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遊學《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為人處世篇

遊學《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為人處世篇

桃媽

上次濟南遊學給了我和桃爸一些啟發,於是我們決定從近處,也就是天津周邊景點開始遊學,學習本土文化。

4月14日早晨,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我們準備好隨身攜帶的物品,開啟遊學《周鄧紀念館》,小桃子完全能聽懂我和桃爸的談話內容,看著我們收拾好東西準備出門時,他興奮地在客廳里跑來跑去,還時不時地嘟囔著:大火車,嗚嗚叫……

開車到達周鄧紀念館門口,放眼望去,好多人啊!大伙兒都在有秩序地排隊換票。值得慶幸的是,參觀紀念館不用花錢,只需要拿著身份證換取門票即可。換完門票,我們便前往安檢處。

有兩條通道,一條是個人參觀通道,一條是旅遊團參觀通道,旅遊團通道排隊的人很多,猶如一條緩慢爬行的巨龍,旅遊團的每位遊客,手裡都拿著一束黃色的菊花。我和桃爸略顯尷尬,前來拜訪偉人,卻是空著雙手,慚愧……

通過安檢,我們來到了紀念館門口,門口建築相對現代化,水泥台階。進入紀念館,第一個展廳是瞻仰廳,踏入瞻仰廳的那一刻,我屏住了呼吸,映入眼帘的是周總理和夫人鄧穎超的漢白玉雕像,起名為「情滿江山」,雕像在海闊雲舒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高大,感覺兩位偉人聳立在高山之巔,俯瞰碧海,那一刻感覺整個身子充滿了能量。

好多前來參觀的遊客將自己手裡的菊花放在雕像前面的台階處,有的深深地鞠躬,有的雙手合十,默念祈禱語。

瞻仰廳兩側是青石浮雕牆,鐫刻著近代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五四運動、南昌起義、紅軍長征、西安事變、開國大典、四化建設等,它們與周總理的名字息息相關。

通過瞻仰廳,我們來到了生平廳,不得不說,周總理年輕的時候真的很帥啊,濃眉大眼、相貌英俊、魅力非凡、溫文爾雅,不知有多少妙齡少女為之傾倒,呵呵,真不愧為國民四大美男子啊。

周總理的童年也是不盡人意,親身父母在世,卻被父母寄養到親戚家裡,那種寄人籬下的生活會給年幼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雖然親戚還不錯,但也會影響到一個人將來為人處世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我最近剛讀完《周恩來傳》這本書,書中講述了周總理的生平事迹,從出生開始,到最後逝世。

周總理在奮鬥期間,基本上隱退在政治老二的位置,可是以他的才幹和處理問題的靈活度,包括曾經在共產黨中的聲望,完全可以取代毛主席,但他總是默默地支持毛主席,不斷調和國民黨和共產黨兩黨之間的矛盾,以便取得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總理這種隱居第二,不冒尖的態度,我想可能跟一個人的童年經歷有關係。

周總理曾說:「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掩蓋錯誤就是躲避真理!」

曾經周恩來為發動南昌起義,積極說服黨內其他骨幹成員,起義期間,有叛變的人員,導致共產黨損失慘重,黨內輿論鋪天蓋地朝周恩來捲來。

這個時候,他作為主要領導人,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在輿論期間,他保持沉默,主動承認自己的失誤,是自己太信任身邊人。後來經共產國際認定,這是一次鼓舞人心的起義,是一次成功的起義。

周總理的行為真真切切地反應了《論語》中「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作風。實際上,周總理在南昌起義中有多大的過錯?識錯人了嗎?太信任自己的同伴嗎?

其實,我覺得在當時那個動亂的時代,各大階級、各大黨派之間激烈鬥爭,誰都可能會犯錯,因為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很多人揪住對方的錯誤不撒手,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或者借著對方的錯誤就地打倒對方,這都是不仁之舉。從後來的反響中得知,南昌起義是一次成功的起義。

聯繫到我們現實工作和生活,很多時候,我們犯了錯,會極力地辯解,為自己開脫責任,有個替罪羊最好了,就減少自己身上的責任。

比如,最常見的,在養孩子這個事上,孩子感冒生病了,奶奶說姥姥給吃多了,姥姥說奶奶給穿少了,爺爺說兒媳婦沒注意,兒媳婦責怪老公不上心,大家都在從外部、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但絕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更別說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了,更別說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了。

在曾經激烈的階級鬥爭和黨派鬥爭中,很多黨內成員,因為意識理念不同爭執地臉紅脖子粗的,但周總理遇到問題總是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客觀地評價事實,不像某些黨內成員堅持某個信念以後總是習慣性地走極端。我想這也許是中國傳統中最寶貴的中庸精神吧。

曾經在文革期間,周總理正在和一位外國客人談話,江青在一旁挑釁說:我從未讀過「四書五經」(在周恩來所受的教育中,自然包括這些經典)可能總理是我們當中唯一讀過這幾部書的人。

周總理避開這個圈套,轉而問「四人幫」中最有學問的張春橋是否讀過,張春橋撒謊說:「沒有,我沒讀過,但現在我必須研究它們,以便摧毀它們。」

十年文革,摧毀了多少傳統經典文化啊,讓中國停滯不前,縱觀歷代中國古代,治國哪個朝代沒有履行儒家思想?其實我覺得還是一個「度」的問題。

當年,四書五經被封建扭曲後,變成了束縛人思想的工具,不斷地扭曲,結果走了極端,走極端的結果就是整個國家開始衰落。建國後,人們思想開始空前大爆炸,新思想、新文化比比皆是,殊不知又在不知不覺當中走了另一個極端。在看看我們現代的社會,文化極度匱乏,領導人開始倡導回歸傳統,體驗經典。醒醒吧,少年,中庸才是終極真理

在動亂的年代,國民黨、共產黨各大派系鬥爭不斷的時候,是周總理苦苦在中間聯絡調停,革命期間也是周總理為了維護毛主席的政權苦苦爭辯聯絡,文革期間也是周總理盡自己最大力保護被批鬥的革命領導人,苦苦支撐的同時自己也差點被打垮。

我覺得總理身上最值得學習的是一個字:。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寶貴的和。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看待問題的坐標系,都不一樣。比如,在人際交往中,我無意中「觸犯」了對方的「利益」,在我看來沒什麼,但對方並這麼認為,也許我跟對方道歉也不足以讓我們兩的關係得以緩和,因為我們各自頭腦中有不同的坐標系。

所以,這個世上沒有公平,只有和平,能保持和平就不錯了。在絕大多數人追求公平的那個時代,周總理追求了和平,正是這種追求和平的精神,讓我們國家在很多大的危難關頭得以復生。

看到文革期的周總理,我內心很痛,看到蠟像的那一刻,心中肅然起敬。年事已高的總理在住院期間動手術14次,養病期間仍同中央有關方面負責人談話233次,會見外賓63次,開會47次。這種超負荷工作,是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了啊,我們年輕人開一天會,累的都不行,更別提在動手術生病期間如此高強度的工作了。

總理逝世後,要求將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國的江河湖海,在紀念館裡有個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影像一直在播放,那一刻,我也淚濕了眼眶,願我們的總理在天堂一切安好!

今日主推:凱兒得樂絲薄紙尿褲,薄出彩,超能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媽育兒 的精彩文章:

TAG:桃媽育兒 |