也可以生效,但是都很難根除,除藻最好幾方面配合,治標也治本。


五個半月,難以置信!不說還真以為是網圖呢!


防不勝防啊!這些魚缸爆缸的原因 意想不到



上陣還需父子兵!「老爸,老爸,咱們去看魚吧!」



太猛了!來看讓你又愛又恨的合體帝



論起龍缸寬度的重要性,你的缸合格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巔優選微訊 的精彩文章:

曉濾買二送一 再送硝化細菌 ? 你沒聽錯!
觀賞魚中的公主七彩神仙魚

TAG:龍巔優選微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