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華藝博「國際當代陶藝作品展」:匯聚當代陶藝不同風格、流派、材料與工藝技法

清華藝博「國際當代陶藝作品展」:匯聚當代陶藝不同風格、流派、材料與工藝技法

展覽開幕式現場

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主辦的「大道成器——國際當代陶藝作品展」於2018年4月22日上午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邀請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陶藝家69人,展示中外陶藝精品83件。展覽以「融合延伸」、「見微知著」、「象外之韻」、「聚集拓展」四個單元,將不同形態、不同觀念和不同製作技術的作品並置,展現東西方藝術家對陶藝的不同理解和體驗,讓觀眾在觀賞和思考中獲得差異性或共同性的認識,展現陶瓷這一與人類文明發生髮展密切關聯的技藝,在當代文化格局中放射的特有光華。

《再造系列之圓錐》,寄神宗美,日本,2015年,陶,32cm×46cm×17cm

展覽現場

《青瓷》,韓美林,中國,2012年,青瓷

左:《容器》,于洋,中國,2017年,陶,30cm×30cm×50cm;右:《龍石島》,約蘭·范·德·維爾,荷蘭,2016年,磁力黏土,高40cm,該作品已被河南博物院收藏

「器物」是一個具有溫度的概念。《易經·繫辭上傳》中提及「上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其對「器」和「道」的關係有著深刻的理解,使「器物」在具有普遍物質意義的基礎上又有了溫潤人心的精神意義。

展覽現場

陶瓷是水、火、土共同創造的藝術語言,在千萬年的歷史演化中,承載和見證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中國是陶瓷大國,歷代精品層出不窮,時至今日,中國的陶瓷藝術有哪些新的表現?與此同時,世界其他國家的陶藝家們在面對這一古老的藝術語言時又有哪些新的探索?這是本次展覽力圖回答和呈現的兩個問題。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學術主持白明告訴記者,「本次展覽雖然只有69位藝術家和83件作品,但它們基本涵蓋了當今世界當代陶藝領域所涉及的各個風格、流派、燒制、材料、工藝手法以及陶藝家們的深刻思考。陶瓷藝術的原料只有一團泥,它非常古老。作為陶藝家,我們對手中的這捧泥土充滿了無限深情,在長期受傳統陶瓷美學教育的過程中,養成了豐富、美妙的觸覺體驗和珍惜泥土材料的美德。一件器物從泥土到燒成要經歷漫長時間,人們在變化中改變泥土的形狀,與此同時,泥土也在改變著人的內心。今天,全世界的藝術家都在重新看待手中的這捧泥,重新看待塑造這捧泥的火。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全部源自於傳統,深深表達了所有陶藝人對我們所受教育的敬仰。我們在挑選參展作品時看重作品精湛的技藝和人對待物質從容、緩慢的推進和設想。這些作品有容器,有裝置、觀念、表達,有完全從泥土中來,也有在火的淬鍊中重新煥發生命的嶄新形態。這場展覽將提示我們,如何對待物?如何對待古老的藝術形式?怎樣讓最古老的藝術在今天重新煥發生命。此外,泥土是柔軟的,而遇到火變為陶瓷後卻變得無比堅硬,同時又很脆弱,這是材料帶給我們最大的精神和美的啟示。」

《大學生》,劉巨德,中國,2016年,陶瓷,50cm×25cn×28cm

《人民廣場》,羅小平,中國,2016-2017年,40×60cm×14

陶瓷藝術成就於材料、技法、燒造的相得益彰。作為手造之物,如何擺脫匠氣甜俗的格局,免於燥氣與火氣的痕迹,把握色彩暈染的層次,早已不是當代陶瓷藝術家的用心之處了。以小見大,在陶瓷藝術作品中呈現對自然的認識,對世界的感悟,創造一個與自我生命相關的境界,則是更多當代陶瓷藝術家的訴求。或許陶瓷藝術的意境就在其本身,無需高貴的條件,一團泥,一爐火,就是一個自在圓足的精神世界,足以訴說自身與世界的深層關係。

《緊密相連》,艾倫·范·德·伍德,荷蘭,2017,瓷,直徑42cm,高25cm

本次展覽展出的當代陶藝作品,鮮少有傳統的陶瓷形式,作品擺脫了傳統的製作方式和審美趣味,代之以藝術家自由的表達和不同國家的陶藝家對不同材料寓意、精神的理解、挖掘和重新組合。西方現當代陶藝的發展與現當代藝術相關,深受抽象表現主義、波普藝術、超現實主義等藝術運動的影響。中國現當代陶藝則是在本土傳統和西方現當代藝術的雙重影響下發展而來的,既有明顯的本土中國風,又蘊含了一些流行的國際陶藝語言。

《積累心景》,岸 映子,日本,2017年,陶瓷,高59cm×長83cm×寬20cm

《積累心景》局部,岸 映子,日本,2017年,陶瓷,高59cm×長83cm×寬20cm

《積累心景》局部,岸 映子,日本,2017年,陶瓷,高59cm×長83cm×寬20cm

「我們需要的是技藝與觀念並舉的當代陶藝作品。情感被技法帶走,或者僅僅有觀念沒有技藝都不是我們需要的。我們選擇的作品不僅要形式新穎,有觀念思考,還要有技藝,而基本的材料就是藝術家腳下的泥土。」白明說道。

《後昆蟲時代——二元蜘蛛》,馮漱,中國,2015年,瓷、不鏽鋼,55cm×60cm×45cm

馮漱的作品採用陶瓷和不鏽鋼兩種材料結合,作品形式充滿後現代主義風格,「當一般藝術家都用陶瓷時他想到用金屬,兩種同樣帶有堅硬屬性的材料,如何將兩者結合,在此過程中藝術家需要解決一些問題,這基於藝術家對物質材料深刻認識的基礎上。」

《坯粉之書》,白明,中國,2017年,綜合材料,310cm×650cm

《坯粉之書》,白明,中國,2017年,綜合材料,310cm×650cm

《坯粉之書》局部,白明,中國,2017年,綜合材料,310cm×650cm

白明作品《坯粉之書》,呈現了一件陶瓷作品的誕生所經歷的全部過程。現場每一件已經廢棄的物品都見證了這件陶瓷的誕生,而當器物被收藏起來之後,這些留下來的東西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它們不再被人關注,沒有人關心這樣廢棄的場景。白明從這些廢料、鏟子、匠人捏造燒制陶瓷坐過的木椅,盛放陶土的木框和入窯燒造後留下的細碎的白色泥土中得到樸素的啟示,他將人們看不到的陶瓷高貴精美的外表下掩藏的另一面還原給人看,揭示了一件陶瓷的前世今生。

《情侶》,雅克·考夫曼,法國,一組4個,2009-2018年,魯姆金磚,60cm×8cm×60cm/個

《情侶》局部,雅克·考夫曼,法國,一組4個,2009-2018年,魯姆金磚,60cm×8cm×60cm/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協會現任主席雅克·考夫曼的作品,受到中國蘇州大青磚和傳統剪紙圖案的啟發,藝術家重新認識了已經固化了幾千年的中國磚的功能,他從中看到了時間感。

《破碎中重生》,李鴻韋,中國,2015年,瓷土、鐵皮、不鏽鋼

李鴻韋的作品採用結晶釉與金屬構件結合,將碎的、不完整的陶瓷碎片與鐵皮、不鏽鋼重新組合,呈現了類似飛行裝置和動態雕塑的形態。

當人們都竭力把陶瓷做精緻、做美的時候 ,藝術家卻通過把一個一個的陶瓷小方塊摞在一起,發現和展示了陶瓷成型艱難和極為脆弱的品質,在沒有功能和需求的前提下還原陶瓷的本性,也啟發每個人直面人性,你看到的其實都是自己。

此外,據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杜鵬飛在開幕式致辭中介紹,本次展覽展出的海內外當代陶藝作品還將與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藏的瓷器精品同場展出,希望傳統陶瓷與當代陶瓷的碰撞能帶給觀眾新的思考與啟示。

《流水賬》,左正堯,中國,一組,1999年,陶,28cm×68cm×16cm

《流水賬》,左正堯,中國,一組,1999年,陶,28cm×68cm×16cm

《湖》,周武,中國,2015年,瓷,30cm×25cm×35cm

《湖》局部,周武,中國,2015年,瓷,30cm×25cm×35cm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冰石》,菲利普·巴爾德,瑞士,2017年,瓷、石,15cm/17cm/25cm

展覽現場

《三隻滾動的碗》,尼古拉斯·李,英國,3件,2017年,瓷,55cm×16cm×16cm

《母與子2》,陳國輝,美國,2012年,粗陶,104.1cm×68.5cm×76cm

《凝固的時間6》,達尼埃拉·施拉根霍夫·埃思考福耶,法國,2017年,瓷,73cm×68cm×22cm

《兵生變(皇后)》,伊洛納·洛萊姆,拉脫維亞,一組,2017年,瓷,80.5cm×44.5cm×32cm,該作品已被上虞青·現代國際陶藝中心收藏

展覽現場

《季節》,傑米·克拉克,美國,2003年,陶,30.5cm×20.3cm

《漸變》,謝麗爾·安·托馬斯,美國,2017年,瓷,高44cm×長33cm×寬36cm

《天象四神——玄武》,郅敏,中國,2017年,陶瓷、金屬,400cm×60cm×350cm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王岩,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明旨,法國巴黎賽努齊陶瓷藝術博物館前館長,現法國文化遺產終身總監克里斯汀·西米蘇,義大利法恩扎國際陶瓷博物館館長克勞迪婭·卡薩利,日本京都帥居現代美術館館長藤田蘆實,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群總館長杭間等兄弟院校代表,國際陶藝學會原亞洲區理事許以祺等陶藝界人士,參展藝術家代表,清華大學師生等2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楊冬江主持。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展覽學術主持白明,參展藝術家代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左正堯,克里斯汀·西米蘇,王岩先後致辭。

展覽自2018年4月22日–2018年9月9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7號、14號展廳呈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防霾課堂:如何分辨真假3M口罩?
約旦旅遊亮相2018年中國出境旅遊交易會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