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食葯安全」服用中藥,也得講究方法

「食葯安全」服用中藥,也得講究方法

提示:點擊↑"射洪食葯監"關注我們,點擊右上角,朋友圈

如果要問老人在生病之後會選擇吃什麼葯,有很多人都會回答,吃中藥,因為和西藥來相比,雖然中藥治病的速度相對較慢,不能夠立刻見效,但是卻可以根治疾病,所以有很多人還是比較相信中醫。

中藥的效果確實很好,在吃完中藥之後一些疾病不僅可以藥到病除,而且能夠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但是可能有些人並不知道,在吃中藥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如果亂吃東西的話,有可能使得藥效不能發揮出來。

01

濃 茶

在吃西藥的時候,就有很多人都說,吃藥的時候是不能喝濃茶的,確實如此,不管是喝西藥還是喝中藥,都是不能用濃茶來搭配的,茶當中含有非常豐富的鹼和碘性物質,這兩種物質會使得藥物的藥效減半。

02

生冷的食物

本來偏涼性的食物對人的身體就是有害的,在吃藥期間更是如此,如果是在這個期間吃一些生冷的食物,比如說生的魚片,或者是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吃的冰棍,冰激凌等,喝進去的葯就不能夠起到效果。

03

油膩的食物

在吃藥期間,最好是能夠多吃一些清淡的,有營養的食物,而選擇少吃一些油膩的食物,油膩的食物本來對於腸道不好的人來說,就是不能夠多吃的,更何況是在吃藥期間更加事,應該要少吃,藥物的藥效也不能夠盡其所用。

想要通過中藥讓自己的疾病徹底根治,這種方法是比較好的,但是吃中藥也是有講究的,要注意有些食物是不能和中藥一起同吃的,不然中藥的藥效就會大打折扣,到時候自己吃了很久,發現沒有作用,以為是要不好,其實是因為自己沒有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吃吃藥的過程當中。

除了應該要注意有些食物不能和中藥一起搭配吃之外,還要做到早睡早起,盡量做一些鍛煉,這樣疾病好的速度才會變快。

服用中藥方法

科學服用湯劑是確保療效得以實現的重要法寶。

01

科學的服藥時間

所謂空腹服即指早飯前一小時或晚飯後一小時服藥。特殊藥物應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葯在服藥前應少量進食以助藥效;驅蟲葯應在早晨空腹服,服藥前應喝點兒糖水,這樣可以提高殺蟲的效果;攻下藥在得大便後應立即停服;安神葯、滋補藥、延緩衰老的藥物都宜睡前服用;安眠藥應在睡前2小時服用;治瘧葯應在發作前2小時服用。

02

舒服的服藥溫度

一般,溫的就可以。。 不過,補藥一定不能涼的喝。。清熱解毒的葯,涼了也沒關係的。 你把葯喝進肚子就有效果

03

恰當的服藥劑量

從理論上講,第一次煎的更濃,藥效更好,第二次就差一些。所以,應該把一劑中藥煎好以後,再煎第二次。然後把2次的混在一起,藥力就會均勻。然後一天分兩次吃。 但是,實際生活中。大多是煎一次,喝一次。 最好是把一劑中藥煎好以後,再煎第二次。然後把2次的混在一起。然後一天分兩次吃。藥力就會均勻。

04

恰當的服藥劑量

一般來講,每次以服用100毫升為宜,般兒童1歲以內用成人藥量的1/5,1~3歲用成人藥量的1/4;4~7歲用成人藥量的1/3;8~10歲用成人藥量的一半;10歲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藥量了。

正確的服藥次數:一般湯劑一日分早晚兩次服用,清熱解毒藥可每日服3~4次。補液葯應早晚各服1次,發汗藥可加服2~3次,含咽葯汁可少量多服幾次。

05

爽快喝葯的秘密

在中醫學中,中藥被分為「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種不同味道。五味不僅是藥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對藥物作用的概括。其中,苦味葯能泄、能燥。例如,能清熱燥濕的黃連、清熱瀉火的梔子、清利肺氣的杏仁等,都是苦味的良藥。而烏梅、山茱萸是酸味的,芒硝、瓦楞子是鹹的,甘草、枸杞子是甘味的,等等。通常,一個中藥方子有多種中藥組合而成,為了治病,人們便忍得一時苦,求得保平安。

其實,通過一些小方法,良藥也可以不那麼苦口。人舌頭味覺在37℃時最敏感,低於37℃時味覺會逐漸減弱,如果把湯藥放涼至30℃以下,就可以減輕苦味。此外,還可以用粗吸管喝葯,使藥液儘快通過舌根部,減少舌頭對苦味的感受。在喝完湯藥後,還可以喝幾口溫開水,洗凈口中的殘留苦水。

總之,運用中藥湯劑療病是一個系統工程,科學的服藥方法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環。正如清代著名醫學家徐靈胎說:「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則非特無功,反而有害……」由此可見,如果服之不得法,任憑多麼好的醫生,用多麼好的葯,療效也會大打折扣。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趣味猜謎|孫悟空自言身世 中藥名
草果葯在中藥中的作用!你知道么?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