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大發明少了一個?司南是真是假?

四大發明少了一個?司南是真是假?

四大發明,是中國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巨大貢獻,這是無可置疑的。但仔細追究下去,也會發現這裡面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深思的東西。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著名的懸案,也是學術界爭論極大的問題,關於指南針這一發明。


「司南是真是假?」

現在看到的司南誕生於1940年代

首先,現在我們看到的司南,是1940年代誕生的複製品。

王振鐸(1911—1992)字天木,1934~1936年就讀於私立燕北大學研究院歷史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文物博物館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歷史博物館 研究員、顧問等職,併兼任國家文物局諮詢委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學術委員、兼職研究員,中國自然科學史學會名譽理事,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博物館學會名譽理事長。

王振鐸在中國文博界屬於泰斗級人物。

王振鐸1937年 7月受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委託研製古代科技模型,他先後複製過指南車、候風地動儀、水運儀象台、司南等古代科技器物。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司南,出現在郵票、課本中的司南,是王振鐸於1940年代複製的,這是無可爭議的。

問題不在於複製,而是複製是否符合器物的歷史原貌。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主任、教授、博士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江曉原提出,對古代儀器真正意義上的複製,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一、複製品要達到古代文獻中記載的功能,比如司南要能指南。

二、複製品不能使用古代記載中不存在的技術手段。

而司南的複製恰恰不能滿足這第二個條件。

王振鐸1947年發表了「複製」司南的論文,明確報告他用天然磁石製成了司南。但這具用天然磁石製成的司南,卻沒有人見過,後來在國家博物館以及其他博物館中也沒有找到這具司南。

江曉原說,1952年,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為訪問蘇聯準備禮物時,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製作一具司南,誰知用天然磁石製作的司南卻無論如何無法指南。主要原因是,即使將磁石加工得極為光滑,並且將地盤的材質從木質換成青銅,天然磁石的磁力仍遠不足以克服磁勺和地盤之間的摩擦力。最後只好用電磁線圈給磁勺充磁,它才能夠指南。雖然這具司南還是被作為禮物送給了蘇聯,但戰國或漢代當然不可能有充磁的電磁線圈,所以它已經不是真正的「複製」了。


既然王振鐸複製的司南不符合歷史事實,那麼他根據什麼來複制的?或許歷史上出現過司南,但王振鐸複製錯了呢?

王振鐸複製司南的史籍記載主要來自東漢《論衡》。

《論衡》一書為東漢王充(27-97年)所作,大約作成於漢章帝元和三年(86年),是古代一部不朽的 唯物主義的哲學文獻。《論衡·是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按照王振鐸的釋讀,杓即為勺,因此司南之杓,應為一柄磁勺子,「投之於地」,勺子的把(柢)指向南方。

這個釋讀是很有問題的。

首先,杓字,《說文解字》:枓柄也。從木從勺。甫搖切。也就是說,杓字讀音為biāo,枓柄,指的是古代指北斗柄部的三顆星。雖然杓字也是勺的異體字,但是,勺字本身也是在漢以前就出現在典籍中。結合上下文,此處杓字讀biāo,指的是北斗七星的三顆星。

其次,柢 dǐ,本義樹根,也不應該指磁勺子的把,因此很多學者認為(結合上下文),這十二字應該說的是指南車,而非指南「勺」。

而指南車,這是另外一樁懸案,今天不展開說,很多學者認為指南車以一種機械裝置指引方向,與利用磁石特性的指南針沒什麼關係。

同時,對「司南」這一辭彙的釋讀,學者們比較普遍的觀點是,司南在古代指的是北斗,而不是指南針或是類似的器物。

因此,至少到目前為止,在沒有新的史籍記載和考古發現的情況下,我們無法得出結論,像勺子一樣的司南在歷史上存在過。

此外,《 韓非子·有度》一文是司南的最早記載,還有《鬼谷子》等典籍中也有司南的記載,學者們考證基本上認為或是指南車,或是指北斗七星。


但這會涉及一個大問題,就是指南針的發明者可能就不是中國人,四大發明這個提法就有大問題了。

其實,四大發明是李約瑟的《中國科技簡史》中提出的,作為研究成果本來是可質疑可討論的。

在史料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的是:

第一,在兩千多年前,我們已經發現了「磁石」吸鐵的特性;

第二,最遲到北宋,指南針已經非常成熟並且實際使用,沈括《夢溪筆談》:

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水浮多盪搖,指爪及碗唇上皆可為之,運轉尤速,但堅滑易墜,不若縷懸為最善。其法:取新纊中獨繭縷,以芥子許臘綴於針腰,無風處懸之,則針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猶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

由於科學發現到實際器物的發明和使用必然要經歷一個過程,因此,有學者認為,指南針的發明應該在公元800年左右的唐朝:

唐·戴叔倫《贈徐山人》中「針自指南天窅窅,星猶拱北夜漫漫。」

所以指南針的發明仍是中國人。

微私塾|每天一點國文

微信ID:msish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辛 的精彩文章:

石頭縫裡不止出孫猴 還有文物
李清照這首詞,是春還是秋,是早還是晚

TAG:馬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