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中國和日本軍人文化素質比較,看後令人心酸

二戰時中國和日本軍人文化素質比較,看後令人心酸

戰爭不但比的是裝備,同時也比人的素質。抗戰爆發時,中國軍隊僅僅體現在人數上的優勢,而從軍隊裝備、士兵素質來說,可謂與日本相去甚遠。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輝煌歷史,差點在80多年前的二戰中付之一炬。

二戰前,日本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和狼子野心的目的,通過明治維新,開展現代化改革運動,其國力和軍力均得到了迅猛發展,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而彼時的中國卻幾乎是一盤散沙。日本強大後,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發動了侵華戰爭。

二戰中的中國和日本軍人相比,其實是一場實力懸殊的對抗,那麼差距究竟在哪?看著都讓人心酸。

裝備:中日軍隊裝備相差非常懸殊,戰時中國海軍噸位不到6萬噸,而日本是190多萬噸;中國空軍作戰飛機只有100來架,而日本約有2000架;另外,中國軍隊雜亂不堪,武器五花八門,戰鬥力強弱也極懸殊。

士兵:中國大約95%的士兵是文盲,只有5%識字,當時全國只有廣西一個省實行強制義務教育,並做為鄉村官員的考核指標,而同期日本卻基本實現99%以人口上小學義務教育。明治維新日本開始推廣義務教育,20年代日本義務教育普及率就高達95%,到1936年日本鄉村已經完成小學100%義務教育,城市開始普及中學義務教育。

軍官:中國只有不足10%的軍官接受過小學以上教育或是專門的士兵學校培訓,而日本90%以上軍官接受過中學以上教育或專業的士官學校畢業。

下級軍官:中國只有約50%的低級軍官接受過中學以上教育或軍事學校畢業,日本超過50%的軍官具有高等教育或專業的軍事專科學院畢業,美國超過80%的軍官具有高等教育或專業的軍事學院畢業。

文化用品:如鋼筆、手錶、望遠鏡、照相機、收音機或放音機等,中國不到2%的士兵有鋼筆,只有軍官才會有手錶或鬧鐘,只有少數基層軍官才會有望遠鏡。而日本士兵基本上都有鋼筆(如果他們願意攜帶的前提下),日本軍官基本上都會有望遠鏡,很多基層軍官有收音機或放音機。中國只有高級軍官才會有無線電或電話。日本中級軍官基本上能配備無線電或電話。

身體素質:二戰中的中國士兵營養跟不上,基本是皮包骨頭的樣子,實在是讓人無法容受,令人心酸。他們瘦弱的肩膀,卻扛著中華民族的未來和所有希望。他們不能輸,他們輸不起,可是,看到當時的他們,怎麼也難以相信我們能夠勝利。

我們為什麼能夠勝利,是幾千年來永遠不倒的中華民族精神,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或民族所不具備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石頭說 的精彩文章:

此日本兵不信日本戰敗,隱入叢林繼續頑抗,直到30年後才投降

TAG:歷史石頭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