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進濟寧嘉祥武梁祠 來一場漢畫像石文化之旅

走進濟寧嘉祥武梁祠 來一場漢畫像石文化之旅

武梁祠,其內部裝飾了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畫像石,是我國東漢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也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一處畫像遺存。

位於山東省嘉祥縣的武梁祠是我國東漢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其內部裝飾了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畫像石,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一處畫像遺存。

它從宋代起就受到趙明誠、歐陽修等金石學家的重視

武梁祠對了解中國古代美術的發展有關鍵作用。早期美術作品大都是為了墓葬、祭祀、祖廟而製作,有特定的用途和目的,即所謂的禮儀美術。

到魏晉時期,才出現了像顧愷之、王羲之這樣的藝術家,於是美術作品開始和藝術家個人聯繫起來。儘管武梁祠是一個墓地里的祠堂,但是它體現了設計者的一些個人觀念,體現了從禮儀美術到藝術家的美術中間的發展過程。

武梁延續了《史記》的傳統,武梁祠的圖像記述了歷史,體現的卻是武梁對歷史的觀察和選擇。

武梁祠屋頂上是徵兆圖像。在漢代人的觀念中,各種自然徵兆表達了上天的意志。

祠堂屋頂上的祥瑞圖像一方面成為武梁政治理想的表達,另一方面也是他對當時政治的批評。由此我們就能夠體察到漢代退隱的儒生是如何通過徵兆和圖讖來表達思想。

三面牆壁上的圖像是對歷史的宏大表現。從創世神話中的伏羲和女媧開始,在他們中間出現一個小孩,象徵最早的人類。

漢代人講孝,一般指父子關係,可是武梁祠里表現的主要是母子關係,而且圖像中好幾個都是寡母。設計者甚至為此改變原來的故事情節,比如《孝子傳》中記錄了一個叫丁蘭的孝子,刻了亡母的雕像,繼續向雕像行孝。可是在武梁祠上,"刻木為母"變成了"刻木為父"。孝子系列可以看作是父親去世後對兒子的一種期望。

武氏祠在今山東省嘉祥縣南武宅山,舊稱武梁祠或武氏"前石室"和"左石室",為武氏家族墓葬的雙闕3個石祠的石刻裝飾畫,現保存刻石40餘塊。

據武氏石闕和武梁碑記載,它的創建年代在東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前後,由石工孟孚、李第卯、孫宗 等人刻造,並由"良匠衛改雕文刻畫"而成。

據武氏石闕和武梁碑記載,它的創建年代在東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前後,由石工孟孚、李第卯、孫宗 等人刻造,並由"良匠衛改雕文刻畫"而成。

中國東漢石祠畫像石。武氏祠在今山東省嘉祥縣南武宅山,舊稱武梁祠或武氏"前石室"和"左石室",為武氏家族墓葬的雙闕3個石祠的石刻裝飾畫,現保存刻石40餘塊。

據武氏石闕和武梁碑記載,它的創建年代在東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前後,由石工孟孚、李第卯、孫宗 等人刻造,並由"良匠衛改雕文刻畫"而成。 東西石闕畫像內容為神仙靈異、車馬人物與歷史故事。 現存武梁、武班、武榮三石祠中,武梁祠形體較小,為開間結構。 武班、武榮等祠形體稍大,為中間有立柱的雙開間後壁有龕的結構。

各石祠畫像內容分布大體相同,刻神仙、靈異、祥瑞等圖像於頂部,暗含天降祥瑞之意。圍繞東王公、西王母為主的神話傳說都刻在兩山牆的山尖部位。表現儒家門人的高貴形象都刻在後壁高處和兩山牆的上層。

武氏祠眾多畫像內容中,表現最多的是歷史上的人物故事畫,並且畫像之側有榜文題銘和贊語。其中表現的古帝王聖賢有伏羲、女媧、祝融、神農、黃帝、顓頊、堯、舜、禹、帝辛、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孔子及 弟子等。

歷史故事中表現古代忠勇義士的內容有:荊軻刺秦王、聶政刺韓王、藺相如、范雎與須賈、豫讓刺襄子、要離刺慶忌、曹沫刺桓公、侯贏朱亥劫魏師等。

表現節婦烈女的故事有京師節女、梁節姑姊、無鹽醜女、齊義繼母、秋胡妻、朱明妻、王陵母等。 表現孝子的故事有閔子騫、老萊子斑衣娛親、丁蘭刻木奉親、董永賣身葬父、伯榆悲親、邢渠哺父等。 另外還有義漿羊公、泗水撈鼎、柳惠、顏叔等故事畫。

武氏祠畫像採用分層分格構圖方法,在一層中包括多個不同的畫面和人物,構圖複雜而又均衡勻稱,具有濃郁的裝飾效果。 每個故事又善於把握情節發展的高潮,表現故事衝突和事態發展轉折點的瞬間,因而人物多具有誇張的戲劇性動作,在均衡平穩中又表現出動感和力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站在城市邊沿 的精彩文章:

業界良心 小偷寫來感謝信
男子出獄當天又偷又搶 10個小時候再落法網

TAG:站在城市邊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